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30
|
回复:
0
大起底:塔利班和阿富汗的命运,掌握在这个五个男人手上(组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8-24 16: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0年一轮回。2001年“9·11”后,被美国为首的联军联合阿富汗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赶出喀布尔的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但人们对这个组织的架构、领导人,似乎仍然不甚熟悉。
当地时间2021年8月18日,阿富汗喀布尔,民众在街头(图/视觉中国)
01 为什么塔利班高层鲜为人知
塔利班最早是在1994年由奥马尔等四个在阿富汗坎大哈省开“读经学校”的普什图族人发起的,最初的约50名成员。这些成员几乎都有在巴基斯坦境内的“读经学校”寄宿学习的历史,大多也参加过抗击苏联入侵的“圣战”。
当地时间2021年8月16日,阿富汗民众涌入机场逃离喀布尔(图/视觉中国)
1995年9月26日,塔利班在内战中获胜,第一次攻占喀布尔,翌日宣布成立所谓“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2001年11月12日,塔利班被联军赶出喀布尔,“酋长国”也就此转入农村、山沟甚至外国,直到2021年8月15日重返喀布尔。
塔利班高层除了创始人奥马尔名声在外,其余大多鲜为人知,这固然有“保密”以免被人暗算的考量,但个中缘由其实十分复杂。
首先,塔利班是基于瓦哈比原教旨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且因为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社会环境封闭,塔利班成员甚至比中东等地原教旨分子更“原教旨”,他们中许多人至今排斥照相、上镜、合影,因此包括创始人奥马尔在内,对各种出镜机会往往能躲就躲。
其次,塔利班组织结构相对松散,高层虽也组建了相当于政府中“部委”的几个委员会,军队编制用“旅”这个看上去很近代化的单位,但实际上“委员会”管理相当粗放,“旅”则只是个“序列概念”,编制弹性极大,“旅”以下也是五花八门,地方上更完全是沿袭古老的“支尔格大会”(类似于乡贤合议)形式,如此松散的结构让外人很难摸清门径,遑论把塔利班“老大”们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第三,即便在上次掌权的六年多时间里,由于政策、措施偏激,塔利班在国际上遭到空前孤立,自始至终只有三个国家(巴基斯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承认塔利班政权为阿富汗合法政府,他们也被排斥在包括联合国等重大国际组织、场合之外,这无形中减少了本就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塔利班头目们出镜的机会,让他们变得更加鲜为人知。
如今的塔利班为重返喀布尔煞费苦心,在“公关包装”方面似乎更周到圆滑,刻意营造一种“开放、温和”的新形象,即便如此,频繁出镜的其实也就只有被传即将出任“总统”的巴拉达尔,和“一红脸一白脸”的两位发言人沙欣和穆贾希德。
左侧为“四巨头”,最上为大“埃米尔”,下一排依次为三个“副埃米尔”,其中小奥马尔缺照片,右为“最高大法官”,下为塔利班已知的组织框架,下设17个相当于部的“委员会”,但这个框架经常有变动,且有时候名实不副(图/BBC)
塔利班真正的核心层,是由所谓“四巨头”“五台柱”组成的,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仍小心翼翼地隐藏在重重帷幕之后。
02 掌握塔利班核心权力的五个人
所谓“四巨头”,是指塔利班最核心权力层的四个人:阿坤扎达、巴拉达尔、雅库布·奥马尔、西拉祖丁·哈卡尼(一般称作小哈卡尼),所谓“五台柱”,则是上述四人外加塔利班首席大法官哈基姆。
