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论坛
回国二次听书记Patrick兄弟建议我多写写出差的经历,只是很多出差都是雷同,到一个地方,办事、吃喝,如果有时间再走走一些名胜。况且我出差的地方大家大多去过,所以就没有写很多。前两周去了中国、韩国,终于有了一些新鲜的。可能有人知道我很喜欢听评弹,从初中开始听,到现在听了25年以上了,用我们公司的说法也算是跻身于"Quarter Century Club"。来了澳洲,感谢IT科技的进步,我带了200GB以上的音频和视频评弹资料,加上无处不在的网络电台,总算可以坚持听下去。这次回中国,突发奇想,抓住机会去现场听一回书如何?说来惭愧,鄙人听了这么多年书,现场去的不多,主要听电台和听下载的mp3。在国内时倒从来没有急切的去现场听书的想法,看来出了国了,很多心底的东西会慢慢浮上来的。先通过国内的朋友打听了目前上海书场的演出节目,选定了去乡音书苑听书。乡音书苑是上海评弹团直属的附属书场,就开在评弹团楼下,南京西路泰兴路口附近,其环境堪称沪上个书场中的翘楚,由于由上海评弹团的支持,其演出的水平也一直有保障的。目前演出的是庞志豪的《乾隆下江南》和高博文周红的《珍珠塔》。一般现在书场是下午演出,一次两回书,中间休息15分钟(评弹的行话叫做小落回),然后一周一换书,即同一回书说一周,下周说新一回。这两档节目应该算现在还在码头上演出的演员中水平很高的了,尤其是高周档的弹词,可以说是目前40岁左右的最高水平。说起高博文,即使不听评弹的人也很可能见过面,大名鼎鼎的《色戒》,中间那段听评弹的,其中弹唱评弹的就是搞博文。高是目前上海评弹团唯一80年代从评弹学馆毕业的演员了,其他都转业了,他本人坚持了下来,水平现在相当不错,面相也好,所以很是得宠,号称几房合一子,几乎所有的老一辈名师都把自己的传统优秀曲目传授给他。比如这次演出的《珍珠塔》,就是老一辈名家陈希安、赵开生、饶一尘传授的。周红是另一位评弹名家余红仙的门生。顺便提一下,著名的评弹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号称评弹名片就是赵开生填曲,余红仙首唱的。回国到了上海的第二天,冒着滂沱大雨,被雷电惊吓着来到乡音书苑,听这次回国的第一回书。十一点出门,正赶上电闪雷鸣,大雨瓢泼,站在车站耳边雷声隆隆,闪电如擦身而过,有点紧张。车到南京路,雨势渐弱,在对面王家沙买了老虎脚爪,蟹壳黄和绿豆糕,权作中饭和待会小落回时的点心。常听老人说,旧时澳洲旅游休闲 http://www.ozabc.com/forum-55-1.html
|
上一篇:《沈阳,别为我哭泣》下一篇:The Grand Pacific Drive(NSW,Austra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