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7
|
回复:
0
席卷全英的坑人套路,竟和中国网购有关?(组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3-14 1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去年圣诞节,英国各口岸、中转站包裹堆积如山的景象还记得吗?
《每日邮报》引述一份调查显示:自新冠疫情以来,英国人有7500万份包裹丢失或者被偷走。
怀疑他们去了哪里?该报一度猜测:很有可能以“丢失包裹”的名义被放到网上出售,而且成了席卷全英的“盲盒开箱”拍卖风潮的“货源”……
《邮报》表示:目前在eBay、Facebook Marketplace等平台,越来越多商品以“皇家邮政未交付商品”的名义出售。受到目前流行的“开箱”和“盲盒”等风潮“启发”,网上卖家会打包一系列大小商品,包括电子产品、玩具、化妆品等等,以统一价格出售,买家风险自负——打开“盲盒”,商品的价值可能高于售价,但往往低于售价。有人乐此不疲,有人高呼“被骗”。
该报质问:盲盒交易属于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未交付的包裹会堂而皇之在网络平台被售卖呢?缘何我们寄丢的商品,成了他人生财之道?
有人发现,他们订购的鞋子被寄丢了,却在eBay上发现被拍卖!有消费者向“欧洲每周新闻”网站透露,他们在网购的时候特别填了“安全”服务,还是发现自己的包裹被寄丢了。
联系到圣诞节期间,很多人苦等包裹很多个星期后才收到,很多人甚至收不到自己的圣诞礼物,这股网上风潮引发广泛质疑。
这到底是系统性的骗局,还是有人打着皇家邮政谋财呢?英国人的包裹如果寄丢了,邮政公司会有怎样的程序呢?让我们跟随英媒记者的脚步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01
你寄丢的包裹,会被邮政公司拍卖?
为了搞清楚怎么回事,《每日邮报》的记者亲自在eBay上订购了一个标记为“丢失邮件”的纸箱。
这箱商品里面有什么,实际上买卖双方都不知道——至少卖方也是这么说的——“但这正是这种拍卖的卖点”。
原来,在网上,目前有数千种这样的“盲盒”被拍卖,这在封锁期间已经成长为一门利润颇丰的生意——人们对从未打开过的包裹进行盲目竞价,激发人们的“赌徒”天性,居然形成一个不小的市场,在Youtube和Tiktok上还有很多人上传自己“开箱”这类被拍卖的丢失包裹的视频。
然而,联系到去年圣诞期间,大量包裹堆积成山,还有不少包裹被寄丢的,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的网上风潮,让人怀疑这两件事之间是否有关联?我们丢的包裹还能被拍卖?
《每日邮报》的记者发现,有人在网上标记#神秘包裹#,然后在Facebook Marketplace、eBay和Gumtree等交易平台发布。
记者发现,有300份未开封包裹一并在eBay上被拍出1000英镑;另一个竞价者花了800英镑,买下皇家邮政未签收的280份包裹!
在Facebook Marketplace则有人出售“未签收电子产品”,一共1234英镑,帖子写着“未签收亚马逊包裹,全新,这是一场赌博,你可能赢,也可能输”。
回到刚刚开头,《邮报》记者跟风竞价买下一个未签收包裹后,打开发现里面所有的地址都被涂改!
