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0
|
回复:
0
科特迪瓦:曾经的“西非明珠”,为啥却被移民搞垮了?(组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4-12 16: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非洲有不少国家因为国贫民弱,在外人看来毫无存在感。在西非,有一个中文名听起来十分拗口的国家——科特迪瓦。
该国的足球在非洲十分强悍,除了关注足球的球迷之外,可能就很少人知道这个国家了。
▲科特迪瓦位于几内亚湾沿岸
但就是这个名字拗口的国家,曾经有着更顺口的国名——象牙海岸。因“象牙海岸”带有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所以才在1980年统一改为现在的音译名,中文名则改成“科特迪瓦”。
▲象牙海岸,这个国名或许更顺口
科特迪瓦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享誉非洲,首都阿比让获得了“西非小巴黎”的美誉,该国更是因其经济奇迹而被誉为“西非明珠”,吸引了许多外国劳工。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特迪瓦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因外国的穆斯林移民和本地基督徒居民的冲突,使得国家陷入内战。为什么外国移民会使得曾盛兴一时的科特迪瓦迅速滑坡?
▲第一大城市阿比让
一、象牙海岸的诞生
科特迪瓦问题的由来,可以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非洲扩张的历史谈起。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诞生以后,穆斯林通过南征北战,在短短几个世纪内便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了中东以外的地区。
在北非,当时存在着一批善于经商的穆斯林部族,公元12世纪前后,伊斯兰教穿过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到达了几内亚湾沿岸内陆地区。穆斯林通过经济优势传播了伊斯兰教。至今在几内亚湾沿岸的内陆,各族群的宗教信仰仍以伊斯兰教为主。
▲伊斯兰教的传播
15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寻找黄金的探险船队抵达了几内亚湾和现在的科特迪瓦,并因当地大象成群、盛产象牙后,便将其命名为“象牙海岸”。
1687年,法国人在科特迪瓦建立一个据点,这也是欧洲人在西非沿岸最早设立的定居点,基督教信仰也由此在几内亚湾沿海地带扩散开来。
▲法国殖民者通过和当地部落酋长签约的方式获得了土地保护权
欧洲人确立殖民统治后,由于沿海与欧洲的经贸交流较多,沿海地区兴建了一批教堂,基督教得以在沿海占据主流地位。但由于殖民势力对内陆地区的控制薄弱,所以内陆地区的宗教信仰还是以伊斯兰教为主。
南北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给后来科特迪瓦的内乱埋下了种子。
▲几内亚湾沿岸的国家“南基督教、北伊斯兰教”
进入19世纪后,法国加大了在西非地区的扩张力度。到1846年,整个科特迪瓦沿海均已沦为法国保护地,并逐步向内陆推进。
1893年,法国正式把科特迪瓦划为自治殖民地,并在两年后将其划为“法属西非”的一部分。
▲科特迪瓦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在殖民时代,几内亚湾沿岸主要盛行奴隶贸易,但科特迪瓦的情况却不太一样。因为科特迪瓦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这里成为了法国的原材料供应地。
1890年时,科特迪瓦原木出口仅为2000吨,但到1927年便达到了13万吨。同时,法国人还在当地发展种植园经济,推广种植咖啡和可可作物。到科特迪瓦独立时,这两项经济作物的出口量,一直在上涨。
▲1913年的法属西非
值得注意的是,科特迪瓦并不是全境都适合种植咖啡和可可,这些产业主要局限在南方,南方沿海主要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南方人的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使得北方劳动力大量南迁。
法国为了尽可能地开发种植园经济,不断从其他西非殖民地,如布基纳法索、马里、几内亚引进劳动力,这些殖民地身居内陆,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这种移民政策进一步改变了科特迪瓦的人口和宗教构成。
▲科特迪瓦出口结构
二、作为模范的西非明珠
