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22
|
回复:
0
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出现“突破性病例”,5800人打疫苗遭突破感染!刚打完疫苗 华人夫妇双双染疫去世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5-14 16: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前言
虽然新冠疫苗已经开始广泛接种,但是抗疫形势却依然严峻。
“突破性感染”来袭,辉瑞,Moderna,强生各款疫苗都中招。
美国疾控中心近日宣布,5800名接种了新冠疫苗的美国人,最终仍不幸感染。
其中不少人仍病情恶化至重症,396人住院,74人死亡。
美国著名传染病专家Rajendra Kapila由于老丈人健康状况不好,于是去了趟印度,
在去之前他打了两剂辉瑞疫苗,然而依旧感染新冠病毒后去世。
一对华人老夫妇在接种完疫苗后,依旧不幸被感染。
住院治疗期间,老人哭诉“非常痛苦,生不如死”与病毒搏斗了半个月后,两人最终都撒手人寰。
01
著名传染病专家感染病毒去世,引发全球关注
近日,美国印裔传染病专家Rajendra Kapila在印度感染新冠病毒后去世的消息引发全球大量关注。
因为他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医学知识丰富的传染病专家,而且他生前曾接种两剂美国辉瑞疫苗。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Kapila博士在3月末和他的妻子从美国回到印度北方邦的加济阿巴德,以便照顾年老的岳父。
他本应在4月的第二周飞回美国,却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住进了当地的医院,随后很快在医院里去世。
Kapila的夫人证实,Kapila在出发之前已经完成了两针辉瑞公司的新冠疫苗注射。
Kapila的夫人表示:“过去一年,我们一直在新泽西州的一个新冠病毒实验室工作,我们在家中能够确保一个安全不受感染的环境,但讽刺的是,我们刚来印度两周,我丈夫就在这里离世了。
据报道,Kapila生前从事了大量热带医学、旅行疾病和艾滋病研究。
新冠疫情开始后,Kapila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在去年6月做过有关利用抗体治疗新冠肺炎的演讲。
这种因为接种新冠疫苗后再感染,一般被称为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s)。
02
美国“突破性感染”来袭:5800 人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确诊
所谓“突破性感染”,指的是病原体突破了疫苗的防线,导致完成接种的人感染了疫苗本该预防的疾病。
就在4月15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全美目前有约7700万人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其中发现有5800人接种疫苗后感染新冠病毒,出现“突破性病例”。
“突破性病例”中有396人需要住院治疗,以及74人死于新冠肺炎。
疾控中心报告指出,对“突破性病例”的跟踪统计有延迟,因此实际数据应高于已发现病例数。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突变毒株正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
阿拉斯加州一名50岁的女子去年底感染新冠肺炎后康复,并于上月初接种强生疫苗,但仍再度感染新冠肺炎。
这名女子名叫Kim Akers,去年12月首次感染新冠肺炎,当时曾出现严重头痛及感冒等症状,但不久便康复。
3月5日,Akers接种了强生公司的新冠疫苗。
医学专家告诉她,虽然她已经感染过病毒,但疫苗还是可以提供比感染产生的天然抗体更多的保护。
在注射疫苗两周后,她认为疫苗应该已经生效,可以提供保护作用。
于是才和家人朋友一起到路易斯湖度假。
谁知旅行途中开始出现疲劳、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
Akers表示,她当时还是觉得自己不可能感染了病毒。“我跟家人说,我想回家。”
等她回到家后,仍然头痛欲裂,情况跟第一次感染时非常相似。
“我回到家时还是不相信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想到我的症状,然后我失去了味觉和嗅觉 ,以防万一,我还是去做了新冠检查,结果是阳性。”
Akers在脸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注意,“即便你曾经感染过,或者已经接种了疫苗,这并不代表你不会被感染。”
事实上,仅仅在阿拉斯加州,就有至少177名像Akers这样的注射新冠疫苗后仍惨遭感染的“突破性”病例患者。
华盛顿州通报在2月起已有100例突破病例,当中8人要住院,两名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死亡。
密西根州则有246例突破病例。
03
刚打完疫苗 华人夫妇双双染疫去世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纽约一个华人家庭里。
