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896|回复: 34

[其他] 行业潜规则征文 – 说说Qantas的一些内幕故事

[复制链接]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16: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跟Qantas有些关系, 因此对它比较感兴趣起来, Qantas的desktop, email, storage and collaboration systems 等IT业务, 本来外包给Telstra, 去年, Fujitsu把这块业务抢了过去. 条件谈得苛刻, 这些Service Provider 赚钱也不容易, 看看Fujitsu能不能让Qantas高兴, 自己又想办法赢利, 把这业务好好做下去. 这些大外包客户和Service Provider 的关系, 往往到最后都是冤家, 以我的看法, CBA和EDS(现在是HP service了), Westpac和IBM, 冤家关系估计也维持不长了,不过, 这个不方便多分析, 还是来讲点可以说的.
听了读了一些有关Qantas的东西, 觉得还是有些东西可以写写, 倒未必是什么潜规则, 但是一般人不是很清楚这些事情.
Qantas曾经有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美誉, 我想我们到了这里有些年头的人们大概都知道这样的说法. 电影"雨人"当中, Dustin Hoffman 说, "Qantas never crashed"
但是最近一些年以来, Qantas事故不断, 一些调查揭露出来的内幕, 以及退休和在职员工的爆料, 不禁让人怀疑, 这个曾经澳大利亚最强大的品牌, 还能不能继续享有零事故率的美誉, 即使在Qantas的多年忠诚老员工的眼里, 今天的Qantas, 的确再也不是曾经的那家让澳洲人心生骄傲的航空公司了, 领导层的无能, 贪婪, 谎言, 为了省钱不顾安全, 员工和飞行人员培训的缺乏, 使得Qantas成了近些年来接连发生飞行意外, 问题不断的一家公司. 做为Qantas的创建人之一Sir Hudson Fysh 坟墓中有知的话, 大概也早已在辗转反侧, 起码, 他的还在世的唯一的儿子John Fysh, 是这样认为的...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0-3-14 16:23 编辑 ]




