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4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第一年是我澳洲目前来说最辛苦的一年。
周一到周五,白天在工厂包装;每个晚上在家隔壁的那条街上的中餐馆做厨房。时间上刚刚好,像是故意安排的。工厂7:25 到下午4:15,开车10分钟到家,睡20分钟觉,5分钟到饭店,5点开工,应该10点下班,正产都11点回来。回家吃饭,洗漱完,差不多12点了,赶紧睡觉。那短时间,有空啥都不想,就是睡觉,真的太困了。
饭店就不说了,重点放在工厂。
对于英语不好的,又没有资本做生意的朋友来说,工厂是最好的挣钱渠道了,至少我这样认为。所以,对于那些新移民来说,无论你在国内做什么,只要你能放下架子,踏踏实实的,一定会在澳洲立足,至于扎根,发展那是以后的事,温饱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小康。
这个工厂主要从中国进口床上用品,还有台布,靠垫之类的,然后我们换上本厂的商标,价钱直接报符号换了。工作内容没什么技术含量,也不用总说英语,稍微能跟会计靠上边的就是点存时,看到几眼发票。一天就站在一个工作台前,有人负责到库房拿货,我负责包装。我的supervisor是个**人(不说地方了),89那批来的。第一天还好,什么都教我,第二天就换了个人,动不动就“傻*,傻*的”,要是国内的脾气,我早就上去打了。为了生活,忍了。后来我也习惯了,对付这种人,一句好,就当他放屁。有一件事印象最深,一个最大的客户退回来一箱货,里面的大部分东西给包装错了。箱子直接退到了我们库房,还没开封,他就说:“肯定是你干的,我100%肯定是你,一定是你” 那个确切劲,还用上了百分比。我当时也犯晕,莫非真是我,还是先别跟他针锋相对了。库房的其他人,大部分是印尼,马来的纷纷过来看热闹,其中的一个老员工,John打开了箱子,看看发货单上的签名,傻了,是他自己,于是尴尬的笑着对我的supervisor说:“不好意识,老了老了”。我的supervisor脸唰的就白了,其他人都看他,如果是我,与偶地缝早就钻进去了。他到好,进了库房拿货去了。其实, 我始终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既然都是以中国人,来都澳洲,如果在不团结,哪还有活路啊! 所以, 对工作中的中国人,我绝不跟他们吵,能人就忍,忍不了就当“放屁”, 不能让其他国家的人看笑话。不过这次事件,也个我的唯一一次澳洲吵架埋下了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