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不断加大“弱势”的程度(指咱们的身体和大脑),因此要学会没事儿偷着乐乐,心态要平和。身体是主要,怎么做才是身体主要,每天高兴别生气,要给自己定位,千万别想着来澳洲赚大钱,发大财,要怎么怎么样惊天动地的,不可能啦,我们年龄不饶人啊,现在是孩子们的年代,想想可以但是别动真的,否则一家人会有矛盾的。
到了澳洲后可能要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怎样调理好各种关系,是全家生活和睦快乐的重要前提。
----怎样与孩子们相处----
我同意哪家都有难念的经,但就看我们会不会念了。首先我们老人要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时时处处为孩子们想了吗?不管是住在儿子家还是住在女婿家,首先自己的心态是把家当成自己的家,儿媳要当女儿待,女婿要当儿子待。要想到孩子现在不容易呀,上学毕业,长居工作,结婚成家,购房还贷,教育子女,孝顺老人,等等,咱们除了能给孩子们们有限的几个钱外,还能帮助他们什么?在澳洲所有的一切,那一点不是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打拼,特别是有了小小成就的今天,咱们当老的,不是也跟着吃了喝了享受了吗,如果没有孩子们,我们能移民到澳洲吗?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其实每家都是好经,就看怎么念喽!念好了就是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否则,可能就是锅碗瓢盆“常响曲”呀。
----关于咱们的小金库----
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钱是什么?是为咱们所用的,库存有几个就行了,适当的拿出来些给孩子或者补贴家用是应该的。回想一下孩子出国学习,结婚成家的时候,咱们不都是倾尽所有吗,不说是倾家荡产吧,也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了吧。怎么现在却开始盘算啦,我想是不是有了外性人了(儿子或是女儿结婚成家多一口了),呵呵,心眼的问题喽...,所以呀,钱是身外之物,如果库存太多,撒手人寰的时候,钱的效用就大大降低了。举例说:我本身是三高人群中的,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今天少吃这个,明天别吃那个,最后我馋的生肉都恨不得咬两口,我自己想来想去,不行,我辩证了一下,自己解放了。回想自己,不就是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有你没你又能怎样,什么都不吃多活3--5年,但是得少享受多少人间美味,什么都吃少活5年,这历史过程中少你5年不是一样吗。我赚钱攒钱,即使我有很多钱了,结果没两天我走了,钱对我还有用吗,是谁说的,那不是最大的痛苦吗。吃。从此我就开吃了,不过控制还是要控制的(不科学的论说)。因此别把钱看的那么重,够花就行。
----说说习惯问题----
入乡随俗,到了澳洲自然有澳洲的习惯,孩子在澳洲虽然很难进入主流社会,但还是在建设澳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因此我们也不能给丢脸呀,所以要适应澳洲的生活习惯,还要注意家里的生活习惯哟,孩子结婚了,特别是您当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了,总得注意自己的形象呀,否则孩子们跟我们学什么呀。咱们这些坏习惯不改,不但影响了下一代,连给照看小孩的“工作”也会出现危机,不但让人笑话了咱们自己,同时也影响了澳洲的精神文明建设呀,所以吗,改掉咱们身上的坏习惯(你可能说那有那么多坏习惯,有啊,还不少呢,我举两样听听:吃饭时候出响动;饭后剔牙不注意;说话声大不注意,抢话争宠耍脾气等等,还多呢),这也是调整和心态的问题哟!
———对外交往方面——
到了澳洲后一定要先随着孩子的习惯,慢慢再找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节奏;如果和孩子的朋友们聊天,只要不聊收入就可以了,关于这方面最好问问孩子,他们有什么忌讳;对于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最好让孩子们自己去决定,尽量不去参与,如果孩子们主动让参与,但最后决定还是由孩子做;关于出去旅游,我想许多孩子是愿意支付父母在澳洲旅行的全部费用的,这一点不能完全指望孩子们,如果孩子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就自己出一部分;关于邀请认识的朋友到家里来,这一点一点要先问问孩子们,是否同意,有人就愿意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如果您孩子喜欢热闹,您就在朋友来家里之前帮着收拾收拾屋子,准备些吃喝就行了。
呵呵,说了这么多,很多可能不正确,只是我自己的点点感受,愿意借这个栏目与老哥哥姐姐聊聊,相互之间也有个启发吧。
|
上一篇:澳洲这儿也不是什么都好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下一篇:我想去澳洲,很想很想。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