二战结束后,在民族解放风潮的席卷下,科特迪瓦诞生了旨在谋求民族解放的政党——科特迪瓦民主党,信仰基督教的博瓦尼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
博瓦尼在早期积极投入到反殖民活动中去,当他看到法国的血腥镇压后,便转向了同法国合作,但他仍然致力于科特迪瓦的发展。1960年,科特迪瓦正式宣布独立,受到法国和科特迪瓦人民支持的博瓦尼,顺理成章地当选该国第一任总统。
▲首都亚穆苏克罗的和平圣母大教堂
博瓦尼接掌国家后,确立了继续按照殖民时代的思路,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方针。为了尽可能开垦更多农业用地,博瓦尼大力引进周边邻国的劳动力。
科特迪瓦北方数个邻国,由于土地贫瘠,难以发展,许多人都选择到外谋生,其中科特迪瓦便是他们一个重要移居地。外国移民占科特迪瓦总人口的比例,从1965年的17%,上升到了1975年的22%。
▲科特迪瓦的北方内陆邻国,都是穆斯林占主体的国家
与此同时,科特迪瓦的年人均生产总值,也从刚独立时的150美元,增长至了1980年的1200美元,科特迪瓦被誉为“西非明珠”。尽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些邻国的劳动人口多是穆斯林,给科特迪瓦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根据1998年统计数据,全国外来移民中有38.4%是穆斯林,30.4%是基督徒。
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科特迪瓦也于1980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这些外国移民的选举权,甚至还允许他们在政府中任职,也包括穆斯林。
▲为了获得更多可可产量,就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和吸引更多劳动力从事这一行业
在本地人看来,外国移民来到科特迪瓦后是抢走了本地人的土地和饭碗,对这种雀占鸠巢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和外来移民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对立情绪。
在博瓦尼时代,由于科特迪瓦对农业发展的刚需,所以尽管各族群之间有着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但总体而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阿比让的都市天际线
随着穆斯林移民的大量涌入,科特迪瓦的宗教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穆斯林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不断稀释着基督徒所占的人口比例。
根据数据统计,2000年左右时,34%的人口信仰基督教、27%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然而到了2020年,伊斯兰教却以43%的比例稳居第一。
三、南北之间的族群冲突
80年代后,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再加上科特迪瓦遭遇的干旱气候,以农业为支柱的科特迪瓦经济遭到了重创,人民生活水平较之以往,也下降不少。
当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种植园经济也遇到了瓶颈,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濒临枯竭,不断涌入该国的移民也因土地和就业问题和本国居民频繁发生冲突。
农村收入骤减之下,本国居民希望与外国移民重新谈判土地问题,而城市贫民也选择回到农村和外国移民争夺土地,并把矛头直接指向穆斯林以及外来移民。
▲博瓦尼
博瓦尼掌权时,虽然经济上有所成就,但政治并不开放,滋生了很多腐败问题。随着经济形势的下滑,在80-90年代苏东剧变的影响下,博瓦尼政府也不得不于1990年宣布推动政治民主化,实行多党制。
博瓦尼在1993年的去世后,国民议会议长贝迪埃继任总统,科特迪瓦政局出现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基督徒贝迪埃为代表的本国人,和穆斯林瓦塔拉为代表的外国人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为谋求最高权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2017年的科特迪瓦宗教信仰比例图
