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15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墨尔本,很多布里斯班的人都告诉我:“那个城市天气太糟糕了!而且很冷!老是下雨!人也没有布里斯班那么友善!”而且同时也听说,墨尔本是个古建筑很多所谓很有“人文气息”的地方。于是我在脑中构建出了一幅类似英国伦敦的画面。
我感觉有点失望,因为虽然我很注重精神生活,但对所谓“人文气息”并不是特别感冒,对什么阴惨惨的古建筑更没兴趣。我又知道墨尔本是澳洲的时尚中心,人们穿衣服很讲究,这又不是我的菜。我只喜欢蓝天白云草地,不要什么小资生活。
来墨尔本的第一天,我住在小旅店里,晚上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情景,我非常想哭。我对这个繁华的大城市感到陌生害怕,有种乡下人进城的感觉。第二天出去逛,Little Collins St,正好是星期天早晨,路上只有我一个人,风很大,吹起满地的落叶和废纸,还看到久违的痰斑,心想“墨尔本怎么可以这么脏”(之前还一直天真的以为澳洲所有城市都像布里斯班那么干净)。然后走到Federation Square那个地方,感到路上的人真是多,走得也都很快,有种迷失在大城市的感觉。马路上川流不息的电车,也让我有点恐惧,我想这地方不能穿高跟鞋,否则鞋跟卡在电车轨道里岂不是很惨?
接下来一个星期一个人住在旅馆里马不停蹄地找房子,惆怅情绪倒也慢慢减弱了。看了很多房子,最后租在了City维多利亚女王市场旁边,还带有朝北的小阳台,我非常满意,当天就签下合同,于是开始了单身贵族的日子。后来很多人听说我一周350的租金以后,都嫌我太奢侈了,有人甚至说你这点钱在Glen Waverly可以租下一整套大房子了。后来太多人说我,我都不好意思甚至有点惭愧了。其实我真的不是什么奢侈的人,只是单枪匹马刚来墨尔本,不是很了解情况,又一个人住,总想住得又安全又便利。再说那时我已经有工作了,不再是穷学生了,为了“安全便利”多花点钱,我也愿意,反正平时我消费又不多。
其实后来证明我做的选择很不错,我的墨尔本朋友告诉我,我住的那一带还是挺安全的。而且买东西非常便利,所有东西都在我家附近可以买到,又好又便宜,只有一些电器是要去Target专门买的。我又是个平日里每日做饭的人,离菜市场住得近,一个人大包小包拎回去也方便。平时上班走路20多分钟,也没有交通上的压力。后来去了悉尼,也才知道,我那墨尔本一周350能租到那样的公寓,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在悉尼city,现在一周付390,还不带家具。
后来入住我的小公寓后的第二天,就去维多利亚女王市场探索了,众多的新鲜蔬菜和海鲜,让我这个“布里斯班人”大开眼界,住了几个月后,顿感菜市场东西真又是便宜又是好,只要自己肯做饭,什么样的东西吃不起?在墨尔本一年,我吃得可好了,也没觉得经济上有压力。
墨尔本的好,是熟悉后,才慢慢体会出来的。市区的电车,非常方便,直接刷卡hop on hop off,省了很多脚力。要去海滩,坐火车舒舒服服地,直接终点站就下。市区比布里斯班大一些,但路名很好记,总之不一会儿就玩熟了。
墨尔本的海滩,也很有特色,St Kilda那里走大桥去的海上咖啡馆,窗子做的漂亮极了,我就因为那窗子,在里面买了点东西吃,看着外面湛蓝的天空,不时还有海鸟滑过,真是心旷神怡。然而我个人最喜欢的海滩是Brighton Beach,那个海滩比较空旷比较野,有礁石,礁石上站着很多海鸥,我就朝礁石扔石子,看自己最远能扔到哪块礁石,小海鸥们被我吓得一惊一乍,然而还是飞走了又回来,很有野趣。
墨尔本South Bank上那个植物园,可是比布里斯班大多了,我估计自己去了那么多次,其实也没能把整个植物园都走遍。最喜欢的是皇家植物园里那个湖,湖里的小动物,天气好人多的时候,都会聚集起来浮到水面上,一起凑热闹。
墨尔本的动物园,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的小动物们都非常快乐,游山玩水,同时设计得很好,很多大玻璃,方便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动物,同时又不去打扰他们。记得有一条河,出太阳的时候,可以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乌龟,太可爱了,我管它叫“乌龟河”。动物园里还有一只很大的非洲陆龟,它一个人就享有一片很大的地方,那次我太幸运了,这只陆龟竟然直接朝我走来,让我可以近距离看到它(当然它其实是来我这儿吃草的)。还记得一只特别有趣的猴子,它竟然直接跳到玻璃上,和我们脸贴脸,它还很好奇地用友善的眼睛瞅着我,真是一只很social的猴子!
