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美媒:如何应对中国对美企的恶意影响 只能脱钩?(组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0854
发表于 2021-7-2 16: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所取得的经济繁荣确实令人惊叹,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鼓励人们亲自去看看。我鼓励人们去参观,亲眼看看。”这是美国知名企业家、特斯拉汽车和Space X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北京时间7月1日中共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发出的一条推文。他是在回复中国官媒新华社官方推特账号发出的推文“中国已建成小康社会”。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晤期间,特斯拉车辆停在中南海领导大院的一栋大楼外。(路透社 2019年1月9日)
无独有偶,美国知名运动品牌耐克(Nike)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多纳霍(John Donahoe) 上星期在与华尔街分析师讨论公司最新营收报告时语出惊人。他说,“耐克是一个属于中国、为中国服务的品牌。(Nike is a brand that is of China and for China)。”
这两家美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目前都面临一些麻烦。在允许特斯拉独资在中国设厂并给予大量优惠政策后,中国政府先是以特斯拉汽车摄像头存在安全担忧为由,禁止特斯拉汽车进入军队设施和家属宿舍,后来又发动官媒大肆炒作“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事件”,使特斯拉陷入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至今未能从该事件的阴影中走出。而耐克则因为几个月前加入从供应链剔除新疆棉的行动而遭到中国消费者的大规模抵制。
中国如何操纵美企?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发起调查
一份初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发起了一场操纵和胁迫美国企业的“恶意影响运动”,以帮助北京实施反美国的议程。
据美国保守派新闻网站《华盛顿观察家》(Washington Examiner)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共和党议员正在调查中国操纵美国企业的行动。该网站获得了这份报告。
根据《华盛顿观察家》网站披露的报告内容,美国企业“被操纵和胁迫与中国分享关键技术”,并“接受中国官员的指导和指示以影响商业运作”。报告还说,中共“影响美国的产业界和金融界领袖,向地方、州和联邦行政和立法机构施压,让他们采取有利于北京的行动,通过取消合同或撤销进入中国市场的威胁来压制负面评论。中国政府还经常利用其杠杆作用来影响美国媒体和娱乐组织对中国的报道。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二号人物、来自加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努涅斯。(资料照片)
委员会二号人物、来自加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努涅斯(Devin Nunes)最近在接受福克斯新闻(Fox News)采访时说,此次调查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体育和娱乐,也包括高科技、农业和制药等行业。
北京的威逼利诱更公开直接
曾经在深圳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任教的美国经济和金融学者克里斯·鲍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认为,情况的确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知道,他们的业务可以在弹指之间被毁掉。因此,他们非常非常小心,基本上有效地充当北京的代理人,推动美国政府或推动其他国家采取对中国共产党更友好的立场。”他说。
加州圣克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Santa Clara)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桑托罗(Michael Santoro)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一定程度上,美国企业自身应为此负上一些责任。但他也承认,北京威逼利诱美国企业的做法不是秘密,只是现在变得更加直接。
他说:“当几十年来你没有在任何事情上站出来反对(中国)政府时,(中国)政府就认为自己有权力强迫你做事情。而现在他们公开地做,而不是悄悄地、巧妙地做。”

在中国北京的一个购物广场,人们走过体育用品零售商耐克公司的一家商店。(2021年3月25日)
对于多数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中国也具备世界上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健全的供应链。
曾给苹果公司(Apple, Inc.)作顾问的顾道格(Doug Guthrie)对纽约时报表示,中国能够提供“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提供苹果所需的规模、技能、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而苹果每年从大中华区获得的收入超过550亿美元,远超任何美国公司从中国获得的收入。顾道格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国际管理学院教授兼中国项目主任。
美企如何脱身?脱钩是唯一出路?
然而,依靠中国的代价是,一旦陷入你就很难脱身了。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共和党议员进行的调查指出,美国公司对中国供应的依赖使它们容易受到压力,因为中国知道 "它在美国供应链中的地位可被利用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 Fund)中国事务分析师白若诗(Bryce Barros)对美国之音表示, 在美中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与中国脱钩或许是唯一出路。
他说:“我认为你会在某些领域看到更多脱钩。你看到最多的是任何与电子有关的,以及更高端技术领域。我所知道的一些美国公司正在转移他们在中国大陆的电子制造,并将其放在其他国家或印太周边地区,那里的工资更便宜,或者他们认为在没有国家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这样做会更安全。”
曾在中国任教九年的鲍尔丁对美国之音说,这种脱钩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甚至在一个企业内部,比如很多跨国公司现在把中国业务和非中国业务区分开来。美国政府应该推动这种趋势,一个可行的措施就是帮助其它国家的建设。
“从根本上说,我认为美国政府需要更多地推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脱钩,”他说,“特别是在东南亚这样的地区,(美国)对那些也在非常担心地看着中国的国家做出承诺,他们需要帮助建立这些其他国家。比如,我非常熟悉的越南,当然你也可以说印度和其它国家。我认为,伊隆·马斯克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就是中国拥有非常好的供应链。但说事情永远不会改变,并不是答案。”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
中美关系美企中美博弈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多维:拉群对垒 中美博弈新常态初现(组图)
拜登普京首次会晤 美国酝酿中美关系大波澜(图)
中美关系僵持不下,留学生何去何从?(图)
中美关系:“战略模糊”还是“战略清晰”?美国对台政策之辩(组图)

布林肯最新表态中美关系,美媒称中国是“纸龙”(组图)
中美关系:拜登中国政策仍在“重新评估”的三大方面(组图)
基辛格谈乒乓外交:人民交往是中美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图)
中美关系紧张之际互派新任大使,美专家披露背后原因(组图)
FT:碳中和背后的中美博弈(图)
克里访华:气候外交能否成为中美关系新时代的“乒乓外交”(组图)
陈兵西太平洋与气候特使访华 中美关系的一体两面(组图)
中美关系:广义资本流动视角(图)




上一篇:中国女子留7.5万纽币医疗账单跑路,回国消失!新西兰的慈悲为怀,能否被善待?(组图)
下一篇:这一对多性恋三人组迎来第一个孩子!丈夫享尽齐人之福,相处的越来越融洽(组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