眼见着外国的穆斯林移民越来越多,竞争对手在北方获得了更广泛的民意支持。为了击败竞争对手,贝迪埃及其所属的科特迪瓦民主党开始推动“排外政策”,不但在政治上限制外来移民的权利,还在土地资源上限制外来移民的所有权。
贝迪埃政府推行“科特迪瓦性”政策,强调着生活在科特迪瓦土地上所有居民的共同特性,意图重新建构国族认同。
贝迪埃政府以瓦塔拉的父母有一方不是科特迪瓦人为由,取消了瓦塔拉的被选举权。对南方人而言,他们已经受够了外来移民“雀占鸠巢”行为,所以不出意外地十分欢迎贝迪埃政府的“排外政策”。
这对瓦塔拉为代表的北方人来说,是完全难以接受的,很多在科特迪瓦有产业的外来移民,都成为了“被排斥”的对象。这些北方人团结在受到排挤的瓦塔拉周围,在北方逐渐形成了一支不服政府管辖的叛军势力。
▲瓦塔拉(中间)
瓦塔拉的穆斯林身份,为他争取了不少穆斯林兄弟的支持。随着“科特迪瓦性”政策的推广和经济环境的恶化,该国国内的矛盾也不再局限于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而是逐步朝着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转化,演变成了宗教矛盾。
1999年,两大宗教势力之间的冲突越来越烈,最终引起了军人对现状的不满,而军人也选择发动了军事政变,并成立了军人掌权的过渡政府。
但军政府却也维持多久,竞争仍然围绕在巴博(信仰基督教)和瓦塔拉之间展开。不过最高法院裁决,瓦塔拉并没有获取参选的资格,最终胜利者仍是巴博(总统任期2000年-2010年)。
▲内战期间的士兵
无论是军方过渡政府,还是之后的科特迪瓦政府,都维系了排外政策,也都对瓦塔拉的被选举权提出了质疑。但瓦塔拉在穆斯林中还是有着极高的政治声望。科特迪瓦南北之间爆发了军事冲突,形成了政府占据南方、叛军占据北方的格局。
在2010年的大选中,科特迪瓦甚至出现了巴博、瓦塔拉两大候选人都宣称自己胜选的情况。瓦塔拉带领着军队攻入了巴博所据守的阿比让,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总统。
▲第二次科特迪瓦内战局势。深黄色为瓦塔拉一方,淡黄色为巴博一方
当初科特迪瓦为了经济利益强行推动的移民政策,使得南北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社会差异,乱象也得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此。
但科特迪瓦的衰落,更多是政客利用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的内斗所挑起的,政客们借助于这样的南北差异,为自己的前途推波助澜。
▲科特迪瓦民众高举支持瓦塔拉的标语
瓦塔拉于2010年上台后,客观上促进了科特迪瓦经济的恢复。现在的科特迪瓦以伊斯兰教占主体,穆斯林执掌国家大权。不过,由于瓦塔拉政府执政能力突出,所以当年大选他获得了高达90%以上的选票,而这足以证明以基督徒为代表的本土居民,也对这位穆斯林总统赋予众望。
目前科特迪瓦的社会经济已基本恢复稳定,居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当权者和异见者也正在寻求暴力以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科特迪瓦
移民
非洲
穆斯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拜登上任首日,火速签署15道行政令!停止建墙、结束穆斯林移民禁令…(组图)
取消穆斯林移民禁令、加入巴黎气候协议…拜登上任当天将签署12项行政令(组图)
世贸组织将首次由一名非洲女性领导(组图)
非洲埃博拉疫情 本次爆发有多严重?(组图)
万万没想到,非洲将军绝大多数毕业于石家庄(组图)
非洲有多少将军是石家庄毕业的?比西点军校牛X(组图)
多维:三大力量博弈 中国如何一步步深入非洲(组图)
4名非洲留学生在华超市偷洋酒只罚6500元?法院回应(组图)
非洲新冠确诊病例总数超过300万,南非疫情最为严重(组图)
世贸组织任命伊维拉为总干事,非洲女性首当掌门人(图)
疯狂超载的非洲国民神车,看一眼就忘不了!(图)
华女自述:嫁给黑人老公后,我跟随他在非洲安家(组图)
上一篇:
中印第11轮军长级会谈声明现两变化 释放不寻常信号(组图)
下一篇:
美国严防中国数字人民币潜在威胁 担忧成颠覆美元开端(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墨尔本装修服务 专业贴瓷砖 砌砖
Clayton South 招租 4房3卫, 地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今天才发现实木电视柜必须从佛山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海运食品原材料等货物到澳洲,您
餐桌桌椅海运澳洲,双清关到门一
澳大利亚海运双清关到门的靠谱国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