唯一遗憾的是,直到最后,都没去成Hurtsville Sanctuary,一是因为太远,二是因为门票不便宜,我想那里也应该很美吧!
当然墨尔本最高级的,是它的人文设施。那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第一次去我就毫不犹豫地签下一年的membership,几乎每星期都要坐着电车去一次,然后在里面呆上一天的时间。里面的展览很多,活动也很多,还去听过几次付费的演讲,记忆犹新的是放泰坦尼克号3D的那会儿,去听过一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内部陈设及历史的讲座,听完后激动了好多天!还有Comedy Festival的时候,我还去听过一个调侃中世纪宗教艺术的Stand-up Comedy,太好玩了!一年下来,我看了好多好多奇形怪状的展览,还特别喜欢看一些展览说明,拿个手机在那里查单词。一年下来,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妈妈甚至说,连我现在的摄影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呢!看来艺术的熏陶是有道理的!
NGV旁边,就是Arts Centre,我只去过一次,因为感觉里面比较贵的。我去的是一场古典音乐会,由Australian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的贝多芬Ode to Joy(欢乐交响曲),再加上若干其它不知名的小型古典音乐。很划算,只付了$45,因为我这个年龄层次是打半折。澳大利亚交响乐团其实挺有特色的,里面很多演奏者包括指挥家竟都是很年轻的人,那个指挥家竟然是一边拉小提琴一边指挥,效果还很不错!
其它室内活动,还有Melbourne Museum,IMAX Centre,我买了张一天联票,博物馆东西很多很多,IMAX效果很不错,虽然我位置不太好,也看得很开心。
State Library of VIC,这个建筑真是叹为观止,尤其是楼上穹顶下面那层(每张桌子都有台灯的那层),上次听过有人直接在那穹顶下面演奏波斯音乐,那感觉真太棒了!去年的那个波斯展览办得很棒,搞得我去年很长时间都在迷恋波斯文化和音乐。还去过一个免费的剑桥大学教授的波斯文化演讲,那次可是坐满了人哦!可惜他水平太高用词也很难,我听懂了不到50%!State Library很多活动都是免费的,而且质量还很高,我经常晚上一个人跑去玩,反正住得近呗!
墨尔本的City Library,一开始让我大跌眼镜,它蜗居在Little Flinders St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内部陈设比起布里斯班来也比较简陋,但很实惠的一个图书馆,藏书丰富,中文书也一大堆,最好的是连杂志都可以借出去看,过去一年的精神生活,为之丰富了不少。很多书和DVD都很新!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是Old Melbourne Jail,里面有模拟被捕啊什么的有趣活动,那个狱警大妈很好玩的,被她骂都是一种享受。监狱里面非常阴森,很有感觉,同时我也了解了澳洲犯罪史,知道了那时候也有很多冤假错案,大多数罪犯,都是穷得没办法,才犯罪的。还有对Ned Kelly也加深了了解,据说他年轻时还下水救人做过好事,据说被他抓过去的人质都很欢乐,而且据说他临刑前也是吓得面色惨白一晚上没睡好的,我想如果他活在现在,肯定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就是不知道Ned Kelly为什么要带这么一个又丑又笨重的钢盔,他有办法带着这钢盔骑马吗?
Cook's Cottage也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虽然要5块钱门票,还是值得一去,看看古英国人家里还真是简陋,做个饭还有着火的危险。而且猜猜那时候死亡率最高的是什么事情?生孩子!很多人死于生孩子!
我在墨尔本去的最后两个地方是十二圣徒岩石和淘金小镇,因为是跟旅游团去的,所以只是走马观花,十二圣徒岩石,真的是一定要亲自去,才能有感觉。
讲了这么多,虽然不是很干净而且天气也不大好,墨尔本其实是个挺好玩也挺便利的地方,在墨尔本就该没心没肺地吃喝玩乐。其它有些地方,就只能将就一下了,比如人有些多(过马路都是一群一群),不是很干净,出门要带伞戴帽子。我记得墨尔本的风特别可怕,吹得我头皮都是凉凉的,有几次回家都偏头痛了,所以后来出门都开始戴帽子了。一天中温差可以很大,有时早上温度还好,晚上下班回来一路就感觉特别冷。还有就是安全感没有布里斯班强了,记得有一次从好友家回来,晚上一个人走在路上,很怕很怕,赶紧往有电车的地方疾走,也知道有些地方如Footscray,是要避开的。墨尔本比起布里斯班,已经是个有点复杂的城市了,没有太多的community的感觉了,就是个很繁华的都市。
不过去年年底的时候,经济不是很好,我在墨尔本已经找不大到工作了,所以有注定了我和墨尔本失之交臂,刚体会到墨尔本的好,还交了几个好朋友,就得走,确实是很痛心的事。这次新工作找在了一个我更加不愿意去的城市 - 悉尼。(Cont'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