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0-4 0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蓝蓝 于 2008-11-20 18:08 发表
我想问个问题, 孩子看英文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是用中文解释还是用英文呢?上次我儿子读书, 看到AVERAGE这个字, 问我什么意思, 我用中文说;平均, 他说不懂,用英文解释,他还是糊里糊涂的。那应该怎么比较好 ...
我也是在尝试阶段, 希望可以共同探讨。
1. 我觉得读英语书时, 尽量要保持英语的环境, 用同种语言解释比较好。 如果语言的解释费力, 可以画图画, 做手势。 average是可以用实物或图画解释的。 其实有的概念解释给小孩听, 就算中文(我们的母语)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词。
2. 无论是用英文解释中文, 或中文解释英文,我总觉得不够完美。 最好是保持语言的纯粹性。 所以, 我有些怀疑中文学校在小学中年级开始举行的中英互译比赛和训练是否对孩子有益。 欢迎大家谈论。
3. 有时我们对解释一个词没有把握, (就算叫我用中文解释中文词,有时也会一时想不起来同义词的), 我们会查字典。 小孩也有那种简单的英英字典的。 可惜我女儿和你家大宝的年纪(5-6岁)好像还小了点, 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查。 等他们再大点就会自己查了(我估计不出几岁)。不过话说回来, 查字典挺boring, 还费事, 现在我们查的很少, 我也还勉强可以应付。 字典是perfect的, 将来一定要叫孩子用。
4. 即使用中文解释, 也不要用一个对应的词。 要用描述性的句子。“平均”这个词, 孩子学中文的时候可能没有学过。 将来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概念, 孩子会用英语先学到, 将来就需要我们告诉他们中文怎么说这个知识点。 中文解释英文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5. 孩子中文英文穿插着讲, 我们不要大惊小怪的。 如果这段时间是你和孩子的英文时光, 你就用英文复述一遍他讲的话。 不过, 不要喧宾夺主, 让孩子讲完为主。 鼓励他们讲最重要了。
6. 还有一种解释名词的方法是类比。
如:黄河入海流。
孩子:什么叫‘入海流’,
大人:(指图片上的河)你看这是黄河,河里的水(‘水’重读)流到海里去了(手动态的指图中的大海)
孩子:‘哦,黄河流到海里就像waterfall 到lake’
大人:对了, 大宝真聪明, 就像是瀑布流到湖里,水从高的地方流到低的地方, 奔流入海’(最后这个知识点是水运动的方式),再高点境界就谈谈水是多么的气势澎湃。
这是我女儿自己讲出来的, 大概她先前看见过瀑布的图片, 她可以这么说, 我就知道她理解了。 很多名词是用这种方法学的。这也是最基本的verbal reasoning。
7. 孩子其实比我们聪明, 能把形象的东西转成概念。 书上的图画常常能帮助他们理解书上的字。他们也没有我们只能用母语思考的束缚。要鼓励孩子思考。 有时孩子再读一遍, 再想一想, 自己能找到答案的。 有的词, 借助前后文能猜(我们大人也能猜的)。有时不解释也可以, 下次同一个词, 在不用地方出现,也许孩子就明白了。猜词也是一种能力。
8. 我体会的双语是孩子用学习母语的方法学, 且掌握到母语的程度。 不以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在这基础上将来孩子才能‘自由的转换’。
[ 本帖最后由 lilyzhu51 于 2008-11-20 23:3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