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3
|
回复:
0
阿拉斯加会谈:“实力地位”与中美的体系之争(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3-24 16: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自
FT中文网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美关系将更加趋于对等的竞争、合作、对抗,这将成为常态。但作为彼此测温和试探的务虚会,安克雷奇会谈是成功的。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的中美高级别外交对话会,剧情跌宕且充满火药味的开场白环节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后续的三场闭门会议似乎成了副产品。中美高层会谈之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中国,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往布鲁塞尔与欧洲外长探讨中国问题。中美安克雷奇的会晤与交锋具有重大象征意义,是美国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场”。布林肯从发表首场外交政策演讲到访问日韩,最后落子安克雷奇,这场外交旋风,遇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反击。在长达66分钟的开场白中,中美围绕实力地位、国际体系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这似乎意味着中美之间新的国际秩序之争的序幕正式揭开。
一
安克雷奇会晤是对中美关系的“测温”。开场仪式上双方的唇枪舌战,也算是拜登时代中美关系的缩影。从超常规以及超时的开场白环节,大体可以看到中美关系的基本轮廓:更加趋于对等的竞争、合作、对抗,这或许将是中美关系的常态。
第一,中美关系亟待相互定位。中美两国的自我认知与彼此认知决定了双边关系的未来前景。布林肯和沙利文的开场白算不上超时,但内容超出了常规,在简短的欢迎词之后,单刀直入提出了关于国际秩序的讨论,称美国维护和捍卫的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难道现存的国际秩序没有规则?并非如此。原因在于,现有的国际秩序不完全由美国掌控。美国所说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排除中国,甚至以中国为共同威胁的秩序。美国将中国视为“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威胁”,基于此,布林肯在开场即抛出了中美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这是在开场白环节双方唇枪舌战的根本原因。
第二,美国将中国视为国际体系的挑战者,进而集结和构建一个针对和围堵中国的新体系。中国到底还是不是体系内的国家,这个问题一直是美国的困惑,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一直左右着美国对华政策。小布什上台之后,曾经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在9?11之后,中美合作反恐,2005年,美国又把中国视为“利益攸关者”,换言之,中国还是国际体系内的国家。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里,美国上下就中国的身份展开讨论和争论,认为中国不会按照美国所设想的方向发展,接受美国的市场经济、民主制度,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秩序不可能吸纳中国。特朗普政府再次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对华全面脱钩,其核心是不与中国共处于一个国际体系中。拜登上台之后出台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正式将中国定义为体系性的竞争者。可以看到,近十年来中美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将中国视为体系性竞争者,但中国依然处于现存国际体系之内,这是美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只要中国依然处于国际体系内,美国就难以整合、动员和施加体系性压力。拜登基本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脱钩”战略,本质在于另起炉灶,重新构建一个体系,以新的国际体系来对付中国。
第三,“实力地位”这一说法在安克雷奇会晤中成为争论的另外一个焦点。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其外交团队强调要从“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那么,什么是“实力地位”?首先是加强美国的力量建设,尤其是应对美国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近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中,美国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产业空心化,社会结构裂变,以及再次激化的种族矛盾。虽然拜登放弃了“美国优先”的说法,但依然是内政优先的套路,只有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美国才能强大起来。其次是重整美国的同盟网络,同盟体系是美国实力的重要来源,拜登上台之后着力修复美国的同盟关系。最后,实力地位的潜台词是不会轻易相信中国的承诺,而是以实力和行动与中国进行竞争。
第四,中美之间的互动形态是竞争,合作,还是对抗?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在致辞中毫不掩饰地欢迎与中国的激烈竞争。安克雷奇会谈是为了管控分歧、扩大合作,还是向中国下“战书”?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在经济、军事、技术和外交上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国家,基于此,布林肯和沙利文列举了一系列美国要与中国进行竞争的领域。近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美力量对比更趋于平衡,“东升西降”与“美国衰落”的判定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疑惧。战略焦虑之下,美国以时不我待的心态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巧合的是,拜登内政优先的实力发展战略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内在机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中美竞争的要害在于国内的发展,而不是对外的扩展。
第五,中美之间的红线和底线的测试。在安克雷奇会晤之前,双方已经通过隔空喊话为对方画出了红线和底线,而美方在开场白里就触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既是向外界展示拜登政府的对华强硬立场,又是在公开场合向盟友展示美国“敲打”中国,展示为盟友出头的姿态。在安克雷奇的会场上,谈判桌两边是中美两方,但美国代表团挟印太外交旋风的余威,代表盟国说话,其实是美国及其同盟在“质问”中国。中国代表团对美方的“套路”给予逐一且坚定的回击,会场可以说硝烟弥漫。因美方将闭门会议的事项“泄题”,整个开场白可以说是安克雷奇会谈的“快进”和“简写”版本。
二
安克雷奇会谈是美国外交团队印太外交行程的收尾,也是印太外交成绩的检测。美国印太战略的成色几何?
