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建筑方面的专家.近半年经常下大雨.发现有屋内和车库有几处漏水.于是自己爬上去修,忽然有所感悟.
澳洲的房从瓦到屋内的plaster基本是这样一个层次:瓦片->木梁(支撑瓦)->隔温棉->木梁(贴天花板)->天花板
而如果下雨,他的设计是雨水要顺瓦的缝隙流到水道 然后走水道到地下.瓦与瓦之间只是搭放,并无其他任何防水措施.换句话说就是瓦与瓦的结合处其实有很多小缝.如果雨水不大,则几乎全部水可以顺房顶坡度走掉.但如果遇到暴雨,单位时间内一片瓦接收的雨水量会大增.前雨还未从瓦上排下,后雨又至.这样就有点像洪水的意思,有可能会从缝隙内挤到瓦下面.(不知道是否叙述清晰.若不清晰我可加图说明)而这时候,如果暴雨不够暴,进入瓦下的水会被如木梁(支撑瓦),隔温棉吸收.这样在室内看,就算出现这种漏水,也是无法发现的。如果雨停的及时或变小,根本不会感觉.而进入瓦下天花内的水回逐渐蒸发.若揭瓦看,可看到梁及隔温棉上的水痕.如果雨量更大,或持续时间长.一旦进入天花内部的水增多,如果水荫过隔温棉或流到木梁(贴天花板),则从室内会看到有水痕.只有这时人才会发现漏水.
个人感觉,澳洲的房屋,瓦会处理95%的漏水.而剩下的5%左右,很可能每次都进入天花内,只是量不够,由于以上叙述的原因,人无法发现.只有像头一段连续大雨多,雨量大的情况,屋内人才有可能发觉漏雨问题.如果以上所说都正确的话,其实澳洲几乎全部此类建筑结构的建筑都有漏雨问题...
敬请业内人士评判,以上是否属实.
[ 本帖最后由 kz168 于 2012-1-1 09: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