上一篇:PhD毕业如何选择?国内外企,美国博后
下一篇:急!!!公司合同用工问题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16: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Qantas的严重事故之一是在1999年9月,一架载有391名乘客和19名员工的波音747-438班机在曼谷机场降落时出事, 冲出跑道.
当时曼谷暴雨, 在他们前面的另一架Qantas的飞机QF15当时已决定因为气候情况暂不降落, 而他们没有接收到他们前面的飞机和指挥塔的对话, 仍旧决定照常降落. 降落时, 他们根据平时的培训,选择了flaps 25而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的flaps 30(费用高).
在降落过程中, 由于培训不足和Qantas教育给机长的程序, 机长Fried 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以至于跑道已经跑完飞机还是在178kph的速度, 最后冲出跑道,撞进机场的天线系统, 撞过一片树林和湿地, 造成飞机严重受损后才停了下来.
而事故发生后, 虽然机舱里面已经一踏糊涂, 但是为了让乘客感觉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他们没有启动紧急疏散程序, 而是让乘客在恐惧中足足等待了二十几分钟才打开机舱的门. 当时不少乘客闻到烧焦味, 很担心飞机着火爆炸.这个焦急等待过程中, 没有任何communication 告诉乘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准备怎么办.
一直到1996年为止, Qantas都是培训驾驶员降落时使用flaps 30 和 maximum reverse thrust, 但是, 从1996年12月底起, Qantas为了节省开支, 开始培训驾驶员降落时使用flaps 25 和 idle thrust, 波音公司曾经对降落时使用idle thrust提出警告, 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调查员的调查称, 如果当时使用了flaps 30 和 maximum reverse thrust,事故也许可以避免.
事故之后, 飞机其实已完全不能使用, 据调查说报废比修理合算, 但是Qantas为了急于保持从无机身因事故而报废的名声, 决定修理而不报废, 这是澳洲航空历史上最大的一项修理工作, 据保守估计修理费至少花了$100 million.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0-3-16 22: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17: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7月28日一架波音747-338客机从LA开往AUCKLAND途中, 驾驶舱中突然充满类似呕吐物的怪味, 飞行员呼吸出现困难, 神智模糊, 后来带上氧气罩才能勉强飞行. 部分客舱也出现怪味. 其中一名机上工程师被派出查看气味来源, 发现怪味出自于空调机. 8分钟后, 怪味自己消失了. 飞机到AUCKLAND后, 飞行员仍然不适, 需要看医生. 而其中没有带氧气罩而被派出查看气味来源的工程师更加病得严重, 无法坚持工作,只好被送回悉尼家中休息, 回悉尼后,他疯狂呕吐三天,几个星期以后才能再工作, 此工程师后来得到了员工赔偿金,但是乘坐该班客机的乘客们从来没有被通知过他们也吸入了有毒气体这件事.
这样的飞机毒气事件并非罕事, 当Qantas被咨询到此事时, 坚称其客舱空气系统符合飞机制造商的标准, 而毒气事件极少发生, 相当于每24000个航班中只会发生一次, 但是, 如果你坐的不幸恰好是这一次倒霉的航班呢?
在全球, 有不少空乘人员, 驾驶员等在打有关被迫吸入毒气的法律官司, 有些人因为反复吸入毒气而无法工作, 但是乘客呢? 有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曾在飞机上吸入过毒气, 甚至因此发生了无法被确诊的健康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客机的出于节省费用为考虑的设计漏洞. 因为在飞机的飞行高度, 由于外部温度太冷, 直接从外部泵空气进机舱不可能,在早期的波音707飞机中, 空气是通过发动机上部的一个小型压缩机泵入, 但是在较晚一些的型号比如波音747中, 则用的是热的发动机里面的压缩机里的空气, 那里的热空气在空调机中被冷却成客舱温度, 然后并被泵入客舱, 整个流程中, 空气是不被过滤的. 于是, 如果发动机前面有任何漏油发生的话, 问题就产生了, Mobil Jet Oil 2 在高热情况下, 可以产生致命的分解物, 可侵袭神经中枢, 造成长期或短期的脑损伤, 或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后来当Qantas终于查出此架飞机漏油的原因是由于有问题的后轴承时, 此架飞机已引擎漏油了九个月, 在这九个月中, 因为Qantas多次检查都找不出原因, 飞机获准继续飞行,乘客从未被告知漏油产生的毒气可能会进入客舱.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0-3-15 2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1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7月25日,Qantas一架载有36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波音747-400型客机从伦敦经香港飞往墨尔本, 飞行一个小时后乘客们突然听到‘砰’一声巨响,机舱突然减压, 冷空气猛然进入客舱,飞机急速下降, 从1.2万米骤降至7000多米,机舱内的氧气罩纷纷自动落下打开,不少行李被抛出了行李舱, 行李舱部分暴露,客舱的地板穿破,乘客们惊慌失措, 有的吓得大哭. 部分氧气罩失灵, 一部分乘客发生缺氧. 后来飞机在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机场紧急迫降.
其后证实事故是因为安装在货舱中的七个氧气罐中的一个发生爆炸, 在机身炸穿了一个大洞。很多乘客在下了飞机以后才意识到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穿破机壳右侧的大洞直径达到三米,很幸运, 爆炸产生的碎片没有卡入高速运转的发动机的叶片中, 后来只在三号发动机中发现了一些小片,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飞机上的乘客们运气非常不错, 在1989美国发生的类似的一起事故中, United Airline 的一架客机在从美国飞往澳大利亚途中, 也是机身出现破洞, 九个乘客因客舱突然的压力变化被生生吸出了客舱, 一命呜呼.
事件发生后, 一位Qantas资深飞行员非常赞同工会的担忧, 说:”这很可能是Qantas把飞机维护服务外包到马来西亚的直接后果.” 这位Qantas资深飞行员告诉Herald Sun说, “Qantas把飞机维护业务外包到马来西亚让我们飞行员们很是担心, 我们很多人都在这里谈论这个事情, 比如, 我们发现有一些飞机用了了一些不怎样的U形钉来固定布线.”
在爆炸事件的几个月前, Qantas一架载有344名乘客的波音747班机在途中出现所有主电力停电的故障,而被迫靠备用电池迫降曼谷, 而很幸运地能靠备用电池迫降是因为事件发生时正好离曼谷机场不远, 否则也是不堪设想的. 事故原因后来查出是飞机厨房里漏水的洗手池的滴水腐蚀了正好在它下面的发电机组.
