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453|回复: 0

澳洲超市购物的小秘密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10-7-8 1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澳洲超市购物的小秘密分以下五大点,为大家及在留学的留学生们提个醒。
  
  
  第一篇  散装食品
  很多人在超市里喜欢买散装食品,觉得大袋的吃不完,超市自己封装的一些食品,透明的袋子看着又直观,量上又合适,殊不知有时候散装的东西比整袋的还贵。比方说,一袋900g的名牌锅巴卖5块,划2.77一斤,但是封成一小袋,只要1块,可实际上重量只有150g,划3.33一斤,散装的反而比一些名牌包装好的还贵,但是你却买的很高兴。
  这个只是从价格上说的,另一种比较让你不安的情况是,超市包装的散装食品,主要来自两个渠道,第一是临近保质期甚至是过期的,这种商品我们的第一选择是联系供应商退换货,但是如果供应商无法解决,一些付过款的商品,我们店方就要自己想办法处理以减少损失,首选当然就是拆包装,然后封成散装食品,这样消费者就无法看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且价格甚至比原先成袋的利润还高。第二个来源就是确实进来的货就是大麻袋包装的散装食品,这些食品通常都需要工人进行大工作量的分装。所以当下班以后,会有个别工人被要求加班,大家坐成一个圈,地上铺上东西垫着,然后把食品倒在上面,大家就开始分装,因为工作时间比较长,偶尔有个人挖挖鼻孔或者打个喷嚏是常有的事……具体情况大家自己想象吧,这里就不描述细节了。
  蒙纳士学院广州项目的老师友情提醒:尽量不要在超市买散装食品。
  
  第二篇  肉制品类
  关于肉制品,名堂也很多,总之要记得一点,要买的东西一定是在柜台里看得到的,如果你要的东西没有鲜的只有冻的,最好就别要了,因为生鲜肉的保质期太短,稍微有颜色变化或者感觉不好的话,超市工作人员就会马上就冻起来,这样东西就不会变坏了,如果有客人需要的时候,超市也会首先推荐冷冻品,因为你看不出好坏也闻不出味道,好好的肉通常是不会拿去冻的。当然这个也不绝对,有些东西要的人确实比较少,店家又不能没有,所以库存一些冻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正常的肉或者排骨这种量最大的东西是冻品的话,一定有点问题的。
  然后说说肉馅儿。买馅一定要自己挑一块肉然后让他给你现加工,不要买他展示的绞好的,因为肉绞出来以后就成肉泥了,之前是什么部位你根本无法分辨,所以有些展示的肉陷,标的是五花肉,实际上是分割时候的一些边角料甚至是槽头肉,绞出来以后也是红白相间很是好看,但是你买了去心里不难受吗?
  
  
  第三篇  奶制品
  牛奶果汁在冷藏柜里放的东西,我们通常称之为低温食品,这类商品虽然保质期很短,但是销量却很大,所以是超市周转比较快的一类商品,这类商品因为经常要进货,而且保质期又不长,就要非常小心防止食品过期,这主要是靠店员来做的,超市会对每一个新员工进行培训。理货这一块最主要的培训内容就是先进先出,就是先进的货要先卖出去,这就要求理货员在上货的时候,一定要把货架上现有的商品拿下来,然后补上新货,再把旧货放外面,就能保证旧的商品在过期前全部销售,所以大家就该知道如何选购了,买这类商品,拿里面的,肯定是最新的。
  PS:如果你在某个超市看到外面的是最新的,那只是因为这里的员工不负责任。
  虽然华人超市的东西再价格上占有优势,但还是推荐去Coles或者wool worths买东西,毕竟老外对食品的要求和标准还是比较高的。
  
  
  第四篇  调料
  这个不像上面提到的那些行业秘密,这里主要讲讲如何选购。调料一般分为两类,干货和酱料。先说干货,所谓干货顾名思义就是木耳,紫菜之类的东西,这类东西基本可以说是不会坏的,所以买这类商品大家基本都不看保质期,但实际上只要是吃的,一定是有生产日期的,只是保质期长短的不同而已,记得一定要看生产日期,因为像这类保质期很长的产品,从生产到上货架的周期特别长,比方当你买紫菜的时候,东西是肯定不会坏的,但是如果放的时间太久了,或者储藏环境不好,质量是会变的,比方你会觉得很碎像很多沙子一样,其实就是放太久了。
  再说酱料,比方酱油醋或者老干妈之类的,这类商品保质期也长,但是这类商品标签上写的保质期是有条件的,是在密封的情况下,可以存放那么久而不变质,一旦你开了盖,保质期可以打6折的,甚至如果你的存放条件不好,日照太多或者室温太高,保质期甚至要打4折3折,这样的话当你再买酱油醋的时候,看看还有多久,算算你的日用量,你多久能吃完,贵一点不要紧,买小瓶但是常吃新鲜的,不要图便宜买一大桶,你打开了盖,保质期就先打6折了,然后你要是没盖紧或者是夏天室温高了,东西早就变质了你还天天吃,现在再看你省那点钱值吗?
  注:超市的外卖部是卖场专门在外面跑大客户的部门,所以那些大桶的调料包括味精盐之类的基本都是给饭店留的。
  
  第五篇  生产日期 VS Best before
  这也是挺重要的一点,华人的食品喜欢印生产日期,外国人都是best before,所以国内过来的食品,澳洲政府都要求再贴一个签,一般都是把生产日期盖住,贴上澳洲的标准best before,这个时候很多华人的代理商就非常坏了,有些商品可能周转时间太长或者保质期太短了,他们就利用澳洲政府的这一规定,再贴签的时候给你贴一个时间长的,就把国内的生产日期盖住了,所以提醒大家如果买华人食品,一定要把标签揭开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如果你发现了,也不用恨那家超市,其实很多老板都不知道这里面的名堂,自己多个心眼就是了。
  




上一篇:请问悉尼的羊毛围巾哪个牌子的品质好?
下一篇:谁可以拍一点澳大利亚的面包、西点照片我看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