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327|回复: 2

[最新原创] 一个中国爸爸在澳洲“潜伏”的心历【连载结尾】☆☆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发表于 2012-3-18 13: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域外风情、国外精彩生活尽在 澳洲海外 Abroad.tianya.cn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是假的,但故事里的事是真的。
  一、柱子爸的心事
  柱子爸今年四十多了,一家三口,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媳妇小他三岁,当姑娘的时候住在离县城不远的农村,与柱子爸结婚后就进了县城,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女娃不受重视,柱子妈中学没有毕业后就在家务农了。结婚进城后没有固定的工作,打打临时工,收入不多,没有什么保证,但总比没事做强。
  儿子小名就柱子,柱子很有福分,十六岁就已经去澳洲上学了,是伯伯担保去的。
  柱子爸打八十年代初,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县城里会手艺的师傅们走南闯北的干活,学习手艺,打工赚钱。二十几年下来,柱子爸学到一身好手艺,土、木、砖、瓦活,样样都能拿得起,手艺很是了得了。为了养家糊口,柱子爸爸一年年在外四处漂泊打工挣钱,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在县城里还说过得去的,基本上是那种衣食不愁略有盈余的家庭。
  柱子是大伯伯担保去澳洲上学的,那年儿子十六岁,在澳洲要从十一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二年级)开始,要读到大学毕业,学习和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不是伯伯担保和承担,柱子是去不了澳洲上学的,这一点柱子爸非常很清楚。
  柱子的伯伯九十年代初就来澳洲了,后来成立公司,搞了房地产,家庭经济状况非常不错,柱子伯伯很有前瞻性,在澳洲发展一段时间后,就把老婆孩子都移民来澳洲了。无论从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上看,兄弟两个的生活是天壤之别了。
  柱子爸知道,儿子能去澳洲上学,完全是出于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如果没有血缘和亲情,柱子去澳洲上学是不可能的,所以,柱子爸非常感谢哥哥一家人。但是一想到哥哥为了自己的儿子要花销那么多的钱,心理就非常很沉重。
  听人说在澳洲上学和生活的费用是很高的,柱子爸自己算了算儿子在澳洲学习和生活的费用,着实地吓了一跳,如每年需要 2万多澳元,到大学毕业得6、7年的时间,如此算来少说也得十五、六万澳元,折合人民币就是100万多万,而这100多万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是他无论怎样打工都挣不到的,尽管他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打工挣钱,但无论从时间上、空间上和结果上,六七年的时间,凭他一年四五万的收入,怎么都是挣不到的。因此,一想到哥哥要为孩子承担这么多的费用,柱子爸的心理就很沉重,成了柱子爸的一块心病。
  柱子爸不时地考虑着怎样才能报答哥哥的大恩大德,想来想去,他只能琢磨怎么挣钱来还哥哥,因为哥哥全家都去了澳洲,在国内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所以他要多多的打工挣钱来还哥哥,减轻哥哥的经济负担。一想到这些,就像有块石头重重的压在柱子爸的身上,让他寝食不安。
  二、初识澳洲
  柱子在澳洲上学了,柱子爸以探亲的身份去澳洲看儿子。无奈思儿心切,柱子爸转年就去澳洲看儿子了。
  这是柱子爸第一次出国,一切都感觉新鲜和陌生,到了澳洲后,柱子爸爸吃、住都在哥哥家,他看到儿子在哥哥家衣食住都很好,也很安全,他打心眼里往外高兴,一切都超出了柱子爸的想象,在他看来,柱子在澳洲的学习和生活,远比在国内的县城要强的多和好得多。
  十几天后,柱子爸就对澳洲有了好感,他觉得澳洲的空气、环境比中国好,周围人生活的都很轻松、滋润和安逸,没有什么生活压力,政府给钱养活一些没工作的人,社会福利好的是他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因此,他暗暗地在心底里发誓,一定要让儿子在澳洲好好上学,毕业后也要留在澳洲工作,也要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过着象这里人的安逸生活。
  柱子爸的签证是三个月的,十几天后柱子爸开始琢磨,三个月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他不能就这样在哥哥家无所事事,闲吃闲喝的,时间长了哥哥到没有什么说的,但是家里其他人怎么看他就不好说了,在这一点上,柱子爸爸想的还是正确的。于是他和哥哥说能不能帮助哥哥做些什么,一是省去两个多月时间在家闲着,二是心理上也是个安慰。
  就这样,时间不长后,柱子爸爸在哥哥的工地上打工了。哥哥有一个自己的小公司,是房屋建筑工程范围的,工程不是很大,是哥哥的公司承包的,哥哥给弟弟安排的工作很简单,是在工地上给技术大工打下手,对弟弟来说也不难,而且又是在哥哥的眼皮底下,哥哥能对他有关有照的,不会出什么事,因此柱子爸爸非常满意哥哥的安排。
