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记者卧底拍摄揭露英国检测实验室污染风险(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0854
发表于 2021-3-31 16: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在一家英国大型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秘密拍摄的录像中,发现了存在潜在污染、丢弃测试样本及达标压力情况的证据。
一位BBC记者以技术人员身份在该实验室中工作,她拍摄到其他工作人员偷工减料,并以可能导致污染的方式处理样本。

这意味着,一些经过英国全国医疗保健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检测及追踪系统(Test and Trace)进行检测的人可能未收到结果或收到了错误结果。
该实验室称自己遵循了所有必要的规则与规定。
视频拍摄到的实验室内的证据显示:
  • 确保样本可被识别的检查很仓促,这意味着有时检测样本会被不必要的丢弃;
  • 一些检测样本在一个有其他样本放置的区域内“滴答着”,有污染风险;
  • 在处理样本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用过的棉签留在试管内,带来了进一步污染风险;
  • 一名质量控制科学家告诉记者,检测结果的质量在一天中逐渐下降。
    这些发现使得专家们对这间实验室的运作方式提出质疑。
    一名专家称,卧底录像中有一幕是一名技术人员用一张纸巾将样本擦掉,他以“疯狂”形容这一举动。
    “这几乎毋庸置疑,”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生物探索研究所(Biodiscovery Institute)所长克里斯·丹宁(Denning)表示。他称这“将导致污染”。
    另一名专家曾主管一家负责数以百万计核酸检测的公司,他说,“你不能这样运营一个部门”。
    “要想让事情运作更快是有办法的,”菲尔·罗宾逊(Phil Robinson)称,“但不是通过降低质量。”
    被漏掉的样本
    英国政府花费超过10亿英镑打造一个由不同实验室组成的网络,它们作为英国全国医疗保健系统检测及追踪系统的一部分,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
    位于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的这家实验室由非盈利公司英国生物中心(UK Biocentre)运营,是英国政府投入使用的七家所谓“灯塔实验室”(Lighthouse laboratories)之一。
    BBC曾于2020年10月首次报道针对这家实验室工作操作质量低下的指控。

    记者韦克菲尔德以技术员身份在检测实验室里进行了卧底调查。
    当时英国生物中心称,“已经在处理评论的情况”。但几个月之后,消息人士向BBC《广角镜》栏目组表示,不良操作仍在继续。
    记者韦克菲尔德(Jacqui Wakefield)在1月及2月卧底工作了18个班次,以对此进行调查。
    她加入了一个由四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准备并处理核酸检测样本。
    米尔顿凯恩斯这家实验室负责处理测试和追踪系统来自公众的样本。
    该实验室每天可以处理7万个新冠病毒检测样本,但韦克菲尔德在那里工作期间,他们通常的处理量为每天18000到4万不等。
    尽管英国当时正处于第二波新冠疫情之中,与记者一起工作的这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在他们的班次上有相当长的时间是闲坐着的。
    但无论在24小时内收到的样本数量多少,技术人员们在收到样本后需要根据一定的量化目标进行工作。
    在分拣阶段,他们将装有检测样本的试管从袋子中取出,进行检查以确保它们可以被追踪,这一步工作有时仓促进行。
    这是处理检测过程的开始。
    抵达实验室时,每个样本在袋子和试管内部都应有一个条形码,这意味着如果试管本身缺少条形码,还可以使用袋子上的条形码。
    但《广角镜》节目的视频显示,一个没有条形码的试管被直接丢掉,因为这个样本的袋子在这之前已经被丢弃。
    这意味着这个样本的主人将不得不再进行一次检测。
    记者在每个班次上都会与她的同事进行交谈,他们告诉她,这类事情经常发生。
    该实验室向《广角镜》节目表示,至关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尽快得到检测结果,并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实验室的标准工作能力进行工作。
    处理液体的机器人
    韦克菲尔德还拍摄到了实验室内的一系列操作,专家称这些操作可能导致污染,并对已经发出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
    在分拣完毕后,这些样本会被送往处理液体的机器人处,这是大规模检测处理环节的中心一环。
    机器人的移液器一次自动沾入八支试管中,从每支中吸取一小部分液体,然后把这些液体放在一个检测盘上。随后它们会在这里得到分析,看其中是否含有导致新冠病毒。
    为节约时间,在处理样本时,检测使用的棉签会留在试管中,而不是用手先把它们移除。有时,这些棉签会被机器人的移液器吸住,抬起到试管之外,有时它们会掉到其他样本上,带来污染样本的风险。

