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23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湿疹都与过敏有关。特别是食物过敏,会让湿疹变得非常严重。所以控制湿疹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判断过敏源,完全隔离过敏源超过6个月,过敏是有可能痊愈的。(这个是从北京和睦家首席儿科医生崔玉涛的微博里看来的,大家可以关注他,特别是新妈妈,看他的微博真是获益良多!)
辅食添加
事事儿城刚开始添加辅食,就非常不顺利。我们是5个半月,快到6个月的时候开始给他添加米糊。每次尝试都会引发湿疹。后来我从国内回来之前吃了一只大闸蟹腿儿,当晚宝宝吃完奶不久湿疹就全面爆发,这次爆发旷日持久,将近1个月才见好。从此以后到后来事事儿城PRICK TEST,我几乎一口海鲜都没有吃过。即使实在忍不住吃一点,也要把奶泵出来倒掉,24小时后再胸喂。
所以有湿疹的全母乳宝宝的妈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之前,自己也应该摸索着忌口。因为妈妈吃的东西会有微量进入母乳。专科医生建议湿疹宝宝的妈妈先断掉坚果和鸡蛋,尽量减少奶制品的摄入,多半宝宝的湿疹状况都会有很大改善。如果情况没有变化,就需要根据实际反应依次尝试忌口带壳类的海鲜,海鱼,减少西红柿,柑橘类食物的摄入,忌口干果,核果(例如桃子,杏,李子,樱桃),瓜类(西瓜,甜瓜),各种莓子(草莓,蓝莓,覆盆子等等)。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则应该考虑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如果还没有改善,就要咨询医生,更换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羊奶和牛奶中的乳蛋白90%接近,所以一般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对羊奶也会过敏。所以说羊奶比牛奶更温和更不容易致敏是不科学的。不过事事儿城出生以来除了出生5天因母乳不够,体重下降超过10%,吃了几天NAN的1段配方,后来就再没有吃过配方奶。所以我也没有实践经验。这段是照搬专科医生和崔玉涛医生的原话。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一样一样加。每样先吃4-5天,从少到多,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疹(湿疹,红疹,荨麻疹),呕吐,拉肚子等过敏现象。如果没有,再添加下一种。这样才能比较清晰的判断到底是哪种食物引起宝宝过敏。但是对于湿疹宝宝来说,判断过敏与否无比艰难,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特别是湿疹发起来的时候,有时候明明什么新东西都没添,湿疹看起来还是很严重。我就会无比自责的反省自己到底吃了什么特别的食物。
我们的实战经验是,
--在湿疹发起来的时候一定不要添加新的食物,不然根本看不出到底有没有反应;
--添加食物一定要耐心的,一样一样的加。请确保是一样,一样的加。
我也是一个急脾气的妈妈,恨不得宝宝马上能吃上所有的东西完全没反应生怕营养不够。看到别的宝宝什么都能吃,我心里那羡慕嫉妒有多真切啊。再加上一起玩的小朋友的妈妈都觉得事事儿城可怜。我们八个月的时候所有能吃的东西就只有白菜花,西兰花,南瓜,青菜心,胡萝卜,牛油果,苹果和梨。后来香蕉也能吃了。其他的水果,所有的主食,完全不敢吃,吃了就起湿疹。事事儿城还是个非常非常贪吃的小朋友,每次眼巴巴的看着小伙伴吃东吃西,自己咽咽口水只能吃菜花糊糊,还吃的浑身菜花味儿,做妈妈的我看着这些,心里真是别提多难受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坚持一次只加一样新的食物。如果很多东西一起加,哪怕就两个一起加,一旦有反应,就要停下来至少两天,等到湿疹发作的不厉害了,再一个一个试,这样耽误的时间更多。还不如先添一个,没事再添下一个。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第一次尝试的食物,有可能会引起过敏,但是刚开始吃完全没有反应。这就是所谓的致敏时间,即其实身体已经产生在产生抗体,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持续喂3天以上,就会出现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要吃新的同一样食物5天以后才能判断是否过敏的原因。
--如果是母乳宝宝,一但发现宝宝对什么食物过敏,妈妈也要忌口。比如我们发现事事儿城对大米,土豆,红薯,香蕉,螃蟹,豆角等各种东西过敏。我全面忌口后,事事儿城的湿疹状况明显好了很多。但是还是时常起。8个多月的时候发现他对鸡蛋黄过敏,但是我心怀侥幸,再加上喜欢吃鸡蛋,没有忌口。到PRICK TEST确诊他鸡蛋过敏后,我才开始忌口。这之后他的湿疹算是全面好转,只有腿窝和膝盖上还有一点点。
母乳喂养湿疹宝宝的妈妈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
--每一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请不要比较,别人吃了多少,吃了什么没有问题,我的宝宝为什么不能吃?请不要完全相信哪种食物“绝对不会过敏”。只有“低致敏”没有绝对不会过敏这样一个概念。比如大米,很多宝宝都不会过敏,属于低致敏的食物,但是事事儿城还是会过敏。
--发现致敏食物后,请完全忌口。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崔玉涛医生说,断绝过敏源超过6个月,过敏是会痊愈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只会一再刺激身体产生抗体。隔绝过敏源非常非常重要。事事儿城完全隔绝大米,土豆3个月之后,PRICK TEST显示大米和土豆没有反应。我们才敢给他尝试一点点米糊。现在他已经完全可以接受,并且没有反应了。
过敏源的检查
过敏源的检查主要是验血和PRICK TEST.
