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667|回复: 34

ZMZHU的乡愁 - 童年记忆里的上海(2008.12.23更新到上咖,凯歌,红宝石)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06: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澳洲论坛
人真的老了,越来越喜欢怀旧了。此帖谨献给和我一样同样怀念昔日上海的你。于我而言,我喜欢的那个上海似乎只存在于我的回忆中或者是张爱玲程乃珊的书里。现在的她离我越来越远了,如今回到上海已经很难找到20年前的那种感觉了。文章及图片部分转自在路上和上海的名人名宅好像20个坑还不够写老房子的.吃: 泰昌,西区老大房,立丰,梅龙镇酒家,绿杨邨酒家,老松盛,上海儿童食品商店
穿: 鸿翔, 亨生, 开开, 第一西比利亚, 富丽, 蓝棠, 博步,向阳妇女儿童用品公司
玩: 平安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百乐门舞厅
住: 马勒住宅, 哈同花园
其他: 南京理发店, 白玫瑰理发店, 静安区第六粮油商店,雷允上, 上海景德镇艺术瓷器服务部, 上海(万象)照相馆, 精艺家具店, 上海服装研究所服务部, 上海电视机商店, 少年儿童书店[ 本帖最后由 zmzhu 于 2008-12-23 09:06 编辑 ]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上一篇:无敌绿景城市线靓照。。。给最近数月会Scoot新加坡及同游曼谷的推荐。。。第八张照片既然看到UFO啦?!?!?
下一篇:参加活动- 带着小棉袄寻找春天的澳洲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07: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还是先从我家开始吧, 写完我家再写我家所在的这个街区吧,也就是南阳路,铜仁路,南京西路,北京西路,西康路上的那些老房子。我在联华公寓住了17年,从出生直到来澳洲,所以对于这个家还是很有些感情的。当年也是个闹中取静的好所在,交通极其便利。如今不行了,底楼早就改成酒吧,铜仁路上也开了不少酒吧,还有泰国餐馆。房子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历史了,一直没拆原因之一自然是因为是优秀历史建筑,其二大概也是因为没有地产商出得起这个价,你想想3排5层公寓,占地7.459亩,建筑面积12923 平方米。而且是这种地段。房子布局是很经典的2房2厅2卫加厨房,厨房还有小窗可以送菜到饭厅。记得以前定时居委会还会来发蜡,拖打蜡地板。依稀还可以想象出当年房子的样子,当然现在已经不是独门独户了。联华公寓,位于北京西路1341-1383号、铜仁路304-330号和南阳路208-228号共三排四层公寓房(现已各加了一层为五层)。原名爱文公寓,1931年建成,混合结构,系现代派建筑风格。立面简洁,饰水平线条,楼梯间作竖向构图。每排有门洞三个。房屋占地7.459亩,建筑面积12923 平方米。原为联华房地产公司所有,故名为联华公寓。
    联华房地产公司的‘创建,是由“北四行”之一的大陆银行董事兼总经理谈公远、金融界知名人士叶扶霄和曾任国民党政权财政部次长的沈籁清等有意投资房地产,便邀请对房屋营建和善于筹算的陈述昆(小田)一起组建了联华房地产公司。
    为筹集足够的资金,又通过前“四行储蓄会”(中南、金城、盐业、大陆四银行)与著名匈牙利籍的建筑师邬达克的老关系(指邬达克为“四行储蓄会”设计了四行储蓄会大楼即曾是远东第一高楼的上海国际饭店),吸收邬达克入股,发行股票,把股票上市。联华公寓三排公寓房,便是联华房地产公司从邬达克手中价让取得,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资产。这是南阳路铜仁路口.2008-12-7 12:44:03 上传
下载附件 (58.37 KB)这是北京西路铜仁路口2008-12-7 12:44:03 上传
下载附件 (439.92 KB)2008-12-7 12:44:03 上传
下载附件 (132.61 KB)2008-12-7 12:44:03 上传
下载附件 (124.74 KB)2008-12-7 12:44:03 上传