第一,印太战略将是拜登外交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中美战略竞争的主要舞台,当下的印太与冷战初期的欧洲有相似之处。美国的印太战略带有强烈的冷战色彩,即集结和构筑以美国为核心的阵营,整合印太海洋国家。美日澳印关系的制度化呈现加速态势,美日澳印形成了“四合院”(QUAD)的轮廓。3月12日举行的首次“四合院”首脑视频会晤,已经将这一合作机制提升到了首脑层面,且达成了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疫苗生产、分工和分配项目,美国出技术,日本出钱,印度生产,澳大利亚协助分配,到2022年向东南亚提供10亿支疫苗。年内,“四合院”首脑将进行面对面会晤。本来是随机性、拼凑出的合作机制,但最近两年快速制度化,原因无他,应对“海啸级别”的地缘政治变动耳。
第二,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美日澳印四方合作的动力增强,印度、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持续下滑,“中国威胁”成为四方合作的推动力。“自由开放的印太”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来的,而奥巴马政府时期就要“回归亚太”。美日在亚太地区对中国的防范是共同的,只是表现形式有差别。奥巴马政府时期主要推进TPP,到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单挑世界”,以至日本很难插上手。中印边界对峙以及中澳关系急剧下滑后,美日拉拢澳印,加速了美日澳印四方的机制化合作。
第三,美国与日韩两国举行外长、防长的“2+2”会晤,既是修复美日、美韩同盟关系,又是要构建对付中国的阵营。美日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引起了极大关注,指名道姓地批评中国,这是罕见的。其中原因在于,日本首相菅义伟并非强势首相,而内阁中有多位对华强硬的大员,菅义伟的掌控能力远不如安倍;2月1日,中国《海警法》实施,在钓鱼岛海域常态巡逻,日本反弹较大,多次发出强硬声音。日本欲迎合美国新政府的“印太转向”,扮演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头号盟友。日本其实是印太战略的始作俑者。在安倍政府时期,日本更善于借力,而现在弱势的菅义伟似乎在“抢跑”。
第四,美韩“2+2”会晤的成果大大低于美国的预期,韩国拒绝加入印太战略,美韩同盟的目标是半岛安全,而不是加入到印太阵营对抗中国。美韩联合声明没有提到中国,在会谈之后的记者会上,韩国避开了中国议题。韩国当前能够做到的是在美国主导之下的美日韩军事合作,并将美日韩合作与日韩之间的纷争区分开来。至于加入针对中国的印太体系,韩国基本采取回避的态度。韩国关心的战时指挥权问题,美国也是死死不放。美韩同盟的分歧并没有随着拜登上台而弥合。因此,布林肯在安克雷奇会场上说的,美国的盟友对中国的行为有深深的不满,有点言过其实。
第五,美国印太战略的实质就是搭建一个美日澳印主导的“四合院”,将印太地区的国家纳入其中,形成与中国竞争、对抗的阵营。当然,印太地区除了有地缘政治的逻辑之外,还有经济合作网络,以及文明的多样性,中国已经深深嵌套在印太地区之中,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区域内国家也不愿面对中美两强博弈而不得不选边站的局面。
三
安克雷奇会晤可以说是拜登时代中美第一次面对面的试探,高手过招当然知道深浅,虽然开场白有些激烈,但是,双方完成了三场闭门会议。如预期一样,双方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但各自举行的记者会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会谈是坦率的、直接的,双方直率地表达了各自的立场和底线,同时接触也是有必要的、建设性的,增进了双方的理解。美方表示接下来会通过外交渠道继续与中国接触。换言之,双方高层次的外交接触还将继续,安克雷奇只是开始。
中国新华社报道了,会谈其实是达成了一些共识的,也确定了合作的领域,如气候变化问题。在台海问题上,美方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博弈将得到有效管控。除此之外,双方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遭到破坏的诸多领域也可能修复。可以说,作为彼此测温和试探的务虚会,安克雷奇会谈是成功的。开场白的激烈场面是中美关系中涌动的情感,三场闭门会议则更多地是理性的博弈和妥协。
安克雷奇会谈期间,布林肯和沙利文会见了阿拉斯加的共和党参议员,下个月美国国会将推进一项针对中国的法案。拜登时代,“实力地位”将是高频词,而中国面对的美国,也将是带有拜登色彩的各种“套路”,相比于特朗普眼花缭乱的“乱拳”,拜登对华政策将会是一场持久而颇具章法的阵地战。
本文转载自
FT中文网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专题:中美高层阿拉斯加会晤
进入专题 >>
中美会谈激烈交锋惹来两国网民口水战,一张图引爆中国社媒热议 (组图)
208条评论
综合报道
中美对话开场白“刀光剑影”!美官员控中方哗众取宠,杨洁篪指责美方不尊重外交礼节(视频/图)
195条评论
综合报道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杨洁篪金句爆红,商家印制周边产品热卖,手机壳T恤雨伞应有尽有(组图)
134条评论
香港01
关键词:
中美高层阿拉斯加会晤
中美关系
大国博弈
印太战略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联合国谈中美高层阿拉斯加会晤,特别关注两大关键领域(组图)
特朗普印太战略文件解密 被视为欲遏制中国(图)
提前30年解密 美国印太战略文件到底说什么?(组图)
全球聚焦美“印太战略”专家:拜登可望延续多数策略(组图)
FT:《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背后的大国博弈(图)
多维:疫情中的大国博弈 中国如何“转亏为盈”(组图)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韩,吁韩国勿加入牵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图)
FT:傅高义逝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图)
FT:拜登时代的中美关系展望(图)
中美关系:王毅讲话背后的两国温度差(图)
王毅呼吁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白宫最新回应(组图)
中欧投资协定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北京点明关键(组图)
上一篇:
朴槿惠住宅要拍卖,难道87岁时将无家可归?(组图)
下一篇:
侮辱尸体,人血馒头,韩国导演侵害中国女性,大量不堪镜头太可耻(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墨尔本装修服务 专业贴瓷砖 砌砖
Clayton South 招租 4房3卫, 地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今天才发现实木电视柜必须从佛山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海运食品原材料等货物到澳洲,您
餐桌桌椅海运澳洲,双清关到门一
澳大利亚海运双清关到门的靠谱国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