验血对婴儿来说痛苦比较大,准确度也不是特别高。一般只用于湿疹非常严重,PRICK TEST看不出结果的情况下。事事儿城没有验血。
PRICK TEST就是在后背或者小腿上滴一小滴可能过敏的液体,用针轻轻划破,十分钟之后看反应。这种测试对“不过敏”的结果比较准确,但是显示“过敏”的结果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A positive skin prick test only means that the body has formed IgE antibodies against that substance.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this will trigger an allergic reaction. ”
只有吃了某种食物或接触某些物质身体有反应,并且PRICK TEST结果成阳性,才能判断过敏。
所以专科医生会根据家长的叙述决定做哪些东西的排查。在见专科医生之前,最好把想测的比较不确定的项目简单列一下,至少测出来呈阴性结果的食物就可以按照原则先尝试。
这个是事事儿城做PRICK TEST的时候拍的照片。
做检查之前不要用激素药膏,保湿霜,不要服用抗组胺的药物。
右边第一个已经起反应的是组胺。组胺是阳性结果(也就是过敏)的对照液。所有的人对组胺都是过敏的。这保证了测试的有效性。如果对组胺无反应,就说明服用了抗组胺的药品,这样得到的结果完全不能说明问题。
做测试的时候医生会在腿上做一些标记,然后在标记头上各点一小滴不同的液体,再一一用针划破。等待10分钟后,有过敏反应的标记上,会鼓起一个小包。通过测量包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过敏。事事儿城做的这个测试,超过3mm*3mm就算过敏。
比较包的大小并不能直接比较过敏程度的强弱。比如如果对坚果和鸡蛋都过敏,很可能坚果这一项的包会比鸡蛋的大,却并不能说明对坚果的过敏程度更高。但是专科医生又说"rouphly speaking",如果包包比较大,宝宝吃这个东西的反应也会比较大。(这里我也比较困惑,反应比较大不就说明过敏程度高么?专科医生说不是这样的,我没有弄明白。)
关于宝宝的过敏排查的准确性,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越早检查越好。过敏排查,不管是血液检查还是PRICK TEST,结果比较可信是在宝宝一岁左右做。太小的宝宝,特别是没有添加过辅食的宝宝,因为接触过的食物很少,如果接受排查,很可能还处在致敏阶段而根本没有反应,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准确的。所以如果宝宝有湿疹并且刚刚开始添加辅食,一定要耐心尝试一段时间。不管是血液检查还是针刺检查,结果都有可能有误,都只能作为参考。实践出真知,一切还是要以实际生活中的尝试结果为准。
到哪里看医生
湿疹宝宝看医生,不是看皮科,而是要看儿科免疫科医生(immunologist)。事事儿城8个月的时候去看GP,当时就想反正是推荐专科医生,随便找个GP推荐就OK了。当时就找了个排队等待时间最短的GP。他REFER我们去皮肤科。后来回家又调查了一番,觉得皮科不靠谱。又重新去看了平时给事事儿城检查身体的女医生,才REFER了儿科免疫科的医生。
在澳洲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公立医院急诊不会收治湿疹不严重,没有感染的宝宝。门诊有的需要专科医生的推荐,有的排队非常长(悉尼的两个儿童医院就是这个状况)。GP推荐的私人医生很有可能排队也很长。看着宝宝受苦妈妈又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当时GP REFER我们去看Dr. Ana Dosen。我们11月打电话的时候,已经约到了第二年的8月29日。实在没办法,我又回到GP那里要求她开了一封不写TITLE的推荐信。回家自己在网上查,挨个打电话去问。
http://www.allergy.org.au/content/view/230/69/
这个网站上有LIST。我最后看的是排队人最少的Sydney skin, http://www.sydneyskin.com/immunologists/ Dr.Andrew Broadfoot. 诊费加上过敏源检测,一共是$310,Medicare可以CLAIM回来$175。
关于湿疹我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如果还有什么没有提到的问题,欢迎大家交流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