下载附件 (144.18 KB)说起匈牙利名建筑师邬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0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说完联华公寓,再介绍下在它对面的那幢同样是邬达克造的吴同文的绿房子(铜仁路333号)。这里转一篇程乃珊写的文章。绿房子的摩登传奇北京西路铜仁路交界处,门牌号为333号的,是一幢嵌着绿色砖面外墙的,环抱着北京西路和铜仁路的围墙,围墙内是一幢四层楼高的绿色弧形建筑,外观如一艘邮轮,隔着马路远远望去,犹如一抹烟花翠绿的都市中的苏堤柳荫,四周叠起的摩天新建筑非但没有令她有落伍老土之感,而且也掩盖不住她的清华之气,更在一簇面目模糊划一的城市建筑中,衬出其几分自恋的孤寂。老上海,惯称其为“绿房子”。读素素的“建筑——一部上海史”之文,提到与上海建筑渊源深远的匈牙利籍世界级建筑大师邬达克L·E·HUDEC,他在上海的二十年中留下几十件建筑,“最后一件作品完成于1938年,是一座具有现代风格的私人别墅”,文中这最后一件作品,就是这幢位于铜仁路333号的绿房子。屋主是颜料大王、旧上海富商吴同文,他是我丈夫的外公,因而知道一些有关的故事。绿房子竣工之日,邬达克对吴同文拍胸脯:“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再过五十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我相信她仍不会Out!它应该可属经典之列。”为了确保其经典的独一无二,吴同文连设计图纸也买断,锁在保险箱里,惜已毁于“文革”!绿房子内全部家具,均是位于南京西路的美国名家具公司度身订做。1939年上海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专门报道:“此建筑为全远东区第一豪华住宅之一,它的设计风格,是超现代的。”为一睹这座超现代的远东第一豪宅,当时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特地登门造访,并应吴同文之邀在二楼鸭蛋形的大理石餐桌共进晚餐合影留念,不料就此埋下日后的祸根——与“毛选”中的“别了,司徒雷登”大唱反调,难怪吴同文在“文革”中只有死路一条!绿房子造价具体多少,连我婆婆(吴同文的大女儿)也记不清。不过,在1948年圣诞前夕,曾有某国外交官愿以一条万吨邮轮再加五十万美金现金代价买下这幢绿房子作为领事馆,此时吴家二公子刚从圣约翰大学无线电系毕业不久,血气方刚大想作为,且此时蒋家王朝已岌岌可危,便竭力怂恿父亲卖掉绿屋南下香港再展鸿图,但吴同文不舍得这幢绿房子,那是他的心灵中的“樱桃园”。“我死,也要死在绿房子里!”不幸此话一言道中。1966年8月,他与姨太太用咖啡送下大量安眠药,再打开煤气,双双死在绿房子里。绿屋内外,层层叠叠,都是故事。往事如一本已经风吹雨淋的老式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在南阳路上,有二幢有名的建筑:一栋是在南阳路陕西路路口的宋家老宅(宋氏家族),而另一栋就是在南阳路中段的贝宅(主人是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不过这两栋一般都引不起路人的注意。因为前者的四周被竹篱密密包了起来,而后者则深藏在几许深深的庭院深处….联华公寓位于南阳路的西端,由此向东走几步路,就来到了位于南阳路中段的贝宅。先简单介绍一下房子的主人贝祖诒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之父。号淞荪,生于1892年,苏州人。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曾供职于盛宣怀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统计部。1914年贝祖诒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先后担任广州、香港、上海分行经理及总行副总经理。抗战胜利后,时任行政院长、掌握财政金融大权的宋子文,极为赏识已是中国银行副总经理的贝祖诒。由他推荐,贝祖诒于1946年3月1日出任中央银行总裁。在一年的任期内,贝祖诒致力于外汇管理,被视为最有才干的财务官员。后为了对付通货膨胀,主张开放外汇,抛售黄金,因外汇枯竭引起黄金风潮,再加上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1947年2月宋子文和贝祖诒被迫下台。1973年贝在任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办事董事,11年后退休,寓居纽约,1982年12月27日去世。当然贝家现在更广为人知的并不是贝祖诒而是他的儿子贝聿铭 - 那个在80年代设计了蜚声世界的香港中银的世界级的华裔建筑大师。不过贝宅建于1934年,而贝聿铭在1935年赴美求学,他在这幢洋房里没有住过多少日子。“贝宅”建于1934年,钢混结构,4层数,占地面积2545平米,建筑面积1944平米。面南背北。