以上五人,是目前这一代塔利班真正的核心,如假包换的主心骨。
多哈谈判期间,右五为哈基姆,右四巴拉达尔,左一哈利勒扎德(图/网络)
将The 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译作“酋长国”其实并不太贴切,因为塔利班实际要表达的是“埃米尔国”的意思,“埃米尔”(Amir)是阿拉伯世界“君主”的意思,其地位比国王(哈里发Khalifa)低。
理论上“埃米尔”是部众推举产生、而非像哈里发那样世袭(实际上许多埃米尔也是世袭的,充其量走一个“公推”的过场)。和哈里发不同,“埃米尔”可以多个并存,然后组成一个联合性的国家,如阿联酋、马来西亚,就是由多个埃米尔国联合形成的国家。
而在另一些国家里,埃米尔为首的地方自治单位,也可合法地存在于共和制国家内,如菲律宾、尼日利亚等都是如此。
塔利班从第一次夺权、甚至更早,就实行“群埃米尔制”,以显示自己与自称“共和制”的政敌间根本性不同,其领导核心为一个“大埃米尔”和若干个“副埃米尔”,早期塔利班的“大埃米尔”是创始人奥马尔,“副埃米尔”有巴拉达尔、曼苏尔、贾拉鲁丁·哈卡尼(一般称作“老哈卡尼”)等。
如今的塔利班,“大埃米尔”已经是第三代,即自2016年起接替曼苏尔的阿坤扎达。“副埃米尔”有三人:
巴拉达尔,“第一副埃米尔”兼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塔利班驻多哈办事处(实际上的“外交部”)主任;
雅库布·奥马尔,“副埃米尔”兼塔利班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实际上的军队总司令;
小哈卡尼,“副埃米尔”兼塔利班“安全委员会”负责人。
顾名思义,这四个“酋长”是塔利班这个“旧装备翻新”的“酋长国”框架中的“龙骨”,是不折不扣的“四巨头”。
“塔利班”的字面含义是“学生”,即读经学校的学生,其构成的最根本要素,是瓦哈比原教旨主义和普什图民族主义,离开这两大要素,塔利班就不是塔利班了。
而瓦哈比原教旨主义的根基是所谓“沙里亚法”,即根据所谓“教法”治国乃至规范整个社会行为,“教法”和宗教法庭事实上替代了法律和世俗法庭,因此虽然没有“埃米尔”称号,塔利班的“首席大法官”同样是领导核心中举足轻重的“台柱”。
两任“大埃米尔”曼苏尔和阿坤扎达都曾出任此职,现任“大法官”哈基姆当然也跻身“五台柱”之列。
上述“五台柱”加上一些无职任的高级顾问,组成塔利班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塔利班最高决策委员会(Rehbari Shura)。
03 塔利班“网红”巴拉达尔
五根“台柱”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自然是巴拉达尔,这不仅因为据传他将出任塔利班“总统”,更因为他是美国-塔利班多哈谈判中塔利班的首席谈判代表。
巴拉达尔(图/视觉中国)
巴拉达尔本名阿卜杜勒·加尼·阿坤德(Abdul Ghani Akhund),1968年生人,据说曾在巴基斯坦境内“读经学校”寄宿,并在那里接受美国中情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招募,参加抗击当时侵阿苏军的游击队,活动在阿富汗坎大哈省。
这支游击队的队长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发小”奥马尔。据说1989年2月15日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两人合伙在坎大哈省的迈万德合开了一座“读经学校”,此前或此时,奥马尔成了巴拉达尔姐夫(娶了他两个姐姐),而这所“读经学校”事实上成为塔利班的发源地。
塔利班崛起并第一次夺权后,巴拉达尔步步高升,先后出任过赫拉特省和尼姆鲁兹省省长、西部军区司令、国防部副部长、陆军参谋长等要职。联军逼近喀布尔时他力主弃城,并亲自驾驶摩托车带着奥马尔逃出喀布尔。
此后,他受奥马尔委托潜入巴基斯坦,试图通过ISI的关系,寻求和敌对方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媾和。
