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为什么不打疫苗?拒绝疫苗的心理因素分析(组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0854
发表于 2021-8-1 16: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疫苗能拯救人命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事。
看看英国最近的数据就知道了,针对20万人的追踪调查发现,在接受第二剂疫苗的两周之后,几乎所有人体内都出现了病毒抗体。

虽然一开始有人担心疫苗对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的保护功效可能降低,但分析仍然显示牛津AZ疫苗和辉瑞BNT疫苗都能让重症住院率减少92-96%。
就如同许多医护人员所说的那样,和新冠病毒疾病带来的危险相比,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严重副作用简直是微不足道。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国际货币基金最近的调查发现,不愿意接受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从比较低的10-20%(英国),一直到比较高的50%(日本),甚至是60%(法国)。
愿不愿意接受新冠疫苗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成为一场文化论战,许多人认为疫苗犹豫论者就是无知,或是自私,但是熟悉医疗决策的心理学家认为,抗拒疫苗的背后有许多复杂因素。如果我们想要提高全人口的群体免疫,就需要妥善处理这些造成人们抗拒疫苗的复杂因素。
何谓5个C?
首先要分清楚,不能轻易假设每一个拒绝疫苗的人都出于相同理由,只有极少数拒绝疫苗的人属于反疫苗的怪异阴谋论者。
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人口卫生研究院(Populati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的拉扎伊(Mohammad Razai)表示,反疫苗阴谋论者经常在网络上发表反疫苗言论,但他们属于极少部分。
绝大多数对疫苗犹豫不决的人并不是因为什么政治因素,也没有什么反科学动机,他们就是没有办法决定要不要接受疫苗注射。
好消息是,很多一开始对疫苗犹豫不决的的人后来都改变主意了,“但即使是推迟疫苗注射对公共卫生也是一大威胁,因为病毒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拉扎伊表示。

研究显示,害怕打针是许多人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Credit: Jasmine Merdan/Getty Images)
早在新冠病毒疾病2019年底出现之前,科学家就已经开始研究人们对疫苗犹豫不决的心理因素,他们尝试用不同模型来解释人们做出医疗决定的背后心理,最为人熟知的是以下的“5个C”理论:
  • Confidence:信心,人们对疫苗的功效和安全性是否有信心?对提供疫苗的卫生机构或制造商是否有信心?对政府推出疫苗的政策决定是否有信心?
  • Complacency:自满,人们是否担心疾病对自己健康会造成威胁?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就不会去接种疫苗。
  • Calculation:计算,人们试图通过大量搜集资料来权衡接种疫苗的利弊和得失。
  • Constraints 或 convenience:限制或便利性,疫苗是否随处可得?接种疫苗的方便程度如何?是否有任何限制?
  •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集体责任,人们是否愿意接种疫苗以保护其他人
    当然除了5个C的理论之外,还有其他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不打疫苗的心理原因。
    牛津大学最近所作的研究就发现,大约有10%的人是因为害怕打针而迟迟不愿意接种疫苗,这也许能够解释某些人的心理原因,但是5个C的研究方法还是最能够解释人们对疫苗犹豫不决的大多数常见原因。
    确认偏差
    在考虑不同的心理因素及其如何影响人们的选择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同的认知偏差如何改变我们的看法。
    首先来看第一和第二个C,对疫苗的信心,以及是否担心疾病带来的威胁。