工会对于15-20%的Qantas工程部门工作在海外进行感到很不安. 这些海外标准显然没有澳洲标准高, 而事故数目的增加也正在证实这一点. 而Qantas对于其海外的飞机维护服务的质量的问题是心知肚明的, Qantas内部的关于飞机维护服务的audit reports 证实了这一点.
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也对Qantas飞机的日常维护提出警告, 指出Qantas飞机的日常维护有些已不但低于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的安全标准, 甚至连Qantas自己的内部标准都不能达到. 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说, “CASA has looked carefully at the Qantas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performance and uncovered signs of emerging problems. The review found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within Qantas is showing some adverse trends and is now below the airline's own benchmarks.”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0-3-17 11: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1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 Macquarie Bank 和私人股本集团TPG (Texas Pacific Group )搞了一个收购财团叫做APA (Airline Partners Australia), 来敲Qantas的行政总裁Geoff Dixon的门, 出价$10.9 billion 要求收购买Qantas 的公共股份,把Qantas转为完全私人拥有, Dixon觉得价钱低了, 把收购财团打发走了. 到了2006年12月, 收购财团又回头来找, 这次愿出价$11.1 billion, 相当于每股作价$5.45 加$0.15 的分红, 并保证留下所有高层管理人员, 而当时的Qantas股价是$4.10. 这一次, Qantas的管理层动心了. 当时的Qantas董事长Margaret Jackson, 对收购非常热切, 甚至说出不支持的股东是有"mental problem"这样的话. 澳洲巨富James Packer 有Qantas的董事席位, 而同时又是Macquarie Bank最大的私人股东. 而Margaret Jackson和James Packer私人关系极好, 而Geoff Dixon 也与James Packer私交也很好, 是他出版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大家都是老朋友. 对管理层来说, 这个收购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的位置将得到保留, 而且每人都将分到大量股份和现金.
收购Qantas并非易事, 首先,必须得到外资审核局(FIRB)的放行绿灯, 还要得到政府的允许. 而且工会基本上一定会反对,因为收购之后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公众舆论也不会支持,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担心, 比如, 由于悉尼机场是由Macquarie Bank拥有的, 其他的航空公司担心如果Macquarie Bank控股后,在处理分配机场大楼、机场设施等等问题上,会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利益.
在APA 努力了几个月, 答应了种种条件后, FIRB 批准了这一收购计划, 认为收购方案没有违反涉外投资产权法. 而当时执政的联盟党也指出虽然不建议, 但是也不会阻扰这项收购, 允许该项收购方案交由它的现有股东表决。 APA保证由澳洲拥有至少51%的多数股权,多数董事也将由澳人担任,主要经营运作也会留在澳洲境内. Macquarie Bank在处理分配机场设施和停机场等问题上,将没有投票权.
当时事情的发展非常搞笑, 当时的deal是, 到2007年5月4日7点钟前,APA必须拿到50%以上的股东的接受率, 然后就可以得到延长两个星期收购剩余股票的权利. 当时APA拼命在做一些美国股东的思想工作, 比如美国Heyman 家族, 而Heyman家族则死活不相信APA真的要靠他们家的那些股票才够50%, 他们不喜欢Macquarie Bank的傲慢的方式, 和其他的美国股东一样, Heyman家族觉得Macquarie Bank的数目一定已经够了, 之所以盯住他们, 是想一步到位拿到70%. 那些股东觉得他们先不肯, 让Macquarie Bank只搞到刚刚过50%, 就可以再讨价还价多拿钱. 结果到了7点钟, APA 还才拿到46%, 只好宣布数目不够,因此失去了延长两个星期收购剩余股票的权利.
然而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Heyman 家族一看数目真的不够, 立刻同意出售他们拥有的股份,这一来使得APA拥有了多于50%的股票,他们立刻要求澳洲收购委员会(Takeovers Panel)重新考虑,把这个迟到5小时的支持票也算进去。可惜澳洲收购委员会考虑后表示,不能开这个先河, 迟到了就是迟到了, 宣布收购失败, APA几个月来的努力全部泡汤。
后来看来, 这个收购没有成功, 对Qantas来说应该算是好事一桩, 当时APA 的收购资金的75%-80%是借的债务,如果收购成功的话, 虽然管理层个人将得到大量现金,但是Qantas本身则将背着重重的债务,两年后将发生的金融危机将毁掉用这种方式收购过来的公司.而且当初的计划还打算在收购后的第一年,从Qantas的收入中拿出$4.5 billion 来付债. 收购财团搞的是空手套白狼的戏法, 玩的不是自己的钱, 玩的是别人的钱和经济杠杆,如果当初的收购成功, 搞不好今天的Qantas要等着政府来bail out了.
[ 本帖最后由 JuJu 于 2010-3-18 08: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2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

帖子

18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84
发表于 2014-6-15 2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挖好坑, 有空了再慢慢来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4-6-15 2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JUJU的内幕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

帖子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4-6-15 22: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养肥了再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14-6-15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