2010年2月8日,由于美国插手和巴基斯坦军方变卦,隐藏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巴拉达尔被捕。
直到2018年10月25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改弦更张,想通过和所谓“温和派塔利班”私相授受,寻求“体面退出”阿富汗的途径,巴拉达尔才获释并移居卡塔尔多哈,接受了塔利班“多哈办事处”主任的职务。
巴拉达尔与美国特使利勒扎德频繁接触,并两次面晤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蓬佩奥,多次和特朗普通话。自2020年2月多哈协定签署后,巴拉达尔身份“洗白”,可以频繁出入阿富汗境内。
当地时间2020年9月12日,卡塔尔多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巴拉达尔。(图/视觉中国)
巴拉达尔资格老,又深得奥马尔信任,因此即便蹲了8年监狱也不影响其地位。
他在塔利班内一直以“新派”著称,据说是第一代塔利班头目中第一个和别人合影、第一个开摩托车、第一个公开看电视、第一个接受媒体采访,以及第一个在公众场合戴眼镜的。
相对于其它塔利班头目,巴拉达尔比较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比如常把“所有阿富汗民族都是兄弟”挂在嘴边,并且能引用“圣训”为自己的“出格言论”辩护,还和站在“对立面”的前总统卡尔扎伊、前副总统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关系不错,一直称兄道弟。
此次拜登决定撤军(2021年5月1日)至塔利班回到喀布尔,期间仅经历短短43天,各省各地几乎兵不血刃,绝大多数军阀表现出合作或至少不对抗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和巴拉达尔怀柔、安抚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巴拉达尔对外不断释放出“温和”“开明”信号,力图稀释人们对塔利班上次执政的恶劣印象,也取得了一些收获。
2004年6月,阿富汗,被损毁后的巴米扬大佛(图/视觉中国)
有一种说法,巴拉达尔在塔利班上次执政时就不赞同炸毁巴米扬大佛,但反倒给大佛“催命”,因为塔利班内他的政敌因此更急于炸毁大佛让他难堪。
还有,他主张“独立自主”、“不受巴基斯坦军方摆布”,令巴军方不快,从而导致了他在2010年被出卖。由于他的突然“消失”,塔利班上层权力分配出现巨大变动,待他8年后出狱,已经丧失了原先主要军事领导人的地位,只能去负责外交。
尽管如此,他在当权期间的公开作为和其他塔利班头目区别不大,且被美国军情部门评价为“阿富汗塔利班头目中最通晓战术的”。也因如此,2010年CIA才极力主张抓捕他,并在捕获后公开宣称这是“反恐战争的转折点”。
巴拉达尔能不能成为塔利班阿富汗“总统”其实尚有变数:塔利班在8月18日公布的国号仍然是旧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如果是这样,这个“酋长国”已经有了理论上“上去就不会轻易下来”的“大埃米尔”,并没有“总统”的位置。
即便塔利班真的设立一个总统,恐怕也只是做公关、装门面,以吸引国际承认,成为保住国际援助“生命线”的摆设。
04 其他塔利班大头目
阿坤扎达出生于1961年,来自阿富汗坎大哈省一个宗教世家。
他的父亲老阿坤扎达本是家乡清真寺的伊玛目(教士),苏军入侵后举家逃亡巴基斯坦,在那里接受沙特瓦哈比派资助,成为一系列“读经学校”的监校,最早一批塔利班成员,据称大多是老阿坤扎达的学生。
塔利班得势后,阿坤扎达步步升迁。他不嗜杀,也从没打过仗,却被熟悉的人称作“顽铁”,因为他严苛地实施“沙里亚法”,并一直在塔利班中充当“宗教法官”,一直当到塔利班政权首席大法官、“大埃米尔”的“道德教法顾问”。
当地时间2021年3月18日,阿富汗问题多方会谈在俄罗斯莫斯科召开,前排为阿坤扎达(图/视觉中国)
