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从世界范围内看,而不是澳洲这个小地方看,就会发现,这是货币政策导致的。
准确的说是美联储推出的QE1-4,将资产负债表扩展了4倍,推高了所有资产价格。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伯南克在求学期间主要研究大萧条,在当年大萧条期间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了1929年至1939年10年萧条,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才好转。而2008年伯南克决定采取和1929年相反政策,进行货币的超级宽松。也就是说,伯南克的政策是具有极大破坏力,并且带领全世界进入了未知的领域,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货币政策实验。
在伯南克决定量化宽松后,连续推出3次QE并推出OT(扭转操作),终于在OT完成后推出了最震撼人心的QE4,即每个月买入450美元美国国债,400亿美元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从而进一步大幅推高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
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800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了36000亿美元。同期美元大幅贬值。10年期国债收益率被压低至1.4%,30年期美国抵押贷款利率最低压低到2.6%(All in 3.6%左右,比澳洲低多了)
为了避免本国出口失去竞争力,各国纷纷推出自己的政策,包括澳联储的历史性降息,包括日本央行的历史最大规模QE,包括英国央行QE和欧洲央行德拉吉非常著名的讲话“ECB is ready to do whatever it takes”。——所以,澳洲纯粹是被拖下水的,而我们也早知道这天会到来。
但是QE是双刃剑。
真正懂经济的人都知道,QE就是在和通胀恶魔共舞。看看房价,看看各种费用,看看油价。你能说,QE没有造成通胀么?QE最终带来的将是全世界范围的恶性通胀和经济停滞……滞涨。
可以回头看看雷曼倒闭的5年。从2009年澳洲房价开始暴涨。但总是比别的地方慢。因为货币政策有延后效应。从美联储改变政策,到澳洲联储改变政策,再到政策影响市场,时间有6-12个月的跨度。
美联储内部的官员也越来越担心QE退出问题,更加担心美联储本身。美联储以控制通胀为名成立,自1913年成立以来通胀反而比没有成立之前的100年高好几倍。美联储建立时的初衷就是控制通胀。但现在美联储已经抛弃了当年的初衷,变成为就业,经济复苏而服务。换句话说,美联储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联储内部矛盾无比尖锐,一天天无限扩大的资产负债表让所有人为之恐惧,最终在6月伯南克宣布:即将taper QE(减缓)
资产膨胀的步伐没有停止,从加拿大,到澳洲,从香港到日本,从欧洲到新兴市场,人们抛弃固定收益产品,去追逐更高的收益,所有股市和垃圾债券都在疯涨,债券却开始遭到抛弃。欧洲外围国家和德国的息差也降低到历史最低。
但随着美联储无限制的印钞,人们的信心也在动摇,尤其是在美联储宣布有可能会taper QE之后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4%的历史低位在几个月内上涨到最高3.01%,银行都在苦苦挣扎的想办法摆脱他们在利率市场的套利交易,各国的资产负债表也遭受重大损失
美国30年期固定房贷从最低的2.6%左右上涨到4.5%以上
美国新房销售单月下跌14%,房地产市场崩盘箭在弦上
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引爆了印度,印尼,泰国,菲律宾,土耳其,迪拜的股市和货币,大部分自由兑换的货币,包括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印尼盾,泰国铢,土耳其里拉,俄罗斯卢布,都跌的一塌糊涂,新兴市场血流成河
可美联储已经无能为力,QE只是说说要减少就有如此的杀伤力,如果QE真的减少甚至停止,市场将剧变,而美联储早已没有对利率的控制力……
澳洲情况比较特殊,澳洲联储如果跟随美联储一起升息,而且如果步伐很快,会重创房地产市场
所以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动向,另一方面要关注澳联储是否会跟随美联储的政策。澳洲是世界上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所以澳洲联储还有一定的政策协调空间。
而澳洲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关键是崩盘以后联储会不会重拾QE,甚至加大,以继续压低利率?当这件事情发生,就是恶性通胀的梦魇到来之时。
|
上一篇:大家买房价跟银行估价差多少?在悉尼下一篇:如何把房产卖给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