    技术人员把棉签重新压回到试管里,这个操作可能导致污染。
    该实验室表示,如果怀疑有样本被污染,工作必须被中断,对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后重新开始运作机器。
    然而,虽然有的技术人员的确中断了机器运转,但韦克菲尔德拍摄到的其他人则是用一只戴有手套的手把棉签装回到试管内。专家称这同样可能会带来污染。
    丹宁教授在看到这些证据时表示:“如果一剂溶液已经完全被感染……其中有数百万个颗粒,然后你开始把这个东西移来移去,自然会有很多小滴洒落到各个不同方向。”
    由于粘液的存在,一些样本会比其他样本厚得多。而由于这些样本在这家实验室处理的方式,有时它们也会带来污染风险。
    韦克菲尔德经常看见这些厚厚的样本会黏在机器人的移液器头上,并在被转移到检测盘的过程中滴落在其他样本上。
    她拍摄到,有技术人员继续操作检测盘,其中一人还试图用纸巾擦拭一个测试盘来试图挽回局面。

    技术人员用纸巾擦拭可能已经被污染的检测盘。
    “你在这里看到的事情太疯狂了,”丹宁教授说。“几乎毋庸置疑,这会导致污染。”
    该实验室表示,可能存在“个别人员”在过去导致的孤立错误,但需要考虑到的背景是,一家机构在几个月时间内从零发展到了拥有可以检测1100万人的能力。
    “业界最佳操作”
    在检测完成后,结果检查是由实验室的生物医学科学家进行的,他们负责质量控制。
    记者与其中三位科学家进行过长时间交谈,其中一人告诉她,实验室的管理层希望提高操作质量,另外两人表示,他们在检测盘上看到过数百个他们认为被污染的样本。

    基因检测专家菲尔·罗宾逊:“你不能这样运作一个部门……谁是负责人?”
    一名沮丧的科学家向她表示,检测结果的质量通常在一个班次开始时更好,伴随时间流逝质量会逐渐下降,而在班次结束前一个小时,“检测盘有一半是垃圾”。
    英国生物中心称,其“阳性检测率”与英国平均水平十分接近,保证称其结果可靠且值得信赖。
    该公司称,《广角镜》栏目的发现是对其工作“不完整且有选择性”的呈现,由于第二波疫情,该公司一直“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压力时期下运作”。
    英国生物中心表示,该公司对应对疫情做出了显著贡献,“按照业界最佳操作”运作,还已经得到监管机构推荐认证。
    英国政府称,他们要求的是最高标准,对这些关切“极其严肃”,并“将对所有提出的指控进行全面调查”。

    关键词:
    新冠病毒新冠疫情英国疫情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新冠疫情:普通感冒病毒为何可以抑制和赶走新冠病毒(组图)
    为什么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泄漏事故(组图)
    BBC:WHO团队抵达中国调查新冠病毒源头(视频/图)
    变异新冠病毒不断扩散 欧美遭遇疫苗荒(图)
    中美发现用于治疗麻风病药或能抑制新冠病毒(图)
    美国新冠病毒诡异,“专杀”共和党籍(组图)
    全球多地新冠病毒变异,开始全面扩散各国(图)
    美官员: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源头调查需要进一步研究
    WHO会议召开发生争执 美国要求中国交出新冠病毒资讯
    全世界新冠病毒总量可以装进一个可乐罐(组图)
    外媒:皇马主帅齐达内感染新冠病毒(图)
    英科学家: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突变(图)




  • 上一篇:东南亚四国外长31日起组团访华 中国释放信号不简单(组图)
    下一篇:亚裔非裔同为种族歧视受害者 “敌人的敌人”真的是朋友?(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