阿坤扎达还推动设立了所谓“美德防恶司”,自任主任,负责“纠正规范社会行为”,臭名昭著的“不许男人刮胡子”“不许女人抛头露面”,以及撕照片、拔天线、扒祖坟之类,都是在这个“美德防恶司”领导下贯彻实施的。
和其它核心层成员不同,阿坤扎达似乎不太愿意躲到巴基斯坦境内,据说即便在形势最险恶的那几年,他都一直深入简出地躲在阿富汗。
也正因为此,当奥马尔病故、曼苏尔在巴基斯坦被炸死、巴拉达尔关在巴基斯坦大牢里脱身不得之际,一直呆在国内的他才脱颖而出成为“大埃米尔”。
或许是为了“策略需要”,多哈谈判开始后,原本就不喜欢出镜的阿坤扎达“尽量不出头、不发声”,但他仍然是塔利班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所谓“塔利班新政府将以巴拉达尔为总统”的说法,其实主要流行于某些外媒,而阿富汗本源的说法,多数认为阿坤扎达仍将是名义上的“大头目”——一说会延续“大埃米尔”的称号,一说将会改组成立一个“执行局”,由他出任主任。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会让出“大埃米尔”称号给巴拉达尔,自己以“虔诚领袖”(Leader of the Faithful)的“神职最高称号”凌驾其上,从而让阿富汗变成一个至少形式上类似今天伊朗的架构。
雅库布·奥马尔是塔利班创始人奥马尔的长子,自幼生长在巴基斯坦境内,据说不仅读过类似“速成班”的“读经学校”,还正经八百在卡拉奇的神学院深造过。
他是“90后”,父亲死时年仅23岁,就进入了塔利班最高决策委员会,2016年第二代“大埃米尔”曼苏尔被炸死,他被阿富汗全部34个省中15个省的塔利班军事委员会推举为首领,并因此在2020年5月7日被证实获得了“副埃米尔”和塔利班军事委员会负责人的地位。
虽然如此,但据信年轻且基本生活在国外的小奥马尔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
对于小奥马尔的做派,可谓众说纷纭:
许多见过他的人说他“个性温和,思想在塔利班领袖中是最开明的”,他“不喜欢打仗,积极谋求和平解决阿富汗问题,也一直热衷于和喀布尔政权和谈,和各地军阀分享权力”。
还有人说,“与少数民族套近乎”、“保护外国投资者”等口号,多是由他倡导提出的。但也有人称,这一切都“不过是传闻”,“小奥马尔和乃父一样保守”。
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传闻,是因为他是塔利班“五台柱”中最神秘的一个——迄今没有一张可以确认是他本人的清晰照片传世,哪怕美国和巴基斯坦神通广大的“敌情通报”里据说也找不到。
小哈卡尼(图/网络)
“五台柱”中,与小奥马尔一样神秘的还有小哈卡尼:他倒是留下了几张不甚清晰、但好歹看得见鼻子眼的照片,但满脸大胡子的他连多大年龄都语焉不详(其出生年份从1973到1980,跨度达7年之久)。
在塔利班里,“哈卡尼网” (Haqqani network)自成体系,堪称塔利班内最大的“独立王国”,其得名来自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德奥班迪一所名为“哈卡尼”的“读经学校”。
小哈卡尼的父亲老哈卡尼曾在这所学校寄宿,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TTP)里都有“哈卡尼网”,即出自该校的人物。
“哈卡尼网”和ISI关系密切,也与巴基斯坦境内各原教旨组织渊源更为深厚,和“巴塔”内的“哈卡尼网”派系则时友时敌,两派经常联手“做大事”,也不时相互暗算。
长期担任“巴塔”副最高领袖的谢赫·哈卡尼,据悉正是死于“阿塔”一边的“哈卡尼网”之手,而“阿塔”这边“哈卡尼网”的创始人老哈卡尼,也被传说是“巴塔”的“哈卡尼网”暗算致死的。
“哈卡尼网”是塔利班内部著名的“行动派”,热衷于搞暗杀、搞恐怖活动、搞极端行为。据熟悉塔利班情况的人士称,原本塔利班的传统活动方式是游击战,虽然推行原教旨极端政策,但在军事上并不故意针对平民目标发动攻击。
但“哈卡尼网”却借鉴了国外原教旨恐怖武装的“人肉炸弹”战术。塔利班绝大多数以平民为目标的自杀式袭击,都是这个分支干的。
据悉小哈卡尼在曼苏尔死后一度获得“副埃米尔”和军事委员会负责人职位,但2020年5月7日他被证实交卸后一职位,仅保留“副埃米尔”头衔。