90岁的于长年和83岁的张俊花生活在纽约皇后区,
他们的女儿于女士十多年前从中国前往美国打拼,并于5年前将父母接到美国养老。
在疫情高峰期,老两口一直住在华人区法拉盛,外出时也都做好了防护措施,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迎来了疫苗的接种。
于女士表示,她为父母找的家庭医生是同样位于法拉盛的一名华人医生。
今年3月,老两口接到家庭医生打来的电话说两人已经可以接种疫苗了。
于是两名老人就在今年3月5日接种了第一针Moderna疫苗。
本来以为接种了疫苗就算万事大吉了,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她的母亲也于同一天开始呕吐。
情急之下,于女士赶紧打电话给家庭医生,然而家庭医生担心老两口感染了新冠,并没有面对面问诊,而是电话询问了两人的病情,并且开了药。
等到3月18日,老两口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此时,于女士和丈夫竟也出现了新冠的症状。
夫妻两人赶紧带着父母去做了新冠检测,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此时父亲的血氧浓度只有86%。
连家也没有回,于父直接就被送去医院治疗了。
随后他的检测结果也出来了,为阳性。
由于两名老人平时都是同吃同住,在父亲确诊后,于女士立刻致电了家庭医生,询问是否需要送母亲也前往接受治疗。
结果家庭医生别的也没说,只是让他们在家里等待结果,三天之后结果出来了,于女士全家都确诊感染。
于女士多次致电家庭医生后,终于得到对方回复:先给母亲买一个体温计和血氧仪如果血氧低于90%,则要立即送医。
结果等于女士好不容易把血氧仪买回来搞好时,母亲的血氧饱和度只剩63%了。
万分危急之中,于女士拨打了911,将母亲送往了医院,据于女士介绍,当父母住进医院后,最开始医院出于防疫需求,并不允许亲朋好友探望。
直到4月2日,父母病情再次加重后,于女士才得以见到躺在病床上的父母。
于女士表示,当时父母都已经带上了吸氧面罩来维持血氧浓度。
父亲还多次告诉她,自己“非常痛苦,生不如死”
可惜的是,由于两位老人实在是年事已高,实在是承受不了病毒带来的病痛和负担,在与病毒搏斗了半个多月之后,两位老人于4月4日和6日相继去世。
面对父母的离世,于女士痛苦地回应称:“太遗憾了,他们再也没能回家。”
她不断强调,如果一开始家庭医生处理及时,如果早点带父母前去做检测,可能都不会迎来这样的后果。
然而,世界上并没有这么多如果,好不容易熬过疫情最严重时期的两位老人,本以为接种疫苗之后就能万事大吉,没想到还是等到了最坏的结局。
众多案例已经表明,不要以为打了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距离抗疫成功,我们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接种了疫苗,也有可能在抗体尚未产生时遭感染,因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在此期间,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戴口罩。
关键词:
华人夫妇
新冠疫情
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未获本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新闻
澳医学协会坦诚:新冠疫苗接种推进落后于预期(图)
澳洲新冠疫苗接种混乱 养老院接种记录不翼而飞(图)
香港开放新冠疫苗接种 意愿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图)
中国高学历和医疗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低(图)
香港新冠疫苗接种预约火爆 两周7万名额一天抢完(图)
澳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即将破百万!各州接种量公布(组图)
国家卫健委:60岁及以上老人纳入新冠疫苗接种人群(图)
维州连续7天零新增,新冠疫苗接种进展顺利(图)
世卫组织批评欧洲新冠疫苗接种堪比龟速(组图)
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排行榜:美国排第1,中国排第2(组图)
新冠疫苗:世界各地和你所在地方疫苗接种进展程度(组图)
25美金一份,暗网兜售新冠疫苗接种假证明(组图)
上一篇:
复旦学者白彤东: 西方民主体制真的不行了吗(组图)
下一篇:
拜登政府拟为国际创业者开大门 料将吸引大批中国人申请(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墨尔本装修服务 专业贴瓷砖 砌砖
Clayton South 招租 4房3卫, 地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今天才发现实木电视柜必须从佛山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海运食品原材料等货物到澳洲,您
餐桌桌椅海运澳洲,双清关到门一
澳大利亚海运双清关到门的靠谱国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