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看房时是今年3月,主要是在freeoz,oursteps这些论坛上先看看前辈的经验,然后在买房网站上找找哪些区的房价比较适合。看了两三周后,开始在论坛上发帖询问一些注意事项。
发了帖子后发现freeoz论坛还真潜伏着不少中介,因为很快就有两三个中介来联系我并且给我推荐房源。其中一个只推荐了我不打算买的unit新房,所以直接排除了。另外两个我觉得人还挺不错。其中一个更是在初期推荐了不少不错的新townhouse房源,为避免广告嫌疑我在这就不说她们的名字了。
我的预算是准备买50万左右的house(准备常住)或者35万上下的townhouse(过渡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在Darra附近,而爱人要去QUT上学,所以位置的要求是开车到Darra不堵,公交去City方便。而越南区实在没勇气入住,工业区也不喜欢,Jindalee等中产区又买不起,结果发现就位置来说,倒是华人区比较适合了。于是就请第一个中介先帮我们找找华人区附近价格合适的房源。
最初看的都是由第一个房产中介介绍的房子,第一批看的是Calamvale几个华人建商的新建TH,最初看的时候还真没看出什么门道来,但之后再回想起来就总感觉地理位置和用料什么的都略差,就没考虑了。
之后是看的是Calamvale的nottingham square,是本土大建筑商AV jennings造的,位置很方便,用料也考究,甚至还能提前用上NBN,所以就直接付了1000小定hold住。不过之后还是觉得房子太小,且前后两栋房子之间间隔太小导致后院采光不好而放弃了。
再然后是一套在underwood的完全独立的TH,四房二厅非常宽敞,是一个西人小公司承建的,但仔细看下来发现这套是所有新建房里面用料最差的,甚至可以看到楼梯下的木板都是被压坏的痕迹,西人一样不靠谱啊。而且underwood个人感觉下来也远不如calamvale,就放弃了。
在看TH的同时,那个中介也趁机推销了自建房的package,我们也很心动,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不过最后三个原因导致没有考虑:一是没有合适的地,二是超过预算不少,三是新来布村,精力和经验都不太够应付自建。
看了那批新建的TH后,感觉除了underwood那套质量不好的外,都普遍偏小,所以我和我爱人就考虑找找看二手house,在realestate大浪淘沙之后又实地查看的结果下(基本每周都要看4、5套房)还真发现几套还不错的房子,可惜最后都擦肩而过。
第一套位于52 palatine st, calamvale,位置很高,视野很好,前后院也很干净,房子大概20年左右,照顾得一般,有些明显的破损。开价52万,但查了交易记录发现一年前现屋主只花了44万买来的,觉得不值,就杀价到48万。。。屋主不肯,最后中介告知我们有人51万买走了。
第二套是7 klim st,calamvale,位于山腰,老外2008年买下地后建房,结果房子没盖完破产了,只能还给银行,银行翻修好后打算拍卖。这套房缺点是前院比马路低,后院又远远高于之后的公园,风水上似乎很糟糕。而且换了三任建筑商后质量似乎很难保证。但房子算是新造的,而且是customer design的,结构很好,后院的视野极佳。所以我们也很喜欢,但看了几次之后卖那房的中介(ray white的白人)竟然告诉我们因为没办下approval所以没法签合同,白人也不靠谱的又一例子啊。之后一直折腾到9月我签完买房合同,这套房才成功拍卖,只是未知路死谁家了。
之后还有几套位于Parkinson,靠近那边一个很漂亮的湖边的house,都是瞬间被抢,我们连出价的机会都没,也没记下门牌。看来好房子还是抢得快啊。
最后一套相中的房子是33 woodland st , algester。非常漂亮的一套老房子,高低错落,前后院都铺的很漂亮,有兴趣的可以去realestate查一下。但结果发现有过白蚁出现的痕迹,所以也只能放弃了。
在看二手房的同时,那两个中介又分别推荐了两套新建TH给我们。一套是Pineland,感觉房型有点小就没考虑。另一套是Lakewood,少见的四房TH,比较宽敞,所以差点就买了,连合同都拿来研究了,但鬼使神差的在最后一天非常想买house就把合同退了,之后发现幸好没签,原定5月开工的一期,一直推迟到8月都没开建(现在就不知道有没有在造了,没再去看过)。
到了8月,感觉Calamvale周边50万左右的house都不太满意,而新的townhouse又感觉面积太小太局促。于是把目标转向了二手的townhosue。并很快锁定了其中的两套,这两套房中间就隔了一条路,在Calamvale的中间位置。
我们在出价其中一套被拒后很快就和另外一套的中介谈妥了价格并去签合同,这次不得不说,碰到华人不良中介了。这个中介除了做房产中介外,还兼营这个小区和附近小区的管理,甚至留学移民中介。在签合约时,她和我说管理费的数目还没算出来,但是肯定是2400-2500左右让我先签完合约她再告诉我,因为我觉得她感觉上还是挺不错的,就在那张空白的管理费合同上签了字,结果晚上她爱人发短信告诉我管理费是2700多,末了还加了四个字:“合情合理。”。我立刻就气炸了,然后和爱人商量以后,决定毁约。因为那套房的屋主人很不错(中介给了我们屋主的联系方式,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这中介还挺靠谱的原因之一),为了不让她难做,我们还是付了一百多的手续费给中介。
各种各样的俗话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含义,而生活也在不断地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就在我们决定毁约的时候,前一套TH的中介(Remax的一个韩国女人,个人感觉是相当好的一个中介)发短信告诉我在同一个小区有另一套TH正好要出售,问我有没有兴趣,那当然得有啦。去看了以后对那套非常满意,于是稍微还了一下价就签约买下了。
由于屋主是该小区建筑商AV jennings(又是这家)的员工,所以他愿意帮我们把TH的破损全部补好(估计他也不花钱,假公济私),于是inspection那天就热闹了,我,中介,builder,inspector,valuer轮番出现,车水马龙啊,小小一个TH搞了7,8个人干不同的活,还有builder和inspector在那大谈特谈钢结构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的,汗。最后下来,房屋估价和检查都没问题,皆大欢喜。
|
上一篇:大家谈谈对beecroft这个区的看法吧下一篇:大家觉得墨尔本的Prahran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