|
首先感谢大家点击进来看我的帖子,我这里有一些小小的例子方便大家了解自住房和投资房的区别。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哦!~ 买自住房,贷款额度相对小,只能自己住,而且如果不卖不能带来任何收入;买投资房,贷款额度相对大,先租给别人住之后还能改成自己住,而且有租金回报,并且享受退税优惠。 举个简单我朋友小李和Jannet 的例子: 小李和Jannet 是同事,小李和Jannet 大一点。 小李买了自住房40万(澳币),贷款90%,加上各样的税费大概每星期要从口袋里掏出$450(以下都以澳币计算)来养这个房子,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长,每个星期都要拿出同样的钱,对于小李这样的工薪阶层,这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它会让小李的财务状况套住至少5~10年,随着时间推移小李要成家立业,要“传宗接代”又带来更多支出,然后自住房还在继续要求小李每星期拿出$450,并且不带来任何回报。十年后,小李仍然是一套房子继续当着房奴。好的是,房价变成80万,除去贷款40*90%=36万,其他费用暂不考虑,小李净资产是80-36=44万。 Jannet 买的是投资房,同样40万,贷款90%:Jannet 每周付出$450,但是又进帐$400(租金回报),因为是投资房付出高于回报,因此每星期国税局还能向Jannet 退税大概$50。这样Jannet 的养房成本只是$0。Jannet 选择的投资房地段好,每年租金稳定上涨,一年后每个星期还有小的进帐,过2、3年后加工资一起存下些钱,Jannet 又以同样的方式买第二套投资房。十年Jannet 就这样购入四套投资房,购入价分别是40、50、60、70万,房价最后变成80万,除去贷款40*90%=36万,其他费用暂不考虑,Jannet 第一个房子赚80-40*90%=44万;第二个房子赚80-50*90%=35万;第三个房子赚80-60*90%=26万;第四个房子赚80-70*90%=17万。一共Jannet 净资产是44+35+26+17=122万。而且在这十年中,4个房子中她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自己搬进去成为自住房。Jannet 再把一套房子卖掉,赚的钱付清自住房的贷款。钱从一套房子转到另一套房子,净资产不变。总结:十年后,小李每周掏出$450养房子。拥有一套房子,净资产44万。十年后,Jannet 不用掏钱养房子,拥有三套房子,净资产122万。在澳洲自住和投资是两种不同的策略,中长期来看,差别是很大的。 |
上一篇:有想进大商场开创生意的请来电下一篇:創業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