这个箱子里,的确有一款索尼Experia X的手机,如果是真的,可能价值80-100英镑。至于其他的包裹,有一个咖啡漏壶、喜马拉雅盐水晶、廉价口红、塑料珠宝……花了360英镑买下来的东西,可能价值不过200英镑。
这位记者联系了皇家邮政,结果对方大方承认:他们的确把一些未签收包裹拿去拍卖。
不过,先别生气,他们并不是拿到eBay上拍卖,而是拿去拍卖行。皇家邮政工作人员表示:未签收包裹绝对不会拿去网上卖,更不会未拆过就拿出来卖;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拍卖没有太多价值的未签收包裹——那些包裹最终的命运是被烧掉。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皇家邮政的包裹没有人签收,就会留在当地的分发中心;
如果没有人认领,三周之后就会寄还给寄件人;
不过,如果寄件人地址不清楚,它们就会被寄到位于贝尔法斯特的一个庞大的退件中心,在那里,会有专家尝试把包裹寄回去给真正的主人。
这个时候,这些专家一定会打开包裹,如果没看到地址,其中有价值的商品就会被拿去拍卖行拍卖。
每年,通过这种拍卖活动,皇家邮政能收到1000万英镑,这些钱会用来补贴因为多次寄件失败的成本,以及兴建贝尔法斯特大型退件中心的成本。
其他邮递服务商也是如此。Herme就表示:“我们一年成功寄出6.3亿份包裹。我们的政策是:将未签收包裹送到拍卖行,不过我们从中没有得到利润,因为我们已经对顾客作出赔偿,拍卖只是弥补早前的损失。”
因此,拍卖未签收包裹,以及购买这些包裹,都是合法的。
02
然而,为何人们总是丢包裹?
不过,皇家邮政的答复只是标准流程。很多人抱怨的是:为什么偏偏自己应该签收的包裹总是被寄丢?
《每日邮报》调查发现:显然,很多时候,整个流程是有漏洞的。比如,一个在Suffolk的机构就告诉《邮报》,他们早前购买了8000英镑的银餐具,分批寄过来,但收到的时候少了三份包裹,皇家邮政只是告诉他们“消失了”。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银器被拍卖行Guildford拍卖的时候,这家机构的负责人愤怒了!他向《邮报》表示: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找不到主人,因为如果打开包裹,里面就清清楚楚写着制造商和它的地址,如果寄回去,厂家还有办法再寄给他们。
原来,在2019-2020年之间,皇家邮政就收到25万宗顾客对丢失包裹的投诉。根据一份调查,1/3的英国人有包裹在寄送途中丢失的经历。另一个数据显示,每年皇家邮政至少寄丢75000份包裹。
原来,皇家邮政的系统早就超负荷。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还警告过他们,如果不早早改革、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们的服务可能会危在旦夕。
但是年复一年,他们的压力依然很大。去年,它们就处理了比前一年多大约2亿份包裹,这让皇家邮政不得不多聘请1万人,而且要在英格兰中部建立新的中转站,处理每天100万分包裹。
到了去年12月,疫情加上脱欧影响,皇家邮政的系统终于被拖垮了。在超负荷运转下,皇家邮政的机器屡屡犯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长期以往,难免引起顾客的愤怒。有消费者向“欧洲每周新闻”表示,自己寄东西的时候,总是选择“安全有保障”服务,并付出更多钱,但还是发现自己的包裹被拿去拍卖。
一位退休教师John Beattie表示:自己寄出去一套风笛,被拍卖行Wellers拍卖。
原来,早前他把风笛卖给一个比利时的收藏家,然后用皇家邮政的顶级服务,然而这套风笛从来没有抵达比利时。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风笛被拍卖。
当然,Wellers后来每个风笛60英镑卖了出去。又过了一段时间,Beattie获得了500英镑的补偿金,这是来自于皇家邮政的,应该是拍卖所得,不过他还是损失了1000英镑。