南向有相当面积的私家花园,其布局随地形起伏,有池塘、凉亭、葡萄藤架等,所以“贝宅”在坊间一般都叫做“贝家花园”。这栋建筑整个是装饰艺术派的风格,在细部的设计上格外强调墙身材质的纹理和装饰线条的勾勒。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当时这是一栋西化的建筑。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在细部的设计上还是努力的将传统的图案加以变化融入到整体的设计当中去。而其中最明显也是最有特色的就是东侧入口那面由100个“寿”字图案烧制的面砖装饰的照壁。南阳路立面,南立面。外墙用奶白色泰山砖贴面,拼成横竖相间的图案。2008-12-7 15:06:24 上传
下载附件 (44.19 KB)南阳路西侧立面。2008-12-7 15:06:24 上传
下载附件 (48.43 KB)花园中的小亭。造型完全跳脱开传统,糅合了西方现代主义和装饰艺术。无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铜仁路257号,坐落着一幢优雅的花园住宅,该房屋的建筑面积2494平方米,园地面积2276平方米,它的主人曾是过去上海报界巨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现为上海市水务局,上海防汛指挥部也在这里。这里俺还是挺熟的,因为小学同学的家长在这工作,他们家也在贴隔壁。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50.83 KB)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64.38 KB)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墙,院内的两棵槐树是史量才当年亲手种下的。住宅高三层,二层有粗大的立克壁柱,廊厅很宽敞,墙侧有壁炉,整幢房子的廊厅地面和楼梯及扶手都采用米色花纹的大理石。 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63.03 KB)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67.86 KB)主楼和附楼间的连廊。左侧是附楼,右侧则是主楼。 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64.1 KB)沿街立面 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103.83 KB)在住宅旁还有一座中式建筑“红楼”,这是史家的经堂和存放祖先牌位的地方。这也反映了报界巨头史量才虽然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却仍然具有中国的传统思想。 2008-12-8 11:29:16 上传
下载附件 (75.46 KB)史量才,原名家修,祖籍江苏南京,生于上海青浦县一个商人的家庭。1899岁考入松江府娄县县学为附生,但不久受新思潮影响,放弃仕途,于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在上海从事教育,先后在育才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等学校任教。 1904年创办女子蚕桑学校,致力于发展实业教育,并积极投身上海及江浙民族资产阶级的活动,1905年加入上海学界宪政研究会,1907年因参加江浙两省保路运动,被推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一度被军政府委任主持上海海关清理处和松江盐务局。 1908年,史量才曾在《时报》担任主笔,对报纸出版业务有了兴趣,1912年,当《申报》经营不振时,他出资收购《申报》,自任总经理,开始对版面内容有所改变。《申报》以采访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对时政不时发出批评,如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了扩大销路,史量才招罗了一些鸳鸯蝴蝶派的文人,为他主持副刊“自由谈”,连载了不少才子佳人的小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申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上海南京西路1418号,有两幢风格相近的三层法式建筑,与波特曼大酒店相邻。这两幢洋楼分别是原上海永安公司老板郭乐和他的小弟郭顺的住宅,人们习惯上把这两幢楼称作“兄弟楼”,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08-12-8 11:5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8.74 KB)2008-12-8 11:55:07 上传
