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5
|
回复:
0
人猴“杂交”胚胎首次存活20天!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4-17 16: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人类第一次制造出了存活20天的“人-猴胚胎”!4月15日,这项中美科学家合作得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Cell上发表。
有人把它看作科学研究的显著进步,称赞它具有提高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水平的潜力;有人认为这有巨大的伦理风险,无异于把人类推到了“制造怪物”的悬崖边缘。它究竟是福是祸?
同类研究的“里程碑”
该联合研究的团队来自中国的昆明理工大学和美国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人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潜能,这次的研究就是把人的多能干细胞注入食蟹猴(又称“长尾猕猴”)的胚胎中,培养出“人-猴嵌合体胚胎”。
食蟹猴
研究者选取了132枚体外受精、发育到第6天的食蟹猴胚胎,在每一枚中注射了25枚来自人的多能干细胞。
注射一天后,全部132枚猴胚胎中都出现了人来源的细胞。嵌合体胚胎发育到第10天,有111枚能正常生长。之后,这些胚胎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在第15天出现了锐减。
第19天,存活的嵌合体胚胎只剩下3枚。第20天,所有胚胎死亡,实验结束。
这次实验中,不仅嵌合体胚胎的存活率比之前的类似研究有了提升,人细胞在“人-猴胚胎”中所占的比例也达到了2%-7%。
“创造亚当”?图中的彩色球体是“人-猴嵌合体胚胎”的图像
这项研究很快引发了争议。研究论文于Cell发表的同一天,同为国际科学顶级期刊的Science和Nature各自刊登相关文章:前者的报道文章中, 耶鲁大学的干细胞生物学家Alejandro De Los Angeles 说:“该论文是干细胞和种间嵌合体领域的里程碑。”
而后者的报道文章指出:有人质疑使用灵长类动物进行此类实验的必要性——与鼠、兔等啮齿类动物相比,灵长类动物受到更严格的研究道德规范的保护,他们担心这样的工作可能会引起公众的反对。
初衷为造福人类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研究?
培养人和动物“杂交”的嵌合体胚胎,很容易被联想到是怀有制造怪物、“生物兵器”的邪恶想法;实际上,科学家做这件事,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器官移植遇到的现实问题。
以中国为例,每年国内因终末期器官衰竭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就有约30万例,但实际上只有1-2万例最终完成了器官移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器官供体十分有限。因此,科学家试图寻找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难题。
可选的方法包括3D打印、在体外培养类器官、从动物身上移植器官,或是让嵌合体动物“长出”人的器官。例如,猪长出人的心脏,那么用于移植时,排异反应可能比直接使用猪心脏小得多。
此次存活20天的“人-猴胚胎”的研究团队里,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正是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上述的“嵌合体胚胎”。
在动物和动物之间,类似的实验已经成功。2010 年,东京大学的中内启光团队制造了“大鼠-小鼠嵌合体”,让小鼠长出了大鼠的胰腺,而且这些胰腺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
从左到右:小鼠、与大鼠嵌合后的小鼠、与小鼠嵌合后的大鼠、大鼠
接下来就是“人-动物嵌合体”。2017 年,Belmonte率先开展了“人-猪胚胎”研究,向1400个猪胚胎中注入人类的多功能干细胞。实验中,他们成功在猪胚胎中检测到人类细胞的存在,不过比例只有不到十万分之一,嵌合体胚胎中大部分还是猪的细胞。
这样的比例是不可能顺利形成人的器官的。Belmonte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人类与猪的差异性太大,随后他决定在与人更接近的物种上开展研究。
2019年,他的团队率先培养出“人-猴嵌合体胚胎”。不过,由于伦理上的考虑,在胚胎发育的第14天,也就是即将生成中枢系统时,他们终止了实验。最近与中国团队联合开展的研究,可以看作是他2019年研究的“升级版”。
Belmonte表示:“深入研究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嵌合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动物胚胎嵌合体的生长阻碍,同时也有助于帮助我们寻找破除阻碍的方法。”
规范约束待完善
对于本次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风险,昆明理工大学团队的谭韬表示:研究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中国现行规定并未禁止嵌合体胚胎的实验,但研究需要得到伦理审批。
这是一项跨国合作研究,在研究的前期、中期和结束后,中国和美国方面都对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进行了数轮咨询和审查。在论文中,研究者们还附上了接受伦理审查的详细过程。
可以看到,本次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且只培养了20天就终止,没有进一步移植进入体内并出生,这没有跨越目前的伦理红线。但这无法避免它带来的巨大争议。
“人-猴嵌合体胚胎”的研究模式
因为人们一定会继续联想。假如“人-动物嵌合体胚胎”继续生长,最后出生成为独立的生命体,ta们该如何被定义?是“人”还是“动物”?是否会拥有智慧?是否能拥有智慧生物的权利?
如果这样的生命体被认为具有哪怕只有一部分“人”的属性,那在伦理上人们还如何接受“制造”ta们只是为了“获取器官”?
尤其是,当嵌合体胚胎中的动物是灵长类动物,问题就更为复杂:由于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灵长类动物具有更高级的智慧,它们是否要拥有更多的权利?
各国现有的约束尺度各不相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规定:有关“人-灵长类动物嵌合体胚胎”的实验不能得到他们的资金支持;2015 年,该机构宣布暂停资助此类研究。
日本曾经规定含有人细胞的动物胚胎不能培养超过14天。但在2019年,日本新的规定表示:在科学合理且必要的条件下,嵌合体胚胎不仅可以在14天后继续培育,而且允许被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但不能与人的生殖细胞进行任何结合。
再看看“人-动物嵌合体胚胎”的创建过程:首先,利用“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技术,删除猪胚胎内形成器官的关键基因,创造遗传“空位”;然后,把人类的多能干细胞注入猪胚胎内。
“CRISPR”“基因剪刀”这些名词,让人们不难联想到2018年引起舆论哗然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事件中南方科技大学原副教授贺建奎正是使用了该项技术,宣称让婴儿“先天免疫艾滋病”,并让“基因编辑婴儿”出生。《新民周刊》曾对此事件做过封面报道。
《新民周刊》对“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
2019年12月30日,“基因编辑婴儿”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审理认为,贺建奎等3名被告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追名逐利,故意违反国家有关科研和医疗管理规定,逾越科研和医学伦理道德底线,贸然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辅助生殖医疗,扰乱医疗管理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贺建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其余两名被告人也分获有期徒刑和罚金。
此事件促进了我国相关立法的进程。于今年3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增添了相关内容:“将基因编辑、克隆的人类胚胎植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内,或者将基因编辑、克隆的动物胚胎植入人体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新情况有新对策。Nature杂志的报道表示: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年会可能将于下个月公布修订后的干细胞研究指南,对“人-灵长类动物嵌合体”做出规范。
如今,能存活20天的“人-猴胚胎”已经来了,希望全球公认一致的伦理以及法律的清晰界限,不会来得太晚。
关键词:
人猴胚胎
干细胞
基因编辑
克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科学家用克隆技术成功"复活"死去30多年的濒危雪貂,小可爱终于有救了(组图)
上一篇:
借核污水风波反讽北京,麻生太郎获日本民众力挺(图)
下一篇:
89岁印度"神枪老奶奶":65岁出道,拿100多枚奖牌(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墨尔本装修服务 专业贴瓷砖 砌砖
Clayton South 招租 4房3卫, 地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今天才发现实木电视柜必须从佛山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海运食品原材料等货物到澳洲,您
餐桌桌椅海运澳洲,双清关到门一
澳大利亚海运双清关到门的靠谱国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