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8 1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臭小子终于都睡着了。
接着昨天的话题,专家指出,很多家长犯有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从心理上把小孩们当成小大人,认为只要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像我这样的妈妈,整天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讲道理,我LG说我儿子屈服是因为嫌我太烦像唐僧。其实,小孩子们的大脑发育会一直持续到23岁,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自律的部分是最后发育成熟的部分。所以,想要能有效的管制孩子们的行为,不妨把自己当作驯兽师(Wild Animal Trainer),用重复简单易懂的方法来传递信息。
心理专家将孩子们让你抓狂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你想让他停止的行为(stop behavior),例如:哭闹,嘶吼,打人,等等。。。; 另一类是你想让他开始的行为(start behavior),例如:吃饭,起床,睡觉, 等等。。。对待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为,对付他们方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今天我们先来聊一下怎样对付stop behavior。
为什么数1-2-3会管用呢?因为这个方法简单直接对孩子并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同时相对于打骂的方式,这个方法对于父母和孩子的情绪来说会温和很多。
让我们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想象一下,马上就要吃饭了,8岁的男孩问他妈妈要一包薯片:
1. 孩子:我要一包薯片。
2. 妈妈:现在不行。
3. 孩子:为什么?
4. 妈妈:因为10分钟后就开饭了。
5. 孩子:我从来什么都得不到。
6. 妈妈:你什么都没得到?你难道没有衣服穿?难道我不是在给你做饭?别在我忙的时候来烦我。快去做作业。
7. 孩子:要做你自己去做。
8. 妈妈:臭小子,别这么跟我说话,10分钟后开饭。
9. 孩子:我才不要吃你那愚蠢的晚饭呢。(将杂志扔得满地都是)
10. 妈妈:你给我听着,你这个混小子。。。
其实,以上1-4看上去是很正常的谈话,提问-回答。问题是从5开始,孩子把自己说成像是长期受苦受难似的,不过此时的矛盾仍然只是饭前的一包薯片,而且孩子的愤怒还不强烈。
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不幸的是,妈妈的回复6时完全没有必要的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并且还加入了一些并不相关的信息,正常的谈话发展成了一场争论。
一个好的惩戒需要把焦点放在真正的问题上,并且,不应该受到情绪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数1-2-3的方法,有两个很关键的法则要记住“不废话,不激动”(No-Talking, No-Emotion)。同样地场景:
1. 孩子:我要一包薯片。
2. 妈妈:现在不行。
3. 孩子:为什么?
4. 妈妈:因为10分钟后就开饭了。
5. 孩子:我从来什么都得不到
6. 妈妈:1 (妈妈举起1个手指)
7. 孩子:拜托了,就一包。
8. 妈妈:2 (妈妈举起2个手指)
9. 孩子:哦,真是的。。。(离开房间)
同样的情况,但是,当对话进行到5的时候,由于妈妈已经作了解释,孩子没有理会,所以,进一步的解释不会有任何帮助。她明白孩子说的“我从来什么都得不到”只是当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气的表示愤怒, 所以回复他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只会引发更多的争论。此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于是,她的回复是简短的信号包括嘴巴数“1”,并伸出1个手指。当然,这个数1-2-3的做法,应该已经事先跟孩子交待过。孩子很清楚,他将会有2 次机会来停止还不是非常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果,孩子仍然不停止,当数到3的时候,就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可以是关禁闭(time out),或者其他,比如:接下来2 小时不能玩游戏机, 等等。。。
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冷静,传递的信息简单明了
数1-2-3传递的信息清晰:每一个警告是在告诉你的孩子,他的行为越线了,如果他继续坚持会有相应的惩罚。尽管孩子不喜欢大人这样的反应,但是,当他还没有很不高兴时(没完全丧失理智),他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现实,而适时地放弃。相反,父母过激的反应会增加孩子的愤怒,当孩子过于愤怒时(丧失理智),他将不会在意你会如何惩治他。
所以,当父母冷静的,坚定的回复时,孩子知道继续责天怨地的也没可能让父母改变主意。
当孩子的心理年龄超过2岁时,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孩子就会学会,当父母数“1”意味着:
1. 我做了我不该做的事
2. 我最好搞清楚是什么事
3. 我最好停下,要不然会被惩罚
这个方法,使得焦点保持在不良行为上,并且,让孩子自己来承担改变错误的责任,给她机会来配合。这就是1-2-3 Magic Parenting 的秘诀。
待续。。。
关于怎样对付开始的行为(start behavior)要过两周后才avail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