下载附件 (66.54 KB)照片角度为南京西路正立面,南立面2008-12-8 11:55:07 上传
下载附件 (96.05 KB)铜仁路上的侧立面, 西立面2008-12-8 11:55:07 上传
下载附件 (37.76 KB)说起郭乐,他不但和上海有渊源,而且还在悉尼打过几年工。其实不但是他,当年上海最著名的四间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的创办人马应彪,郭乐郭泉兄弟,李敏周,蔡昌都是澳大利亚华侨。 郭乐(1874-1956)
1874 年中山出生,后赴澳大利亚谋生。
1907 年创办了香港永安公司。
1918 年上海永安百货公司正式开业。
1939 年去美国,在纽约、旧金山设立永安分公司。
1956 年10月郭乐在美国病逝。郭乐,字鸾辉,生于1874年,兄弟辈中排行老二,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同乡。广东地少人多,农民生活十分艰苦,一些青年后生被迫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谋生创业。早在 1882年,郭乐长兄郭炳辉即去澳大利亚谋生,10年后病故他乡。1890年,年仅16岁的郭乐循其兄澳洲,亦踏上了一艘开往澳州的货船,去这块被时人称作“新金山”的地方“淘金”。 抵澳后,他在悉尼当了两年菜园工人,后经堂兄郭标介绍,进了由郭标和马应彪合开的永生“果栏”任职。所谓果栏,就是水果批发行,而这个马应彪就是日后开在上海永安公司对面的先施公司老板。7年后,郭乐有了点积蓄,就离开永生果栏,与人合开了家永安果栏,自任司理(即经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他先后将三弟郭泉、四弟郭葵、五弟郭浩、六弟郭顺从家乡接来澳洲分掌店务。当永安果栏的批发业务扩展到一定程度后,郭氏兄弟又将眼光瞄准了现代化大型百货公司。1907年8月28日,永安公司在香港皇后大道揭幕,郭泉任司理。两年后,郭乐将澳洲果栏交郭葵、郭顺负责,亲自抵港擘划,营业大有进展,后出任总监督(相当于董事长)。 香港永安公司很早就在上海设立办庄(即办事处),对当地的市场行情了如指掌。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4: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北京西路1510号住宅,房屋主人是原江南公司老板陈咏仁,目前是静安区文化局办公用房。2008-12-8 12:03:55 上传
下载附件 (26.76 KB)2008-12-8 12:03:55 上传
下载附件 (54.72 KB)该宅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建安公司设计,建筑系朝南向,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门前庭院虽小,却是独立式建筑精良的四层花园住宅,属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正面前底楼中央为主人口,内嵌式门廊,并有石阶。在建筑的左侧部分(一至四层)外凸,右侧皇弧形连接在右大山墙外伸部分,三楼是阳台。建筑的东、北角处有次人口,并有外伸门廊,是一幢简化的西方传统建筑。大窗的做法有现代建筑特征,最大特点是后面升起的山墙,形式多见于里弄住宅,故又属中西合壁的风格。 陈咏仁字伯陶,原是一位机械制作设计工程师。抗日战争前,陈咏仁曾在江苏无锡开设铁工厂,因技术高超又善于经营,在中国机械工业行业、在苏南工商界中享有一定声誉。 1938年,无锡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一些民族败类在日寇卵翼下粉墨登场,组织了傀儡政权。当时无锡的原工商界人土广勤纱厂的杨翰西、缫丝厂的张揆伯等均为私利所动,不惜民族尊严,出任“维持会”会长。陈咏仁也为之心动,但他不敢公开担任伪职。当抗日战争进人持续阶段,陈咏仁惑于私利,竟然与日本军部做生意,用日本军部从中国人民搜集得来的废铜烂铁等五金物资为侵略者加工,甚至协助侵略者收购金属物资,制作机械,直接为日军军需生产服务而沦为汉奸。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咏仁原应受到国法制裁,但由于他拥有巨大财富,通过与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关系,贿赂国民党官员,居然能以“赤担任伪政府公”为幌子,逍遥法外。 