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521|回复: 32

[地方小吃] 【美食 · 文字】山东土吃,平凡中有一种感动。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樱桃小记      写下这个题目,感觉还不错。      玲珑娇俏的樱桃,是特别适于小记一下的。      樱桃熟透的季节。大街小巷,超市集市,随处可见卖樱桃的。     小贩们卖樱桃,在路边支了小摊,铺一块红布,将樱桃堆在上面,珠圆玉润,红得发亮的果实,绿色的果柄,衬以红色的棉布,在初夏的透明清爽的阳光下,灿烂,惹眼,吹弹欲破,灵气逼人。相比之下,超市里售卖樱桃,摆放在塑料盘子里,与别的许多水果挤在一起,光线模糊,空气浑浊,娇贵的樱桃被许多人翻来检去,早已失了颜色。所以,我买樱桃,只在路边买,从不去超市,要的就是那种新鲜可爱的感觉。      如果将樱桃比作女人,那也是十八九岁的少女,红彤彤的脸蛋,紧绷绷的皮肤,红娘一样活泼可爱,乡村少女一样浑然天成,不加雕饰。      樱桃不仅好看,吃起来也很美妙。果肉柔软,入口酸甜,妙!吃了第一个就想吃第二个,吃了第二个还想吃第三个,欲罢不能。      但是,好比一个人沉迷声色,就会颓废低迷,樱桃虽美,也是不能多吃的。有一句俗语:桃养人,杏害人,樱桃树下埋死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樱桃吃多了是不是真的能死人,这个还有待于科学的验证,但是会引起诸多不适,却是许多人的亲身体会。比如,腹胀,腹痛。所以,吃樱桃的时候,还是要有所节制。      说到樱桃和女人,就要提一下樱桃节和樱桃小姐。      在盛产樱桃的胶东腹地海阳市,有一年一度的樱桃节,樱桃的盛宴,可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媲美。据说只要交多少钱,就可以在果园里吃个够。真有这事吗?那就樱桃树下死,做鬼也风流。     九十年代的时候,一股选美之风席卷华夏,全国的大城小市都在巧立名目,选美。樱桃节选樱桃小姐,梨花节选梨花小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选出的小姐是没见过,但私下猜想,樱桃小姐应玲珑娇俏,梨花小姐应淡雅矜持,否则,没的污了樱桃和梨花的名号,不如不选。    还是说回樱桃。吃樱桃要吐核,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樱桃好吃,其核可玩。樱桃核状扁圆,大小若豌豆,洗去残存的果肉,白而圆润,在手中把玩,铮铮有声,精灵古怪。小孩们爱玩吹樱桃核,在泥地上挖个窝,拳头大小,将里面的浮土掏净,把樱桃核放进去,然后撅起屁股,鼓起腮帮,对准窝里的樱桃,吹。谁吹出来,就是谁的,以多寡论输赢。这是我小时候的游戏。    最近听说,用樱桃核可以楦枕头,睡这样的枕头,有益于健康。这对我是个新生事物,得好好研




上一篇:请问做雪里红(酸菜)的蔬菜在哪里买得到?
