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19 16:37:05 上传
下载附件 (119.81 KB)记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的文章题目里面第一次出现“正宗”“地道”之类的形容词,原因很简单,我们家厨房的主流风格就是山寨,这点自知之明咱还是有的。不过这次为了烧意式肉酱面,LG真的花了大量的时间做研究工作,阅读了许多文献,还参考了许多意大利或者意大利裔名厨的现场视频,备齐了所有的食材,一丝不苟地按照传统意大利方式完成了整个烹调过程,现在咱终于可以把“正宗地道”这四个字放在文章题目里面了。既然自诩“正宗地道”,那么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意式肉酱面呢?这个问题有些无厘头,不少人第一印象大概会浮现出必胜客的意式肉酱面来,虽说这家的肉酱面味道还算不错,不过离开“正宗地道”四个字还有不少的距离,毕竟对于一个连锁餐厅来说,也不可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烹制这道菜肴。肉酱+意面是普通西方家庭厨房和餐馆里面最常见的组合之一,普及程度比中国的炸酱面或者肉臊面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个母亲、每个厨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不过都不妨碍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叫做“Spaghetti Bolognese”。Spaghetti就是一种最普通的细圆柱形意面,而Bolognese就是今天我们演绎的重点内容:意大利肉酱。就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这种广为流行的意大利肉酱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北部的博罗那(Bologna),从18世纪开始,博罗那地区就开始流传一种肉酱(Ragu alla Bolognese),人们把这种肉酱和意面放在一起享用。跟所有的菜肴一样,意大利肉酱的成分和烹调方式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进化,1891年,意大利作家Pellegrino Artusi在他的名著《烹饪的科学与美食艺术》第一次系统纪录了这种肉酱的方子,那个时代的肉酱用到的成分是小牛肉、意大利培根(Panceta)、黄油、洋葱和胡萝卜,先把肉和蔬菜切成碎末,在黄油里面煎炒到棕色,然后加上高汤慢慢炖。到了1982年,意大利料理学院为了保存和发扬本国的美食文化,在博罗那商会的辅助下,发表了一份“官方”意大利肉酱面的菜谱,这份菜谱里面把肉酱的成分局限在牛肉、意大利培根、洋葱、胡萝卜、西芹、番茄膏、干红或者干白葡萄酒、牛奶、盐和胡椒,他们还推荐最后在肉酱上面加上一些奶油进一步提升口感。不过这个官方菜谱并非强制标准,意大利本土厨师的做法也经常跟这个有所出入,更不必说其他国家意式餐厅的 |
上一篇:跟凝凝做北京小吃——奶香酥脆的奶油炸糕!下一篇:求 拿破仑蛋糕的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