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论坛
老唐山的正宗焖饼
随笔
齐凤池
从我记事到现在,我感觉唐山人的早餐始终是传统的,单调的。我们除了豆浆豆腐脑,炸饼油条,馄饨包子,焖饼烩饼之外,就再也吃不出什么花样了。尽管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唐山的早餐也渗透进了很多安徽板面,兰州拉面,朝鲜面。这些街头摆几张桌子的摊点,尽管蹲着站着一些吃早餐的人,但对于一个拥有七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就这些摊点,把所有街道都摆满了板面,也只是星星点点。
我在唐山生活了五十多年,唐山人的饮食习惯还是喜欢吃传统早餐的多。尽管大街上开办了许多有品位的粥屋,但能天天进喝粥的必定还是少数人。唐山人除了喜欢吃炸饼油条豆浆豆脑之外,有很多人喜欢吃焖饼烩饼。尤其是进入了冬天,到饭店或早餐店烩一块钱的饼,舀上几勺辣椒油,捏一撮香菜,就馒头或烧饼,吃的暖暖乎乎的就上班了。如果焖两块的饼,加上一块的肉,再兑一碗清汤,吃了喝了,到中午都没有饿的感觉。
上百年来,实在、义气、硬朗、有个性的唐山人,还一直用传统维系着祖辈遗留下的饮食风俗和习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观念提高了,而传统的早餐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喝的豆浆,卖浆的兑水多了,豆腐脑也点软了;油条炸短了抻也细了;炸饼做小了也擀薄了;馄饨馅包少了,数给的也少了。然而,变化最大的是过去我吃的正宗焖饼。
现在,不论是饭店还是街头摊点,所有厨子焖出的饼,都不是从前的味道和本色。现在焖饼的方法,用豆芽菜,大白菜,洋白菜,加点肉或加鸡蛋,焖出来的饼不是软就是水,根本不是从前的焖饼的概念。
我记得地震以前,在林西小山街和中横街拐弯南面有一家小饭馆,小饭馆不大,只有一间房,屋里最多能放五、六张桌子。从早起三四点,上早班的就到这里吃饭,下两点班的,半夜回来也到这里吃饭。小饭馆一天不闲着,吃饭喝酒的总满着屋。饭店的厨师是个高大肥胖的五十岁男人。他在里屋炒菜,端菜的可能是他的女人。女人泼辣、快性,嘴里叼着烟卷,手里拿着一条花抹布,她见谁都熟。真有点江湖味道。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下乡后,每次回家,赶上家里没饭,我和母亲要两块钱就到小饭馆里吃焖饼。那肥胖厨师焖出的饼,真好吃。从那时后起,我才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焖饼了。
胖厨师先把切好的饼丝用油过一下,等饼丝硬了,用手一摸扎手了,捞出来控出油。然后,捏一点生肉丝在勺里煸炒,再用他那肥硕的大手抓,一把绿豆芽菜,放澳洲旅游休闲 http://www.ozabc.com/forum-55-1.html
|
上一篇:这样的故事我喜欢下一篇:求 camp 5或者4 二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