下一篇:川香---简单版香辣虾!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我是山东人,我爱大葱蘸酱     我知道,看了这个题目,一些人就要掩鼻而笑了。对这种有气味的植物,许多人是不喜欢吃的。这就罢了,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那是一个人的自由,但是因为不喜欢大葱的气味而明里暗里地鄙视山东人,这就有失厚道了。     我就是爱葱。一日三餐,春夏秋冬,餐桌上总有一葱一酱。     葱择了洗了,带着水珠儿,放在饭桌上,葱白白,葱叶绿,挺拔青翠,还有些玉树临风,像帅哥一样赏心悦目,比帅哥更加引人食欲。就蘸酱吃,其声咯吱,其味辛辣,过瘾。     说了葱,就不能不说酱。因为大葱要蘸酱吃嘛,葱离不开酱,酱离不开葱,所以,面酱就不叫面酱了,改叫葱伴侣。多么小资加小农的名字啊,想出这个创意的人,其幽默感,决不在本山大叔之下。     其实,地道的爱葱人,是可以吃葱不蘸酱的。我们办公室的小美就是这样。     小美生得明眸皓齿,皮肤微黑,被公司的男同事戏称为黑牡丹,绝对是美女一个。她就巨爱吃葱,简直到了无葱不饭,不饭也葱的地步。小美怀孕期间,更是嗜葱到了极点,竟然什么好吃的都不馋,就只馋大葱。每天都带着葱上班,一到工作有了空闲,就坐下来,大嚼其葱。一边吃,一边被辣得嘶哈有声。一根根葱,从葱白到葱叶,转眼间就被消灭得一干二净。等她过完了葱瘾,你再看,那是眼波湿润,面泛桃红,香汗微微,美得不可收拾。     据小美说,她的婆婆见她如此爱吃葱,心下不悦,说:酸儿辣女,一准给我生个小丫头。呵呵,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小美后来果不其然就生了个小丫头。这难道是吃葱吃的?    山东人为什么爱吃葱?因为山东的大葱好吃嘛。     就说最有名的章丘大葱吧,个头有一米还多,粗壮得像小树,葱白修长,葱叶碧绿,吃在嘴里甜而脆,还稍带一点辣,感觉有一种香辛的物质在舌尖上挥发,像炎夏里刮过一阵凉风,爽快刺激。     在山东,尤其是胶东一带的饭店吃饭,常常就有一盘洗净切好的大葱,外带一小碟面酱端上桌,是老板送的。这个时候,不管酒喝到什么程度,一桌人都会停下来,下手吃葱。不必客气不必劝让,人手一根大葱,蘸面酱,吃。一边吃,一边聊,桌上的气氛温暖和气,这是一种共葱主义境界。     那个谁说,居不可一日无竹。这个人要是搁在当代,可以被称作小资。     可是我说,食不可一日无葱。呵呵,这个人搁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标准的小农。     你可以鄙视我的小农,我要继续爱我的大葱蘸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4: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间美味槐花包子     现在不是吃槐花包子的季节,我也好多年没吃过槐花包子了。     小时候,姥姥总爱包槐花包子给我们吃。     姥姥家院子的东南角,长着一株槐树,也就碗口粗细吧。在我的记忆里,它总是安静地长在那里,是我童年快乐的一部分。比如,树底下的鸡窝,爬上爬下的小猫,夏天从土里钻出来的知了猴儿,以及,槐花包子。别的就不说了,单说槐花包子吧。     每年春天,槐花含苞欲放,似开未开的时候,姥姥就开始启动做包子的系统过程了。     首先是准备工具。槐花开得高高在上,不借助工具可摘不到。找一根长竹竿,用铁丝弯一只钩子,将钩子在竹竿的一端绑结实,工具就做成了。     随后,当然,就是摘槐花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儿。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举起竹竿,对准开花的树枝,将枝条套在钩子里,然后手腕用力,用钩子将树枝拧断,带着槐花的树枝就会自然掉落。这个工作,当然是由姥姥完成的。姥姥虽然是个小脚老太太,可是行动敏捷,办事利落。尤其在拧断树枝这个步骤,是深得要领,用力稳准狠,从不拖泥带水。我和表姐两个小孩的分工是,姥姥够树枝的时候干瞪眼,等姥姥够完了,负责将散落在地上的,大大小小的树枝,归拢在门前的空地上。往往是不小的一堆。     然后,姥姥就会率领我们将树枝上的槐花撸下来,放在一只大铁盆里。