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管闲事”遭打负伤困境中自强不息
爱,让王建新笑对伤痛
日前,王建新在本报接受记者采访时,还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 (本报记者郭新霞摄)
本报记者郭新霞
37岁的农民工王建新,重伤、耳聋、丧失劳动能力,每天还得喝一种补充脑营养的药物。在近日采访中,这名面对困境却依然选择用微笑面对人生的农民工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管闲事”招来横祸
去年8月19日晚,王建新和同事到喀什西路的一家餐厅吃饭。吃饭间,餐厅女老板和一名留着平头的年轻男子争吵起来。
王建新走了过去,说:“大家都冷静一下,有啥事好好说,好不好?”没想到,就是这句话,给他招来横祸。
王建新回到饭桌前,和同事继续吃饭。几分钟后,几个人拎着棍棒冲过来,砸了饭店桌椅,并对王建新大打出手……
有人拨打了110和120,王建新被送进了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抢救。经医院诊断,王建新重型颅脑损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感音神经性耳聋。
去年9月29日,市公安局新市区分局对王建新做出伤情鉴定,脑外伤、左耳外伤、左感音性耳聋、左侧面瘫,鉴定结论为重伤。
“我和小王并不熟,出事后才知道他叫王建新。当时,我的餐桌挡了通往楼上足浴店的楼梯,一个‘平头’开始骂我。小王劝了几句,没想到会招来这么大的麻烦。这个‘平头’跟楼上足浴店是否有关系,我也不清楚。”今年1月8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餐厅女老板仍然后怕不已。
“我当时根本没想到他会找人来打我。”王建新说,他曾见过平头”,但平时没有来往。
走过歧途改过自新
“我这个弟弟太傻了!”王建新的姐姐王红梅也埋怨过他。
1996年,年轻气盛的王建新与人争吵,捅伤对方。为逃避法律制裁,王建新走上了漫漫逃亡路。因为逃亡,他不敢和家人联系,甚至父亲辞世,他也不知情。
1999年,偷偷回家的王建新被警方抓获,法院判处王建新有期徒刑15年。因为多次有立功表现,王建新多次获得减刑,2009年3月,王建新提前出狱。
“我深知逃亡生活的痛苦,我想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说一声:自首,才是惟一的出路。”王建新说。
出狱后的王建新勤劳肯干,乐于助人。在家人、管教干警和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有了一份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的工作。工期结束时,这个老板又将王建新介绍给了另一个工地。
去年7月,王建新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当装卸工,凭着吃苦肯干,他当上了装卸班长,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谁知,就在他的人生展开美好一页的时候,却又遭受重创。“管闲事”的他又被打成重伤,住进了医院。
保持微笑自己给力
出院后,王建新因脑部重创,记忆力大不如前,还要长期服用补充脑营养的药物,仅药物的费用每月都要花费2000元以上。
王建新受伤后,同事向他伸出友爱之手,垫付了部分医疗款;尽管医院多次报病危,可王建新的家人日夜伺候;住院期间,一些好心人送来爱心款;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法律界人士为王建新维权支招……
2010年12月,克州禹恒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的负责人栾剑锋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到王建新,让他到公司做库管工作。
“以王建新现在的体质,什么也干不了。”栾剑锋说,他知道王建新曾刑满释放,但他知错能改,就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在他看来,王建新上岗后的一个多月,的确没有让他失望,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希望警方能早日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新疆广翼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长贵说,王建新案属于刑事案件,如果诉诸法院,一般程序是先刑事后民事,或者刑事附带民事处理;如果此时诉诸法律,可以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起诉餐厅。因为,食客就餐时,与餐厅老板形成了一种“合同”,如餐厅老板没能保证食客的安全,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
王建新说,他压根就没想要起诉餐厅老板。但没想到1月18日,餐厅老板突然关了店回老家。王建新的维权陷入了困境。
王红梅说,现在弟弟连一些简单的字也不会写,简单的算术要算好长时间才能算出来,喊他的名字,总是过几秒钟才能答应,嘱咐他做的事情,一转身就忘了。
为了记住大家的话,王建新随身备着一个本子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空着,或画个圈,或写上拼音。
记者手记
人心向善的力量
王建新说,虽然这次“管闲事”伤了自己,但他觉得人心向善,下次遇到不平事,他还会管的。
一个农民工、刑满释放人员,在失去赖以为生的健康与体力时,生命无疑失去了许多亮色。王建新却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微笑示人,善意结心,终归赢得了社会的爱心与尊重。
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命运向他关闭一扇大门时,上帝又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 |
上一篇:出租墨尔本City2居公寓下一篇:在墨尔本有兴趣或是喜欢cosplay的人类,进来瞅瞅: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