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论坛
香港信报: 2011年7月16日 逸詩 旅遊筆記 印度班加羅爾 尋找出差以外趣味若然是IT人,對南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應不陌生,外行人的,印度矽谷,多少都或會聽到。到過當地出差的人,大多稱讚城市整齊潔淨,樂意在工作過後留低遊覽,還有不少好介紹。貴為卡納塔克(Karnataka)邦的首府,從十七世紀起,班加羅爾早有不俗的基建,就連樹林較其他大城市多,難怪被冠以花園城市之美譽。在當地遊覽,若有幾個朋友同行,包車為佳,四小時 2500盧比有交易。城中走一圈,西方建築比比皆是,靠近Carbon Park的邦政府行政心臟,Vidhana Soudha最具代表,為今日的邦政府的最高立法機關。建於1951年,糅合了東印度、南亞及中東的建築特色,外觀宏偉,遠看確有種攝人魅力,距其不遠的紅磚房Karnataka High Court,為今日的最高法院,設計截然不同,略有英式的宮廷味道,那些歌德式的羅馬柱,有眼熟的感覺嗎?驟眼看真的有點像香港北九龍裁判院呢﹗集多國建築之大成說到英式建築,沒一個地方比班加羅爾王宮(Bangalore Palace)更英國,這幢有過百年歷史的建築,據講是參照英國的溫莎堡所建,規模卻屬於迷你版,內裏設計華麗得很,大廳是最精緻,談上有什麼雕欄玉砌的,但那種西化,有如置身歐洲皇宮內。宮內展出了不少趣味收藏,多少反映出昔日的皇族生活。閣樓的多幅女性油畫,不乏裸女畫像,雖是西方人,但不難叫人想到印度人的好色傳聞。後宮的大象蹄跟象拔,隱藏了皇族中人喜愛以大象來顯示權力的心態。今日的角度看,真是有點血腥、殘暴,我們中國的皇帝也何嘗不是呢﹗ 只是沒有像印度人赤裸裸的擺在你眼前吧﹗潮店班加羅爾是移民城市,外來打工者多,有知識、對生活有要求,即使是本地人,也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從酒店商場的國際品牌名店便可得知。當然來印度,自然會想幫襯些有印度感覺的小店,非要到Indiranagar一帶。該處本為類似九龍塘的住宅區,近年不斷有個性小店進駐,逐漸成為當地潮人的購物聖地,間接令當地起死回生。到當地淘寶,謹記先打聽清楚地址,因為該區的門牌混亂,不請司機帶你去,找大半天也未必找不到。較有名氣的The Orange Bicycle,店面有如小花園般,繽紛得很,進去後有如走進花花世界,一切貨品雖擺放得凌亂,可是十分搶眼,你總會找到你想要的,據說貨品都是出自於各地設計師的手筆,較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
上一篇:参加活动--- 我的旅行利器 之 轻装上阵下一篇:The Rye Back Beach(Morning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