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hioanog 于 2013-10-25 19:31 编辑 我总跟朋友说,如果它出生在法国,那它绝对是法国大餐里的一道名菜。从洗、做、煮、切、调味、配料、副菜,它的每一个环节让它显得极为精致。 可惜它出生在汕头,它即将被时代淹没,让简单的肠粉大街小巷充斥人们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替代代表精致潮汕小吃的它,于是,它从此没落,甚至消失。它就是猪肠张糯米!其实这个名字说成普通话并不好听,也不文雅,甚至俗气得可笑。但在潮话里,“涨”字念“DIO”,这个发音带点可爱的感觉,每次我一说“DIO”脸上总绽放笑容,不仅因为这道美食,跟因为这个可爱的发音。它,形象地表现了制作的动作,也用一个“DIO”音感觉它的饱满,料足。“猪肠涨糯米”,从语言文学上看,是一句倒装句,真正意思应该是“糯米涨猪肠”。倒装句是文言文的用法,因此可以推断这是一道古菜了,而从制作到用料,这对古代的一般家庭来讲,是很难能吃到的美食,所以,再推断出来,它是一道奢侈的古菜。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断,是不是,还得查阅一下。小时候,有一对夫妻做猪肠涨糯米做得非常好吃。隐约记得那里总坐着一群喝着本地米酒的阿伯们,爱把脚缩到小板凳上是他们的经典动作,那个象蹲又象坐的动作成了我对猪肠涨糯米的附属印象。如今,本地米酒已经很少看到了,老屋附近的阿伯们不是搬走了,就是都当神仙去了。我离开汕头很多年,当我重新回到汕头后,我爱上了喝本地米酒的阿伯们最爱的食物。我一直认为猪肠涨糯米就是一种复杂的美味。店里的已经上了年纪的阿伯迈着有力的脚步,最先送上的总是一盘猪肠涨糯米,然后在你塞下两口以后,香飘四溢的猪肚汤会及时送上。这个顺序,对猪肠涨糯米在给你味觉享受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猪肠涨糯米它不象其他的食物一样,讲究层次,它不会说先给你舌尖酸的感觉,舌中苦的感觉,舌尾辣的感觉,或者另外一种美食中讲究的按时间给不同味觉的刺激。它没有,它给你的刺激是蜂拥而来的一种类似轰炸的感觉。一口猪肠涨糯米进口,甜、香、酸、咸,极其微小的辣,同一时间充斥你的嘴里。没有层次,但是每个味觉的大小却都拿捏得很好,咸比甜淡,让它有复杂而饱满的感觉,糯米、猪肠、栗子、虾仁,这些各自带着的香气组合再一起,形成一种也是复杂却也饱满的感觉,酸是为了冲掉甜给人带来的腻,盘子上那几片酸菜,恰到好出,而且新鲜爽口,清脆的酸咸菜,绝不是包装的酸咸菜里能吃出的口感。阿 |
上一篇:老北京著名小吃-【豌豆黄】-简单又好吃下一篇:拜个晚年——秀下今天的早餐和风五彩冷面和情人节准备的抹茶黄桃慕斯提拉米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