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tal 于 2013-7-22 13:04 编辑
http://www.realestate.com.au/property-house-nsw-marsfield-114142391
结果大家都应该知道了,1.525M,中国家庭拍下了,基本上都是华人在竞价。从来没有想到在Marsfield现阶段会出现这个结果,虽然早已预计会是一个高价,但总不能这样子呀
从前听到120 Agincourt Road卖了1.257M,也见证了29 Abuklea Road拍了1.23M。在16 Lexcen Place开拍之前特意走过120 Agincourt Road,当然进不去,但看过地形和房子外部后,感觉16 Lexcen一定高过这个房子。120 Agincourt处于斜坡位置,房子比路要低,后院更不要说了,房子外部并不像广告拍的那么漂亮,根本就是从后院拍照上去,如果从前院拍就完全不吸引了。
拍卖前10分钟到场,Lexcen Place早已没有车位,勉强在Trehame Close停下。看见挺多车进去Lexcen Place然后又转出来,然后急急忙忙找parking。前院已经有很多人站好位置,目测有不少大爷大妈,不得了,这个拍卖肯定要火。
匆匆忙忙地进去再走一圈,里面的人不少,基本上每个房间,都有人在指指点点,也有一家大小在客厅的沙发上嬉戏的。感觉这个房子的确挺旧的,之前知道它一直是出租物业(租金应该850左右),房主的维修保养不怎么样,地毯应该要全换了,厨房洗手间即使不换也要好好翻新,墙壁的颜色暗淡,也可能是天气的缘故,不过自住的话要换一个明亮一点的色调。在rumpus外面挂着一部很久的窗式空调,都已经生锈了,除此以外,好像找不到有其他的空调设施。主卧房的确很大,有小宝宝的应该很方便。当然这个房子的卖点少不了是location!走到Kent Road PS大概8分钟,MQ大概15分钟,走到MQ火车站也是15分钟多一点(要走Herring Road的大斜坡),到city的巴士站也就是5分钟的路。房子处在Place的钥匙位置,地是方方正正的,大门朝向东北,感觉没有坡度,平平稳稳。好吧,除了要装修或翻新之外,这的确是一个好房子,好地段。
尽管知道自己不可能买的到,还是饶有兴趣的排队拿个拍卖的号。有个穿着整齐,打着领带的西人伯伯抓住一个中介在问长问短的,有没有空调,到车站多远,出租价钱等等。哈,居然有鬼佬想跟华人竞争!这段时间我看的拍卖多数是华人竞投,偶尔有印度人和韩国人点缀一下,还真的没有多少鬼佬的。对了,除了那个在Beecroft的破房,华人没有多大兴趣。
前院更多人聚集了,留意一下,不少人手上都拿着个拍卖牌子,也基本上都是华人。大家都不愿意锋芒毕露,韬光养晦地站在后一点的地方,我反而很轻松的找到前面位置好好享受拍卖过程。缺了一杯咖啡,上次29 Abuklea Road的咖啡还真的不错。
那位西人伯伯也出来了,不过他竟然站在前院正中。好吧,他就是拍卖官。看来这次还是华人的天下。这个中介又弄了一个花样,第一个开价的会收到一束鲜花。通常第一个开价的最后都是最终打酱油的,安慰一下而已。
开始拍卖。居然很安静,没有人开价,伯伯有点担心,再一次重申第一个开价会得到一束鲜花。远处有人含糊的开了一口价,听不清楚,伯伯听到了,不接受。大概是低于1M,他说怎么也得从1M起呀。终于,附近的一位MM开了1M的价,鲜花送给她了。大家热身完毕,正式进入状态。有点奇怪,大家都不是太热烈,叫价都是稀稀落落的,甚至在不到1.2M的时候已经有人想5k加上去,伯伯不愿意,太没有诚意了,怎么也得10k呀,他也时不时用final call来威迫买家们出价。我想,不会吧,这个房子如果卖不到1.3M房主可要吐血呀。中介基本上都在观望着要到哪里去定位有实力的买家才不会浪费了口水。期间有一位大叔示意一下,但没有说价钱,伯伯急了,你老不确认价钱不能算数呀,再问好像大叔的英文不灵光,反应不对。中介马上冲上去做翻译,不过这时又有另外一个出价了。
价钱比较艰难的挪上了1.3M了,气氛忽然变得热烈了。基本打酱油的都刨出去了,开价也不只是10k加上去,有时会横空来一个30k。现在中介的工作好做了,他们都各自定位了一个买家。那位收到花的MM也开了一口价,不过很快就被别的叫价淹没了。现在伯伯终于同意5k的加价了,一位戴着鸭舌帽的大叔一直在有力地竞拍,在1.4M左右,他身旁的一对夫妇正在和他抢着。我感觉到他每叫一口价都冷冷地看着他的竞争对手,从气势上压倒对方。那对夫妇还在信心思量着是否应该再继续下去,中介当然在旁鼓励着。我想大叔也应该听到对方的讨论,他大概知道一些对方的底牌了。不一会,我发现附近的一对夫妇也开始出价了。大概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妇,抱着小女儿,还有一个朋友作参谋。他们的开价很谨慎,也不是马上就加上去,每次都拿着纸笔比划一下,然后才报价。
在大概1.45M时,大叔慢慢的退后了,他从前沿走到后方,站在某间房子的门前。他应该是位邻居,今天想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拿下这间房子继续出租投资。这时基本上也只有两位买家出价,他们都站在同一条线上,中间隔了三四个人。中介在拼命的鼓吹再出一点,看看怎样,总不成为了省5k就错失这个房子呀。现在的价钱已经超越了1.5M,买家应该都到点了,这个价钱我感觉鸡肋了,不知道买家是否有点骑虎难下。中介在继续的做工作忽悠着,我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再加5k看看吧",两位买家都开始面有难色,不知道是否再继续撑下去。伯伯也知道应该差不多了,他也开始休闲地等着敲锤子。终于,抱着小女儿的夫妇拿下了,1.525M。围观的人群都从打酱油变得激昂起来,成不了主角也起码是见证历史的人物。现在什么120 Agincourt和29 Abuklea都是浮云,被16 Lexcen一下都吹散了。真不知道Marsfield以后的拍卖怎么过了,虽然还是比不上4 Glenfern Road Epping的1.685M,但也相差不远了,以后Marsfield的房子放出来没有1.2M还真不敢告诉别人这是Marsfield的。
之后,听到1 Talinga Street Carlingford (http://www.realestate.com.au/property-house-nsw-carlingford-114138571)卖了1.565M,也不觉得奇怪。这是个新房,location不及16 Lexcen的好,交通,学区和shopping都略差一筹。但是不差钱的人多着呢,澳币汇率低,利率也低,热钱都从国内流进来支撑起这个房市。工薪族靠自己的本职工作应该不能轻易拿到本地银行的贷款买这些高价的房产,还是得靠国内的大爷大妈。
现在感觉到即使手上拿着1M的预算,也不要幻想可以在这附近拿下个好房子。要么继续等楼价下落,要么转移阵地看别区,又或者考虑villa/TH。
我想应该有不少澳洲前辈也在现场,大家凑合着看吧。如果有什么内幕消息,欢迎大家拍砖,大家互通有无。
|
上一篇:租房那些事——唯一的租房经历下一篇:厨房柜子全部装好了。请同学推荐epping附近做大理石台面的厂家。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