这一变动并不意味着他和“哈卡尼网”在塔利班内失势,而是因为这一派系“公关形象”太差,需要适当“隐身”以安抚外国人和国内军阀。
哈基姆(图/网络)
哈基姆全名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沙克扎伊,出生于1967年,曾是奥马尔和巴拉达尔合办“读经学校”的教士,参加塔利班很早,但早期活动痕迹不清晰,只知道他一直在“宗教法庭”体系内活动。
2016年原“首席大法官”阿坤扎达出任“大埃米尔”后,哈基姆继任“首席大法官”。
和阿坤扎达一样,哈基姆在塔利班退出喀布尔后从未躲进巴基斯坦境内,而是一直藏身于奎达省伊沙卡巴德地区,以办“读经学校”作掩护。
他被公认为塔利班内“最原教旨”的派系代表,主张“一切遵循教法”,塔利班执政时臭名昭著的“美德防恶司”虽说是阿坤扎达创立并领导,但“干脏活”的却是哈基姆。
巴拉达尔获释并被任命为“第一副埃米尔”兼多哈办事处主任,实际负责与美国秘密谈判后,阿坤扎达委任哈基姆为“多哈首席谈判代表”,实际上是让他扮演“谈判监军”角色,以牵制一心谋和的巴拉达尔。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不论阿坤扎达或哈基姆都未能达到目的,谈判最后基本按照巴拉达尔的构想完成。但是,多年都没被阿富汗政府认出来的哈基姆,却因此一下变成了“五台柱”中地位仅次于巴拉达尔,而且最为国际社会所了解的塔利班大头目。
至少,人们如今知道他的确切出生年份,五官清晰的长相,以及抓拍到他若干张私下里戴着“异端”眼镜的照片。
专题:阿富汗局势
进入专题 >>
十字路口的阿富汗华商:一天听到18次爆炸,“钱特别好挣”(组图)
0条评论
Vista深度调查组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掌权了,这里的女性担心什么?(组图)
0条评论
BBC中文网
喀布尔陷落、酋长国与全球时空的裂解(图)
0条评论
FT中文网
关键词:
阿富汗局势
阿富汗
塔利班
军事
战争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中国谨慎应对阿富汗局势:如何与塔利班打交道?(组图)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回归对国际秩序有何影响(图)
阿富汗局势:试图与塔利班合作的女权人士(图)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大赦现政府官员,脸书关闭塔利班账户(组图)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重新掌控后的经济前景和中国可能的考量(组图)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重掌政权,中美相互批评(组图)
阿富汗局势:国际间对塔利班重新掌控喀布尔的各方表态(组图)
阿富汗局势:即将重掌控制权的塔利班是谁?(图)
阿富汗局势:即将重掌控制权的塔利班是谁?(组图)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占领总统府,喀布尔陷落(组图)
阿富汗局势:加尼总统逃离喀布尔 塔利班处于接管边缘(组图)
阿富汗局势:塔利班的攻势为何势如破竹(图)
上一篇:
喀布尔市民:男子蓄胡须或戴假胡子,女性不敢出门(组图)
下一篇:
阿富汗孕妇在美军运输机上临盆,顺利诞下一名女婴(视频/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墨尔本装修服务 专业贴瓷砖 砌砖
Clayton South 招租 4房3卫, 地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今天才发现实木电视柜必须从佛山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海运食品原材料等货物到澳洲,您
餐桌桌椅海运澳洲,双清关到门一
澳大利亚海运双清关到门的靠谱国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