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澳洲报关员
我昨天刚刚在“新澳洲”网站注册,感觉真的很亲切,谢谢“和风丽景”网友的介绍。在“精华好帖回顾”栏里,看到fighting010605发表的文章“终于通过Customs Broker Exam”, 文章是2006年发表的,今年已经2010年了,不知道fighting010605现在怎么样了? 因为我曾经也几乎是这样走过来的。。。我可能还是fighting010605的师姐,我是2005年一次性通过澳洲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在这之前的路,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是有个信念在支持着自己,一定要坚持住达到自己的目标,但当这个目标达到后,也是我最失落和徘徊的时期,也许是起初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直到2007年,我和我老公一起出来开了现在的报关行和货代公司。
在国内我是学生物的,刚来澳洲什么都新鲜,也很有冲劲,我把儿子送给老家,自己就学了“Food Technology",和我以前的专业有些搭边,在我还没有毕业时,我发现我有怀孕了,虽然当时我们经济各方面情况都不好,我还是不顾老公反对,留下这个孩子,在我TAFE”Food Technology"毕业,我要么在继续上Master继续我的学业,要么重新选择。。。由于我在Kogarah住,离St Geroge TAFE就10mins左右的路程,The course " Australian & International Trade Facilitation" 是part time学习,我可以白天照顾孩子,晚上上课。课程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但我就觉得更有挑战性,所以我真的花了全心的精力去学习它。在我女儿6个月,儿子也只有3岁半,他也已经从中国回来了,开始我在TAFE的学习。老师上课我就像听天书一样,只有回来自己找资料重新学,但我觉得我们在中国基础知识还是很扎实的,虽然是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在问题理解力还是比那些刚刚毕业的澳洲本地人强些。所以到了考试,我们都可以拿到Credit的分数。在我女儿1岁半的时候,我在一家报关行找到一个最基层的工作,也是老师介绍的。这家报关行不是很大,但管理很严谨,老板就是原来CBFCA的主席,我的老师就在他们公司做报关部经理,虽然工资很低,是Trainship (我都30岁的人,在中国好歹也是高级技术员,到澳洲从trainship做起),在这个公司我练就一手“Data Entry",成为公司里,输入数据最快,最准确。一些别人输错,和输不下去的数据,都有我来fix。虽然只做了半年,但一些这行基本流程有所了解,而且我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Customs Broker,而不是一个”Data Entry“。我接连有跳了两个公司,在第三个公司,这是悉尼数一数二的大的报关行,我开始我的Classifier的生涯,由于这个公司对于Classifier的重视,每个Classifier负责不同的客户群, 而且还有Customer Service 的职责,我真的很enjoy这个工作,而且跟客户建立很好的关系。在这个公司,我积累了Tariff分类的经验, 我想也是由于在这个公司的工作,我才可以一次性通过澳洲报关员资格考试。从我上学2002年,到2005年拿到License这三年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这行当时也在上升阶段,需要技术工人。到我拿到license,实际一些大公司,Customs Broker 已经过剩了,而且经过2008的经济衰退,我们这一行经历了过去75年最大的低迷时期。原来跟我一起考出来的人,也一个个出来,自己开公司。这一行的竞争也越来越厉害,本来已经很簿的利润,再要雇佣高工资的Broker,己经是不可能的事。
货代和清关这一行,实际是低端,运输服务性的行业,他的入门是比较低的,在我们工作澳洲同事中,大部分是从Junior干起,HSC的分数都是不高的,按中国人的观念,没有考上大学的,来这行干的。其中有些人是很出色的,我个人觉得比我们国内高中毕业生能力强,往往这些人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成为攒钱最多的人。现在中国很多新的技术移民来到这里,选择这一行,他们在学校里的分数都是很高,很出色,但在这行能做到管理层还是很难,就像一个“玻璃顶”,看起来光明,实际你永远也触不到的。
我只是谈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
上一篇:已经或计划在澳洲从事医师的朋友请进(AMC MCQ)下一篇:更新:投诉了,被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