  工地上的活对柱子爸来说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远比他在国内四处打工轻松多了。在他眼里,凭他的技术,完全可以是工地上的一个小头头,或者技术大工一类的了。因为他觉得工地上其他人的技术没有他好,也不像他那么敬业和肯干,一段时间后,他又知道了那些小头头和大工的小时工资要比他高多了。他从心里感觉不服气,为什么一样的时间和干活,他的工资却少很多?后来柱子爸明白了,因为他们是澳洲身份,而他,按照哥哥的说法,是探亲旅游的身份,按规定是不能打工的,他这样的叫打黑工,一旦被检查到,不但哥哥有损失,他也要被记录的,而且以后再来澳洲就困难了。所以,柱子爸不再说什么了,因为是哥哥的工地,因为自己是打黑工,所以柱子爸必须要接受眼前不平等的现实。
  两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哥哥按照约定的小时工资给爸进行结算,柱子爸一下子就拿到4000多澳元的工资,折合人民币快3万元了。这让他意想不到,也非常高兴,柱子爸第一次感觉澳洲的钱是这么好挣,而且挣的这么快。于是柱子爸脑子飞快地算一笔账:两个月4000、四个月8000、六个月12000...如此这样,一年下来两万五、六千澳元,如果他再多付出一些劳动,可能就更多了...,他的确没有想到钱挣的这么容易,这么快,是他在国内打工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在挣到的,如此这样的收入,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不就很好解决了吗,哥哥的经济负担不就很快减轻了吗。
  柱子爸的心情豁然开朗,好像压在身上以久的石头突然解除了,心病也消除了,于是柱子爸决定,明年还来...
  三、二进澳洲
  转年的春天,柱子爸又来到了澳洲。这次是半年的签证期,柱子爸把家里做了一番安顿,告诉妻子要坚守家园、保重自己,他要在澳洲为儿子的学习生活费用打工挣钱,等他挣到足够的钱,下次让妻子也一块来澳洲看儿子,旅游旅游,也看看外国的风光美景。
  和上次一样,柱子爸到了哥哥家。但事有不巧,哥哥承包的工程已经结束了。哥哥很理解弟弟的心理,于是就帮助在其它的工地找了一份活做,小时工资也是和上次差不多,为此,柱子爸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柱子爸考虑到这次在澳洲的时间长,不能一直住在哥哥家,那样一是觉得生活上确实不方便;二是也想自己在外面锻炼锻炼。在征求哥哥的同意下,他在外面租了一间车库改造的房子,开始了一个人独立的澳洲打工生活。
  转眼间一、两个月过去了,柱子爸把在工地上打工挣的钱,除去留下自己一点点的生活费用,剩余的全部都交给了哥哥,算是还哥哥为儿子支付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在柱子爸看来,澳洲的一些条条框框太死板了,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多干一些都不能,影响了他挣钱的速度,他总是在想,如果能多一些时间多干一点,钱就会挣的快一些,多一些,但是工地不容许,只能正常的上班下班,有时候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的心理起急。他不满足在工地上干的一点活了,他认为他可以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再找点活干,他开始有意识地注意了,寻求更多的打工机会。
  一段时间后,柱子爸慢慢的好像琢磨出一些门道来,他知道自己在上语言不行、周围环境不熟悉、澳洲政府的规定,以及人情世故等等方面都不了解,也不熟悉的情况下,自己胡乱瞎闯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况且又是来探亲旅游的,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的相信他,因此他想必须要走捷径,要去弯取直,最好是通过熟人介绍,才会事半功倍的。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柱子柱子爸认识了来自中国北方城市Z姐,于是他就帮助Z姐家无偿的干些零活,时间长了,博得了Z姐一家人的好感和同情,Z姐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因为Z姐来澳洲时间早,熟人多,就开始帮助他在华人圈子里打听,介绍一些什么铺地板、做书柜、装门锁,修东补西的活给他,活源也慢慢地多起来,收入也随之增多了。
  来来去去,柱子爸往返澳洲已经两个年头了,多多少少对澳洲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看来,澳洲就是一个风水宝地,他甚至认为澳洲遍地都是金子,就看你会不会捡了。他想,如果他能够长期在澳洲,相信一定会挣大钱的,发大财的,一年何止是挣几万澳元,十几万、几十万都有可能的,关键就看能不能长期在澳洲了。
  对柱子爸来说,前后两次来澳洲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他大概清楚了来澳洲的签证情况;他知道在澳洲象他这种身份的人应该怎样找活干;他觉得澳洲就是天堂,起码是他这种人的天堂;在他看来,语言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要头脑要灵活;他甚至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象哥哥那样来澳洲...