花瓣是白的,花萼是绿的,细细碎碎,满满的一盆,在春天的暖暖的微风里,香啊,熏得我鼻子直痒痒。    摘完了,用清水洗净,下一个步骤,就是杀青。杀青是个专业术语,通俗地说就是放在开水里焯一下。焯好了,捞到凉水里浸着。姥姥说,得多浸会儿,换几次水,去毒。等到浸得差不多了,就从水里捞出来,用两手将槐花攥干,变成一个一个的菜团子。下面,就是调馅了。肥瘦结合的五花肉切成丁,先用酱油、葱、姜腌渍入味,少量春韭切末,加上花生油、盐、味精,当然还有槐花,搅拌均匀。还生着呢,就闻到香味了。这个工序,直到包包子,蒸包子,都没我们小孩什么事。我们的任务是,等待包子出锅,然后,吃。     咳咳,流口水了。你们有谁吃过吗?槐花跟猪肉的味道结合得如此完美,那个好吃劲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可是,我也有好多年没吃过姥姥包的槐花包子了。每年槐花开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念。前些日子,走在大街上,微风将一阵清香送入鼻孔,与记忆中的香味一模一样。仰头看看路边的槐树,槐花,又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5: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幸福就是煮玉米     玉米,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     北方的庄稼之中,最与众不同的就是玉米了。因为它的原产地是热带地区,其形态神韵颇有热带植物的妖娆恣肆,毫不妥协的浓绿宽大而招摇的叶子,粗壮的茎杆,壮硕的果实,全然不似小麦大豆之类的平庸琐碎。      我有时候路过一片玉米地,看到盛夏的太阳底下,排列整齐的玉米们欢快地随风摇摆,好像能听到它们生长时喀嚓喀嚓的拔节声,我的身上就会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我有一张大学时代的照片,背景是一片生长中的玉米,跟我差不多高吧,正值青春期,还没抽穗。照片里年轻的我站在玉米地里,留着白菜帮子头,毫无顾忌地笑,嘴大得不象话。我现在不记得为什么笑了,只记得快毕业时一位男生说什么也得要这张照片,他不要照相馆里的淑女,只要这张玉米地里的丑八怪。      小时候住在村子里,经常在放学后提着篮子去地里挖野菜,喂我家的鸭子和鹅,就会拐到玉米地里去玩,常常会有额外的收获。那时候的玉米不像现在这样密植,种得比较稀疏,穿行在玉米地里就像穿行在小树林里一样。玉米地里爱长一种植物,果实圆圆的,绿色,比鸡蛋黄还小一点,形态好像未成熟的番茄,咬一口,甜的,很好吃。人们叫它铃铛瓜,应该属于茄科吧。      玉米地里还会长些西瓜甜瓜什么的,当然不是种植的,而是人们在地里劳作时,制造的排泄物中携带了种子,发芽长成的。所以不管西瓜甜瓜,都被叫做屎瓜,嘿。这也可以作为种子旅行记的补充。当然因为玉米遮挡了阳光,屎瓜是长不大的。      有的玉米不知道什么原因,不会结实,它通过光和作用所制造的养分无处输送,只好贮存在茎杆里,所以它的杆是很甜的,我们叫它“甜儿”。见到这样的玉米,我们就会很兴奋,用手撅折了,吃,像吃甘蔗一样,这叫“咂甜儿”。      这是我们逛玉米地时的小小收获,更实惠的是烧玉米棒子。野地里,掰了七八分成熟的玉米,剥去外皮,用树枝穿过玉米芯,擎在手上,干草点着了,就放在火里烧,一边烧一边不停地翻转。一起烧的往往还有土里扒出来的地瓜花生芋头,顺手捉的蚂蚱知了,都烧得外焦里嫩,趁着热,连吹带吸溜地吃了,满嘴的浓香,满嘴的黑灰。      这些好吃的随着我后来离开村子来到县城,就再也难吃到了。想起来真馋啊,忍不住流口水。      我现在常常能吃到的是煮玉米,街上卖的,一块钱两棒。是一种粘玉米,又甜又鲜,是专门用来鲜吃的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5: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地瓜     地瓜,旋花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学名甘薯。在胶东济南一带,被叫做地瓜,鲁西南一带有叫红薯芋头的,鲁西北一带则叫山药。我觉得还是叫地瓜来得爽朗上口。         