    绝大多数对疫苗犹豫不决的人并没有什么反科学动机(Credit: Tolga Akmen/AFP/Getty Imag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萨利斯卡(Jessica Saleska)表示,人类有两种看起来互相矛盾的倾向:“负面偏差”和“乐观偏差”,而这两种偏差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风险和益处的评估结果。
    负面偏差关乎你对无法控制的事件的看法,“通常来说负面信息更容易深植人心,”萨利斯卡表示。而乐观偏差正好相反,关乎你对自己的看法,你是否觉得自己比一般人更强健或更健康。
    这些认识偏差能够影响你对疫苗的看法,你可能更专注于疫苗带来的副作用,而同时又相信自己较不可能感染疾病,两者相加就降低了我们对疫苗的信心,同时又增加了我们对自己的安全感。
    再来是为人熟悉的“确认偏差”,能够通过夸大疫苗风险的不实信息扭曲人们对疫苗的看法,如果人们试图通过大量搜集资料来权衡接种疫苗的利弊和得失,也就是上述所说的第三个C,那么越会主动大量查找信息的人,通常对疫苗就越没有信心。
    如果你已经认为打疫苗有很大的风险,那么你上网搜索“接种疫苗有危险吗?”很可能你看到的全都是确认你先入为主观点的信息。
    这些心理学上的认知偏见非常普遍,即使你接受疫苗,但是这些认知偏见还是能影响你在生活其他许多方面所作的决定。轻易假设每个拒绝疫苗的人都是无知和自私的,而不去探究背后的认知偏差,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偏差。

    卫生当局需要提供浅显易懂的信息来说明疫苗的安全(Credit: Tang Ming Tung/Getty Images)
    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能影响人们是否接种疫苗的多个社会因素,即第四个C,限制或便利性。很简单,如果疫苗越不容易取得,那就越少人会去接种疫苗。
    拉扎伊表示,在推出疫苗的时候必须考虑其便利性,接种疫苗越方便越好,尤其应该让人们到社区中心接种疫苗,不要让人长途跋涉。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到人们做决定的背后考虑因素,例如结构性的种族主义会让某些群体对卫生当局的信任降低,如果你不了解他们每天生活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你就很容易会曲解他们的决定。
    开启对话
    那该怎么办呢?要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愿意接种疫苗呢?
    没有简单的办法,但是卫生当局可以持续地提供浅显易懂的信息来说明疫苗的安全。根据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全球卫生创新研究所(Institute of Global Health Innovation)最近的研究,推广新冠疫苗最大的障碍仍然是人们担心疫苗的副作用和担心疫苗没有经过妥善试验。

    接种疫苗越方便越好,尤其应该让人们到社区中心接种疫苗,不要让人长途跋涉(Credit: Sunil Ghosh/Hindustan Times/Getty Images)
    不论如何提供信息,卫生当局需要清楚表明愿意开启对话,而不是直接否定他们。拉扎伊表示,“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担忧和顾虑,试图去了解他们的忧虑,提供他们信息,让他们能够做出决定。”
    萨利斯卡认为,展开双向对话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在和朋友和家人谈论疫苗话题的时候都可以做到。“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担忧,我认为这比直接丢给他们数据和事实更重要。对很多人而言,这关乎你与他们的个人联结,而不是你提供他们的信息。”

    专题:世界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入专题 >>




    东京奥运: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过万,东京医疗系统濒临超负荷(视频)

    1条评论
    BBC中文网




    为什么不打疫苗?拒绝疫苗的心理因素分析(组图)

    4条评论
    BBC中文网




    外媒曝德尔塔变异重磅内幕:可1传9,致更严重疾病,病毒越来越可怕了(组图)

    8条评论
    英国报姐
    关键词:
    世界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新冠疫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新冠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体内快速突变,导致新冠病毒加速进化(图)
    日本皇室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图)
    印度寺庙开始供奉“新冠病毒女神” 祈求新冠肺炎疫情尽快结束(图)
    研究推算:香港约有2万新冠肺炎隐性患者(图)
    猫比狗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池昌旭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纽约市长呼吁企业要求员工接种新冠疫苗
    欧盟过半数成年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德发明灭活空气中新冠病毒装置
    法国医护人员将强制接种新冠疫苗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2亿剂次:武汉开打一针次新冠疫苗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1亿




  • 上一篇:土耳其女排18号妹子,又美又飒又能打,网友全部沦陷了(组图)
    下一篇:射击运动员在奥运村开"史诗级"性派对,不分昼夜玩乐8天:从未见过如此淫乱(组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