  六个月的签证期到了,柱子爸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收获,而且没有象国内一样的出了很大的力气,钱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挣到手了。于是他想到能不能不走了,就这样的在澳洲干下去,但是哥哥不同意,说那是非法的,对他以后没有好处,让他按期回国,回去后还可以来。就这样,柱子爸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澳洲,到不是因为儿子,而是觉得少了半年的挣钱机会。
  四、三进澳洲
  半年之后,柱子爸第三次来了澳洲。这次是哥哥邀请他来的,让他作了一年的签证。
  自从弟弟回国后,哥哥几经考虑后,决定投资买了个工厂生意,主要是从几方面考虑:一是不想让弟弟来后再去外面打工了,一天天东跑西转的,活源既不稳定,又不安全,如果一旦出了事情或者出现其它什么问题,当哥哥的觉得对不住弟弟,再说侄子也快要考大学了,还是让弟弟稳定一些好;二是哥哥的女儿和女婿大学毕业后有没工作,也可以在这个工厂里工作,因此这个工厂生意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家族企业,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情。所以哥哥决定买了这个工厂生意,让弟弟、女儿、女婿一同在这个工厂生意里工作,即解决了弟弟来澳洲有稳定的活干;又解决了女儿和女婿的工作问题。
  哥哥买的生意是一个小型木工厂,是前店后厂的那种,主要是为客户定做家具,小木工厂设备齐全,投资几万澳元也不是很大,生产经营方向也比较明确,不要很长时间应该就能收回成本并且盈利,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生意工厂。
  哥哥是无偿的投资为弟弟和孩子们买下了这个工厂,哥哥不占一点点的股份,工厂生意的一切盈利都是弟弟和孩子们的劳动报酬。应该说哥哥是无私的。
  哥哥为这个家族企业做了内部的股份、利益分配和人员分工:考虑到弟弟虽然技术可以,但是语言不行,就主要负责产品加工制作(活多忙的时候可聘请一个小工协助);女婿是学IT的,懂得一些设计,外语很好,就让女婿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家具图纸设计画图,以及喷漆工作;女儿是学财务会计的,外语也可以,就让女儿主要负责财务管理、喷漆前的打磨和一些后勤工作。
  生意的法人由女婿出任(因为柱子爸没有澳洲身份),分配的比例是:女婿占35%;弟弟占35%;女儿占25%,剩余的5%用作积累或者机动。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工和分配,也体现了弟弟、女儿和女婿各尽所能和特长的发挥。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考虑是让弟弟可以稳稳当当的工作挣钱了。
  工厂开始开工接活了,生意很不错,三个多月下来,柱子爸爸分得了满意的数字,折算成人民币,是他在国内一年都挣不到的数字,的确如他所愿。但是他心理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与侄女和侄女女婿的合作不是很满意,他有了心结,有时候还很郁闷。
  柱子爸是在厂里住,自己开火做饭,由于是住在工厂里,上班工作非常方便,尽似于站起来就能工作,坐下就等于到家的方便,因此在活多的时候,他是起早贪黑的,加班加点,为的是能够多出活,多挣钱,所以他要比侄女和侄女女婿工作的时间都长,干的活都多,虽然他觉得干活稳定了,工作条件也改善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挣到这么多的钱他很满意,但是他心底里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他认为侄女和侄女女婿没有他的工作重要,干的活没有他多,所以不该和他一样分那么多钱。
  在柱子爸看来,他是这个工厂的主力,是这个工厂唯一能够创造财富的,接的所有客户订单,完全是他在干,这个工厂能开工营业,完全是因为有了他这个木工师傅,而侄女和侄女女婿所分的钱,都是他的劳动创造,如果没有他,他们是没有钱可分的。想到这,他感觉像在工地上给别人打工没什么两样,他认为他就是在给自己的侄女和侄女女婿打工。
  所以他高兴不起来,时而有些闷闷不乐。于是爸不在起早贪黑了,不在加班加点的干活了,开始象侄女、侄女女婿一样,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了。
  人可能就是这样的,一旦心里有了疙瘩,可能就会有所反应。
  柱子爸不在象以前那么干活了,当初的那种喜悦、兴奋、心存感激的想法在逐渐的消失,他觉得当初自己把工厂当成家的想法有些可笑,一想到是自己付出的技术和劳动在养活侄女和侄女女婿一家,就产生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柱子爸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他有了新的想法,想着下一步的打算。