“我什么都做了。我当时在箱子上写了地址,皇家邮政也用自己的贴纸标记好了,而且网上还有一个代号追踪,这本来可以让皇家邮政追踪到有包裹的下落。然而经过数个月打电话,我还是丢掉了风笛,损失了钱。”
03
“盲盒”拍卖之谜终于揭开
回到开头盲盒拍卖的问题,《每日邮报》最后表示:是的,皇家邮政的确常常寄丢包裹;的确,弄丢的包裹在穷尽所有程序后,的确会被拿去拍卖——但都跟eBay上的这股盲盒开箱热潮没有关系。
因为从头到尾这就是一场骗局。
《邮报》表示,骗徒很容易将这么一堆便宜无用的东西装进箱子里,然后生成它是“丢失的包裹”,反正eBay没有办法查清楚。
但是,这还是无法解决一个问题:骗徒从哪里找来那么多未拆封包裹卖呢,如果它们不是来自皇家邮政本身。
答案和中国还有一点点联系——
原来,每周有超过1000万份来自中国的包裹,但它们不是直接由皇家邮政直接经手,而是由英国成立的中间商公司经手,这个过程叫“转运配送”。
很多这种转运配送的包裹,地址都没有好好写,因此最终从转运配送商寄往英国国内的时候,很多包裹无法配送。
但是这些便宜的包裹——很有可能是来自中国便宜的网购——要寄回去中国是在不符合成本,很多英国本地的批发商就会从网上买下来。
他们,才是神秘盲盒开箱市场的推手。
尽管并没有骗钱财,但这些商人张冠李戴,把它们称作皇家邮政拍卖商品,让很多产生信任进而购买。既然都是从转运配送来的便宜包裹,显然无论你怎么“赌”,你收到的都可能是低于价格的商品——尽管双方同意这是“盲盒”,但拍卖方隐瞒商品真实信息,而且信息不透明,已经游走在诈骗的边缘。
一位名为John Fitzgerald的直播主买下20个这样的包裹,每个花6英镑。他买到什么呢?一个泰迪熊、一个吸乳器,全都是不值钱的。
经过追踪,他发现这个商品一开始从设立的华素尔的转运商CE China Express寄出来的。
“我花了120英镑,买了一堆垃圾”,他表示。另一个受害者也表示,据他上网调查,很多受害者都是这么被骗了——以为能以小博大,捡到便宜的皇家邮政拍卖货,最终却是价值过于低廉、无法退货回中国的这些包裹。本来,等待他们的命运应该是焚烧,但有人却想出用盲盒的方式钓出这么多“赌徒”。
只是,这样近似诈骗的行为,除了害了很多买家损失金钱(尽管不多),更让很多人杯弓蛇影,老是担心自己寄出或者本应该收到的包裹成了网上盲盒的来源,产生莫名的恐慌,这恐怕连骗徒自己也始料未及。
关键词:
包裹
网购
诈骗
中国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华人网购iPhone手机,却收到被拆过的空盒子!国内一女子也有类似情况,包裹里却是一盒奶(组图)
华人注意了,包裹诈骗防不胜防?你需要识别这些伎俩
“特朗普佛像”在中国网购平台走红,买家:提醒我做人别太特朗普(组图)
新西兰夫妇突然收到中国包裹,惊呆了,马上报警…(组图)
中国驻澳大使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谨防“虚拟绑架”等电信诈骗(图)
澳洲妈妈网购的小木屋里发现一堆黑色小球,网友吵翻了
疫情、网购双重打击,澳最大商场市值蒸发$6亿(图)
中国抵澳包裹暗藏枪支消音器,警方顺藤摸瓜捣毁小型“军火库”,涉案男子被捕(组图)
28岁华裔男子被控60罪,疯狂网购然后退货,但却藏一设备在里(图)
今年Boxing Day,维州人预计将“烧掉”$49亿!1/5人选择网购(组图)
圣诞网购潮中的环境警告:亚马逊塑料泡垫“可绕地球500圈”(组图)
碾压章泽天的她,突然穿着500块网购衣服参加比赛,她老公咋了…(组图)
上一篇:
中美科技战:华为闻凶信,小米获喜讯(图)
下一篇:
一枚币=一笔首付款?比特币又“疯了”,升破6万美元(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墨尔本装修服务 专业贴瓷砖 砌砖
Clayton South 招租 4房3卫, 地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今天才发现实木电视柜必须从佛山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海运食品原材料等货物到澳洲,您
餐桌桌椅海运澳洲,双清关到门一
澳大利亚海运双清关到门的靠谱国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