就像地瓜吃多了胃里会反酸一样,说起地瓜,上了年纪的人心情就会比较复杂,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地瓜作为主食,填充并温暖了人们的肚皮。在那个年代,地瓜的作用,往大了说,那是维持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往小了说,至少也让人们经常空着的胃得到暂时的满足。可是,地瓜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贵起来,它永远是那么其貌不扬,灰头土脸。就像成功男人的糟糠之妻,实用而难看,下得厨房,上不得厅堂。         地瓜的品种不少,有黄瓤的、红瓤的、白瓤的,以黄、红瓤的最为甜美好吃。有一种地瓜,形状扁圆,状如南瓜,叫做倭瓜。这种地瓜淀粉含量高,糖份低,吃起来又干又面还不甜,既不好吃也不好看,加上带了个“倭”字,总是让我联想到“倭寇”,所以,我对它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现在,吃得最多的是烤地瓜。每到秋冬,大街小巷到处是卖烤地瓜的。三轮车上拉个烤炉,现烤现卖。好吃当然是好吃,可我总是怀念埋在草木灰里的黑不溜秋的烤地瓜,总觉得街上卖的看起来干净卫生,可是没有了那层黑乎乎的外皮,吃起来也没有满嘴的黑灰,有点不大过瘾啊。         在山东,尤其是荣成乳山一带,农人们会晒很好吃的地瓜干。这种地瓜干不是生切晒成的那种,而是用熟地瓜晒制的,叫做阴干地瓜。其做法是:将地瓜煮熟后剥皮,再用刀切成片,晒干后收藏在瓷瓮里捂着。捂过一段时间之后,瓜干的表面就会泛起一层白霜,跟柿干上的柿霜一样,甜的,据说是葡萄糖的结晶。这个时候,瓜干就好吃了。上好的瓜干软硬适中,白色,咬一口,里面的肉或红或黄,筋道。晒瓜干可是一门技术活儿,心不灵手不巧又没经验的人,是晒不出好的瓜干来的。         我最爱吃的是熬地瓜丝儿粥,用料有地瓜、花生、大米,如果再加点桂圆莲子之类的,就是比较精细的吃法了。将地瓜洗净削皮后,用擦板擦成丝,备用。花生要预先放在锅里煮烂,然后将地瓜丝儿、大米等等放进锅里一起煮,煮到米烂丝软就可以出锅了。地瓜甜,花生香,粥烂人舒坦。         在胶东农村的冬天,人们经常熬这种地瓜丝儿粥。用大铁锅,柴草点着了,大火煮开,小火炖烂,锅盖掀开,腾腾的热气往上蹿。盛在大瓷碗里,端上炕桌。一家人坐在烧得滚热的炕上,吸里呼噜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又闻荠菜香     今天早上,表哥从乡下带来一袋子荠菜,倒在地上,绿中带紫的叶子,白色的根须,粘着细细的沙土,一股清新的香扑鼻而来。细细地择去黄叶、须根,掸去泥土,用清水一遍遍地淘洗,直到叶子绿得发亮,根白得耀眼,捞出来放在盆里,心里盛满了热切的期待——又可以吃上荠菜水饺了。后天就是腊月初八,腊八。打算用荠菜包水饺,就着蒜泥吃。     荠菜,十字花科,两年生草本植物,一种野菜。既无大家闺秀风度,又无小家碧玉妩媚,村姑野妇而已。     每年秋天,在田间地头、路旁沟畔,它悄悄地萌芽,不引人注目地长大。天还暖着的时候,它是绿色的叶子,紧贴着泥土,柔弱地绽开,一小朵。等到霜降了,万物凋零,它的叶子经霜变为紫红色,还带着些许光泽,仿佛农妇被风吹红的脸,匍匐在地上,格外地顽强。这个时候的荠菜,没有了青涩,根须粗大,味道最为鲜美。     村姑农妇们就会挎着篮子,结伴去地里挖荠菜。用小小的铁铲,从荠菜旁边往下一挖,再往上一撅,用手拾起,抖抖泥土,放进篮子里。有经验的她们知道,根一定不要挖断,因为根是最鲜的。寒风吹得脸疼手疼,但她们忙碌着,看着篮中越挖越多的荠菜,心里充满了暖洋洋的喜悦。回家可以包顿荠菜饺子,全家人美餐一顿啦。     包荠菜水饺,是胶东农家人的大餐。荠菜不要去根,择了洗了,用刀细细地剁碎,和上白菜、猪肉,咸盐味精葱姜花生油香油,各种调料加足,然后和面擀皮包饺子,噼噼啪啪下锅,热气腾腾端上桌,全家人人手一碗,你就吃吧,咬一口,一个字,鲜!     即使在鸡鸭鱼肉什么都不缺的今天,荠菜水饺依然是一种美味。虽然时常吃,但我还是时常向往之。吃完这一顿,就想着下一顿啦。而且,荠菜不仅美味,还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荠菜水饺呢,有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营养均衡,何乐而不吃呢?     