新中国成立后,陈咏仁继续从事机械工业和五金器材的经营活动,开设的江南公司经营范围扩及全国,井用大量资金在上海广置房地产,从事经租活动。1952年,因揭发出陈咏仁大量偷税、漏税和一连串经济犯罪行为,加上漏未处理的汉奸犯罪,故诸罪并处。 上海解放后,北京西路1510号住宅,经法院裁定依法没收归公,曾由振华小学作校舍使用,后改名为北京西路第三小学,后又作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目前是静安区文化局办公用房。2008-12-8 12:03:55 上传
下载附件 (22.37 KB)2008-12-8 12:03:55 上传
下载附件 (71.99 KB)2008-12-8 12:03:5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朱楼”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8平方米,绿地面积500平方米,建造于1926年,属坐北朝南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建筑体现欧洲古典风格。砖混结构。体量大。房屋两层(假三层)。主人口为南面,正中有圆弧形门廊,西侧有线条优美的雨廊。二楼亦为圆弧形阳台,二者浑然一体,4根圆柱形巨柱由底层直至二层,三楼为花瓶式栏杆露天阳台,斜坡红瓦,屋面有4个壁炉烟囱,突现立面平衡和对称风格。装饰细致,空间处理活泼。在东立面另设一人口,有挑出门廊,门为拱券式,此门廊上方为花瓶式栏杆的露天阳台。东立面的南端有圆形窗户凸出于建筑物。内部装饰十分考究,做工细致。园内树木葱郁,花草遍植,别有韵味。豪门世家朱斗文的公馆(俗称朱楼),现在是上海市静安区政协的办公楼。2008-12-8 12:41:09 上传
下载附件 (30.92 KB)说起朱斗文,他跟俺还算颇有渊源,他是我祖父的堂兄,当然不是很亲的那种,只是他们的祖父是亲兄弟。都是安徽泾县黄田人。朱家祖上是安徽泾县人,是当地五大富户之首(其余四户为胡、洪、郑、汪,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祖上即为胡家) 。朱家祖上是盐商,在晚清李鸿章打太平天国时,为之办理军需,有军功,与李鸿章又结拜为把兄弟,战后由此发家。 也许这位朱家曾祖去世得早,李鸿章念旧,就对其子孙格外地提携。朱斗文的祖父朱鸿度在清朝末年就来上海创业,在上海捐了个道台后,在李鸿章、盛宣怀的帮助下(把第一号民营纱厂的牌照给了朱家),各注资本50万两白银,创办了裕源纱厂与裕通面粉厂。朱鸿渡就成了全国第一个私营纱厂裕源纱厂的创办人(该厂1894年创办于上海,解放后为国绵四厂),在朝廷里也有了头衔,曾任户部郎中、刑部郎中、浙江候补道、浙江铜云局总办。1894年报载:“朱道台(朱鸿度)在本埠麦根路(今淮安路)正在兴建的纺织厂,将安装纱锭25000枚,一切所需的机器均购自英国波尔顿的道卜输送机器厂。其中发动机是一架700匹马力的康里斯机,购自波尔顿城的席克·哈格里夫斯厂。机器的购买,均假本埠的瑞生洋行之手。...麦根路的这个纱厂将全部安装电灯,并安装水龙消防设备,使它不致像上海织布局那样发生火灾...” 中国的近代工业史料如是记载着朱鸿度的创业实况。此时虽远不及后来的如日中天,但也已盛况空前。 朱鸿度一番经营,直至全国各地都设立分号。至朱家兄弟分家时,六兄弟每人得到遗产1000万两,还不包括不动产。当时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这座豪宅我最熟悉不过了, 小时候常来玩,后来参加过那里的计算机班, 到了中学又参加了服务队,可以说这里伴我度过了很长一段美好的时光。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坐落在上海延安西路64号,主楼是幢通体洁白的大厦,因用了许多大理石作为建筑贴面和装饰,故称“大理石大厦”。该楼原为英籍犹太富商埃黎·西拉斯·嘉道理爵士(Kadoorie,Sir Eleazer Sila)的寓所,故又有“嘉道理公馆”之称。2008-12-8 16:35:11 上传
下载附件 (137.31 KB)2008-12-8 16:35:11 上传
下载附件 (67 KB)1919年,嘉道理在今黄陂南路上的住宅失火,妻子摩卡塔为救被困屋内的家庭女教师而丧生。嘉道理悲痛欲绝,为避免触景生情,带着两个儿子去伦敦暂住。行前委托好友建筑师格莱姆·布朗为他在大西路(即今延安西路上)重建新屋。 没想到布朗酗酒成性,将新屋交英商马海洋行的斯金生设计后,便不再过问此事。结果,1924年新屋落成,嘉道理重回上海时,看到的是“一幢宫殿式的建筑和一个烂醉如泥、正躺在医院里的布朗”,而管理这幢花园洋房至少得用30-40个佣人,更让他吃惊的是,承包商寄来的账单上竟是高达100万两白银的天文数字,按当时米价折算,可买大米5,000万斤,足够14万人吃一年。2008-12-8 16:35:11 上传
