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楼主: chw1986

[澳洲移民] 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酸甜苦辣:我周围163的故事

[复制链接]

35

主题

542

帖子

1129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129
发表于 2011-9-11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

主题

140

帖子

313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313
发表于 2011-9-11 15: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个故事:
  
I先生和太太5年前移民到澳洲,也是第一批163.I先生和太太没有孩子,夫妻俩个把上海的资产全部变卖,一共筹集了170万澳币,这是一笔不小的巨款。那时候澳洲是高利息,存款利息高达8%以上。I先生和太太花了150万买了个豪宅,那真是豪宅,卧室就有5个,房子在很好的区域。然后I先生花了15万买了个咖啡店。因为买店的费用只有15万,所以可以想象那个咖啡店很小的。为了达到移民要求,最后一年的营业额20万,夫妻两个起早摸黑地做,每天5点就起床。一直做到很晚才回家。连双休日也不休息。I先生的太太说,她把这辈子要吃的苦都吃了。因为是新手,第一年成绩并不好,好在163签证有4年时间,I先生和太太坚持做了3年多,总算最后一年达标了,现在I先生和太太拿到了PR。但I先生和太太还在经营那个咖啡店,因为那个店是他们的饭碗。I先生和太太辛苦地在澳洲生活着,我想他们虽然住着豪宅,幸福指数大概也不高吧。
  
163移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资金,不要光想着投资房地产,要合理在生意中舍得投入,如果I先生当初花40万买个店,也许就不需要这么辛苦了。房子大又有什么呢?I太太说,他们只用其中的2个房间,其他的房子都空着,还要搽灰,蛮好当初买个小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40

帖子

313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313
发表于 2011-9-11 15: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个163故事:
J先生3年前来到澳洲,来澳洲前J先生在国内开了数家画廊,他对中国的画和瓷器有点研究。来澳洲前,J先生认为如果把国内的画带到澳洲,一定会卖个好价钱,所以带了一些画来澳洲。到了澳洲,J先生考察了数家公司和店后决定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生意,J先生每周去店里2次看看,熟悉一下生意的流程,空闲的时间很多。J先生去了当地的画廊,打算卖掉自己手里的画,但很快他发现这些画在澳洲没有市场。相反,J先生发现当地的二手市场和古董店里有一些中国的画和瓷器,价钱比国内低很多,因为鬼佬也许不认识这些画和瓷器。因此,J先生做起了相反的生意,他靠自己的眼力收购了不少在澳洲的中国古画和瓷器,运回中国卖,生意很成功,最好的一笔就是:5000澳币收购的画,回中国,拍卖了60万人民币。现在J先生也拿到了PR,空闲的时候,他就在澳洲各大旧货店和古董店流连忘返,抽空他写了不少文章在华人报上发表,J先生很快在华人圈里红了起来,钱也没有比在国内少赚,他活得很之润。
  
很多163来澳洲后,有一个不适应。因为在陌生的环境里找不到自身的价值会很失落。如果能像J先生那样,找到自己的亮点,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59

帖子

367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367
发表于 2011-9-11 15: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lz提供的大量案例!
我觉得这些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以做生意为目标拿163的,大多过得不错而且拿到了PR;以移民为目标拿163的,反而很难拿PR而且过得不好。
这个和163签证的初衷也是符合的。163签证是经商签证,是给想在澳洲做生意赚大钱的人设计的。澳洲做生意赚钱并不难,但是如果一个谁也不认识的新人,语言不通,没有利用国内积累的优势,不去做调研,只听生意中介的话,不去经营自己专业而是搞自己从来没有经验的简单服务业比如餐馆超市,甚至主要时间都在中国而澳洲的店扔给旁人打理,这样都能赚钱的话,恐怕把澳洲也想的太简单了。
[ 本帖最后由 ColorRen 于 2011-9-11 15: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40