荠菜,不只可以包水饺,还可以做汤,切碎了,在油锅里炒软,放上点儿海米,打上蛋花,也很美味哦!     还可以,生吃。就象我现在,拿一根刚洗的荠菜,放在嘴里,一边写字,一边细细地咀嚼,味道甘美,清新,颊齿留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6: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香艳饽饽     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胶东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做馒头,胶东人叫它饽饽,因为饽饽是走亲访友时最重要的礼物。胶东的饽饽,其概念远远不是一种吃食那么简单。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名称,用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比方说,婚嫁时,要做“长岁”,中间粗,两头细,形似棒槌,但要比棒槌精致得多。用刀背轻轻压上花纹,再用麦秸秆儿蘸了桃红,在上面点出几朵梅花,很是喜庆祥和。还有一种,叫“神虫”,面盆大小。将面搓成粗条,盘曲成蛇状,头尾各做造型,身上用剪刀剪出小刺。女儿出嫁时,放在盛嫁妆的箱奁底下“压箱底”,取其避邪之意。         谁家生了孩子,亲戚朋友都要去祝贺,“喝面汤”,就是吃长寿面。带来的礼物,除了小米鸡蛋,二尺红布,还有饽饽。当年我生我儿子时,舅妈就给我们做了好几种。一种“圈”,环状,有花纹,是将孩子圈住好养的意思。一种叫“小老虎”,状如老虎,祝福小婴儿像老虎那样健壮有生气。         盖房子上梁,过年上贡,都有不同的讲究。     最常见的是过年时做的饽饽。一种叫“枣鼻子”,做的时候将面团成半球状,用手指分别在面团的不同部位挑起六至八个“鼻子”,状似门锁的扣鼻儿,然后用钢蹦的窄边在上面压上条状的花纹,再将用水泡过的小枣儿横插在里面,就成了。还有一种叫“枣囤子”,做法比较简单,将面团揉好团好,顶部摁上一颗大枣就成。蒸出锅的枣鼻子、枣囤子面白枣红,圆润饱满,煞是好看。大姑娘小媳妇出门走亲戚,每个人都挎个篮子,篮子里面崭新的花毛巾下盖着的,就是自家做的饽饽。         在胶东农村,衡量一个主妇是否心灵手巧的关键一点,就是看她做的饽饽如何。巧媳妇做的饽饽,造型漂亮,桃红柳绿,做什么像什么。不但好看,还好吃。吃在嘴里,筋道有嚼头,又香又甜。胶东人爱面子,谁家做的饽饽,就像是谁家的脸面一样。所以每逢红白喜事,过年过节,总是要请村里会做饽饽的巧媳妇来帮忙的。         每年清明节,草长燕归,家家户户都做“小燕儿”,是一种燕子形状的饽饽。头、嘴、翅膀、尾巴,都是用手捏出来的,眼睛则是两个花椒核儿。有单飞燕,单个的;双飞燕,双的;最可爱的是大燕背小燕,一个大的背上驮一个小的。做小燕儿好比做一件雕塑,对手指的造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巧手做出来的小燕儿,脑袋圆润,脖子细长,翅膀尾巴都有漂亮的花纹,刚刚出锅呢,就振翅欲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不是山东人,但也爱上述朴素的食物,尤其是大葱蘸大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428

帖子

3172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3172
发表于 2014-10-19 0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人咋又和山东干上了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4517

帖子

9498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9498
发表于 2014-10-19 0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看到这篇文章,也没个作者署名,但写得很好看,俺就转来了~论坛山东人不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