下载附件 (49.88 KB)整个公馆占地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92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石混合结构,原为两层,1929年加建一层。正面朝南,通过三跑台阶可上主楼正门前的大平台。每跑台阶两侧各有铁塔形灯座一具,中间一跑台阶两侧的石礅上原有石狮一对,今为少先队员的塑像取代了。面对花园中央入口处有仿爱奥尼式券柱廊。 公馆有大小房间20余间,底层有可容800人跳舞的大厅和近百人用餐的餐厅。另辟3间休息室,其中大厅东面的一间为牌室,顶部呈拱形,这种拱顶在上海似不多见。主人卧室及起居室位于二楼。 主楼内部装饰仿18世纪欧洲皇宫样式,可谓富丽堂皇。门楣精雕细镂,漆以古铜色花纹。室内墙面多用金箔贴饰,房顶饰以石膏图案,色彩花纹各异。楼梯全用大理石砌就,柚木扶手,铜质栏杆。地坪除用大理石外,均为水曲柳、柚木嵌线图案。大厅四壁用大理石雕刻,顶上悬挂8盏玻璃珠子吊灯,华灯齐放,满堂生辉。2008-12-8 16:35:11 上传
下载附件 (31.22 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

帖子

28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87
发表于 2014-5-20 17: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澳洲论坛
陕西北路457号,香港首富何东公馆  The Mansion (Terrace House)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于1920年代,现是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12-10 07:48:03 上传
下载附件 (73.82 KB)2008-12-10 07:48:03 上传
下载附件 (37.64 KB)2008-12-10 07:48:03 上传
下载附件 (56.87 KB)何东(1862-1956),原名何启东,字晓生,生于香港。他的父亲何仕文是英国人,19世纪中叶,他在香港洋行做职员,娶了一位广东宝安籍的女子施氏为妻。施氏育有5男3女,何东是长男,何福(澳门赌王何鸿燊的祖父)是次男。由于父母并没有正式结婚,而何仕文更因生意失败离开香港,何启东自幼由母亲抚养,受中国文化熏陶,常常以中国人自居。何东幼年接受私塾教育,18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毕业后随即加入广东海关,建立初步人际网络及华洋贸易的操作。1881年辞职海关加入香港怡和洋行中国部任职初级助理员专责翻译。 因表现特出而获迅速提升为买办助理。在怡和任职仅两年,1883年接替姐夫蔡升南成为买办,不久更获委任为刚成立的“香港火烛保险公司”及“广东保险公司”的总买办。 在任职买办的同时,何启东自资成立“何东公司”(Ho Tung & Company)从事食糖的买卖,而胞弟何福及何甘棠亦加入怡和成为买办。1894年何启东升任怡和洋行华总经理,1900年以健康欠佳辞职,由其弟何福接任。 离开怡和后,何启东全力发展自己的生意,除一般贸易外,还进军航运及地产买卖。除香港外,何启东在上海、青岛、东北及澳门皆有大量投资。 后成为香港首富,是汇丰银行和上海黄浦船坞公司的大股东,投资和担任董事的企业有数十家之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的民族工业发展飞速,何东增加了对上海的投资,是上海多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同时又是上海房地产巨商。今北外滩的大名路、塘沽路、南浔路。峨嵋路一带的房地产,几乎全部是何东的产业。 1926年,何东购进西摩路(Seymour Road,今陕西北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地块,兴建自己的住宅,人称何东公馆。与公馆隔街相望的陕西北路470弄,即太平花园,亦为何东的产业。 陕西北路470弄,太平花园2008-12-10 07:59:29 上传
下载附件 (84.76 KB)何东的孙子澳洲旅游休闲 http://bbs.ozabc.com/forum-55-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