帖子

313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313
发表于 2011-9-11 16: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个163故事:
这个故事是K太太流着眼泪说完的.
K太太是浙江人,有点家底.老公在中国赚钱蛮多,K太太想找一个不需要花很多精力打理,又可以转PR的店.于是中介就介绍她买了个在大型购物中心的薰香店.
中介说,这个店是连锁店,总店会帮你派人经营/设计店面/进货/,房租就直接付给总店,总店会把租金转给购物中心的,反正一切都包办,你只要付钱,不用操心.K太太图省事,再说店28万也不是很贵,就买了.
K太太告诉我,28万的店,中介赚了40万多.我说不可能吧,28万,最多赚20万吧,怎么可能40万?K太太说,店是28万,但是购物中心和总店的租金是10万一年,总店租给她15万,2年就多赚10万.
购物中心有规定,房租高,装修费就低,反之租金就高.现在10万的租金很低,所以装修费用就要10万.但是总店收了K女士15万的装修费.接店后,店里的生意不见起色,最少的营业额一天就200块.
为了达到营业额20万的规定,K太太只能亏钱坚持.2年下来,亏的钱不少.到了交表的时候,移民局说,因为这个店没有和购物中心直接签合同,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K太太没说,只是说这店连发工资的资格都没,直接拒签了.K太google了,那个合同的事情,连那个帮她做163转892的移民中介都没有注意(是否是一伙的,不知道),反正她得打道回府了....
听说同样的薰香店有好多家,都拒了,上当的听说都是浙江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40

帖子

313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313
发表于 2011-9-11 16: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个163故事:
L女士07年来到澳洲后,以入股的方式加入生意,2年后顺利拿到了PR.L女士和大多数163太太一样,独自带着孩子在墨尔本住,先生是每年4次来澳洲看看.
L女士在09年初,交892表前买了新房子,换汇的价格正赶上澳币的最低的时段.新房买到手后,因为一些原因,交房一直拖了3个多月.等L女士拿到了PR,新房正式交接.交接的时候,刚好也正赶上,澳洲政府为了刺激房地产,对第一次购房的PR或公民做一个2万多的补偿.说到这里,大家都一致认为L女士是行幸运的吧,老天很眷顾她们一家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拿到PR不久,L女士的先生被诊断出消化道癌,当时L女士的孩子正在上12年级,就是考大学的关口.L女士的先生为了不影响孩子,选择在中国治疗手术.L女士两地牵挂,不停地在澳洲和中国之间飞.最后,孩子是顺利进入大学,丈夫也手术了.时间过去很快,9个月过去了,最近从中国的消息传来,L太太的先生癌症复发,L太太又再次飞回中国....
  
L太太在电话里不停地和我唠叨:当初如果不来澳洲就好了,老公不会做饭,也不会自己照顾自己,饮食不规则才生病了.不来澳洲就好了......后悔了,还来得及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

帖子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发表于 2011-9-11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发现,投资移民或者通过其他途径移民过来的人好像更多。。。神马EOI在人家眼里就是浮云啊浮云~~~~身边也有两家163过来的,都是老婆孩子在这里蹲移民监,老公两边跑的,不过人家都已经citizen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6

帖子

8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3
发表于 2011-9-11 2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骇,看得都想哭了。。。。真是人生啊。。希望楼主继续给我们更多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739

帖子

1574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574
发表于 2011-9-12 0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urple牙尖尖 于 2011-9-11 13:36 发表
最近对163移民很感兴趣,转一位网友写的他身边的163的经历与大家一起研究下。
第一个故事:
A女士是我在语言学校认识的,她比我早3个月登陆墨尔本,相同的经历,使我们成为了好朋友。A女士当初登陆的时候,也是...

这故事真的假的?根据你所描述,我肯定吃过那个店里的冰激凌。那个DFO没搬掉,至少到几天之前都还在那,你怎么说搬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11-9-12 14: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不是故事,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周围好几个163朋友,人到澳洲前根本不知转892过程的艰苦,转892真的太多苦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