  工厂在开工经营半年多的时候,已经不象开始两三个月那样了,不但经营额在下降,产品也因为质量问题和工期问题出现了反修和退货,虽然接的活的很多,但是大部分已经不能按期完工交货了,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了,一家人以往的那种有生气、有活力、肯配合的情景已经荡然无存了。彼此之间也会因为一点点小小的问题开始出现相互指责和猜疑。他们都知道,照此下去,不出两三个月,如果不能扭转现在的局面,面临的就是倒闭了。
  哥哥把他们召集在一起,无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哥哥没办法结论,因为一边是自己的弟弟,一边是自己的女儿女婿,哥哥很无奈,往日的亲情已经不再了。尽管哥哥向弟弟和孩子们诉说着自己的一番苦心,想着弟弟背井离乡舍家撇业的来澳洲,哥哥想让让弟弟稳定、安全有活干;也是考虑到弟弟语言不行才让女儿和女婿一起在工厂里,如此一家人在一起,互相之间都有个照应,应该是越来越好的,怎么几个月下来,一家亲戚却到了如此地步...
  柱子爸虽然能感觉到哥哥的苦心和好意,想到心结已结,但还是委婉的说出自己的打算,说辜负了哥哥的一番心意,由于自己这样那样不好和不行,给哥哥带来了麻烦,并借此机会表示出自己要退出这个工厂生意,还象以前那样在外找活打工挣钱。
  哥哥一家人听出来爸爸是因为分配问题要退出去的,哥哥知道,如果弟弟离开工厂,工厂就得停产了,就会出现很多违约,就要向客户支付赔偿。这对工厂是不小的事情,不但要经济损失,诚信也损失了,当然最主要的哥哥的一番心意失去了意义。
  哥哥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认为一家人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于是在股份和利益上进行了重新分配,刻意向弟弟倾斜了很大一部分,虽然如此,但是爸爸的去意已决。为了不让哥哥过多的伤心,爸爸又坚持了两个多月,工厂的经营额有了一定的提高,他觉得他应该离开工厂了,就在工厂开工第八个月的时候,也就是他到澳洲第九个月的时候,他离开了哥哥为他们买下的生意工厂。
  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了,这似乎对柱子爸并不可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技术,实现他的想法,于是他又象以前那样,开始找活,打工,挣钱。柱子爸爸真的好像如鱼得水,离开工厂后能干的活也增多了,铺地板、修理门窗、油漆粉刷、安装橱柜,等等,由于他的价钱都比较低,活的质量也比较好,口碑越来越不错,渐渐的零活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了,当然钱也越挣越多了。
  当人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一个目的上时,有时候就会忽略了时间的存在和流逝。柱子爸却不是这样,时间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一直是在时间、活源、收入这三方面进行盘算,因为他的签证快到期了,因此他有些担心:一是担心时间到了还有很多活没有做完,因为找活是很不容易的;二是担心活做完了工钱能不能及时收回来,因为有的人总是要挑三拣四的;三是担心后续的活能不能跟上,没有活他也就没钱挣了。就在他签证快要到期的时候,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份比较好的活,是他从来没有遇到的,据说能干半年多的时间,而且稳定,工资报酬菲,他计算计算,按照对方开出的条件,半年能有五六万的收入,这对他来说非常有吸引,他恨这样的好活为什么来的这么晚,因为他的签证就要到期了。




上一篇:纪念我在西澳走过的2011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
下一篇:一个中国老人看澳大利亚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

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1320
发表于 2015-7-20 04: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1201
发表于 2015-11-15 0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留个联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