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hyu 于 2014-1-20 17:04 编辑
买房心得
最近澳洲的房市又有看涨的趋势,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是新移民首选的居住之地,所以房子的需求量只会增不会跌。
房子对我们华人来说是件大事,华人喜欢置地置房产是出了名的,因为只有拥有了自己名下的不动产,华人才会具备安定下来的感觉,否则总觉得像四处飘零的落叶毫无归属感。许多澳洲人说澳洲的房市就是被华人推波助澜炒起来的,这话虽然偏颇,但不无道理。只要看看我周围的朋友们,只称有一套房子的人已经算少数民族了,二、三套很普遍,五、六套甚至更多的大有人在。反正我们华人就是厉害,房子生房子就跟鸡生蛋蛋生鸡那么容易。
记得十几年前刚来墨尔本时,房产交易远远没有这么普遍这么热火朝天,马路上鲜少见到挂牌出售的房子。中国留学生们那时正忙着打工挣钱并争取居留权,还无暇顾及买房子的事。然后忽如一夜春风来,突然就冒出这么多上赶着置房产的华人,真是让那些房产交易商大跌眼镜。以前他们看华人有点高高在上带搭不理的味道,现在是求之不得殷勤备至。
虽然我们华人买房的心愿很迫切,需求十分强烈,但买房毕竟不是小事,动辄几十上百万,所以还是有许多技巧在里面。
首先是选择区域,一个好的区域绝对是价值的保证,大势涨跟着涨,大势跌也不会跌到让人跳脚,因为需求量永远在那儿摆着。有句行话“宁买好区好街里最破的房,别买烂区里最好的房”就是这个道理。说白了,房子是贬值的商品,只有地皮才是真正值钱的。在墨尔本当地人心目中公认的传统好区Toorak、Brighton、SouthYarra、Camberwell|、Hawthorn、Canterbury、Kew、Malvern、Brighton East、Armadale等房价永远居高不下。但所谓的好区也因人而异,有许多综合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公共交通,孩子的学校,购物是否方便,安全系数等都是必须考虑的条件。综上所述,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一个最适当的区域才是聪明之举。当然,墨尔本的区域规划还是有律可循的,总的来说西区和北区口碑较差,沿海的区域(bayside)生活方式较贴近自然而更受欢迎。
接下来就是房屋类别的选择。在澳洲尤其是墨尔本,毋庸置疑首先选择带前后院子的花园洋房,少邻居的干扰完全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是最符合人类居住理想的一种状态。其次像排屋、公寓虽然打理起来简单点,但不能体现澳洲地广人稀的优势。
房型本身也十分重要。这儿特别要提一下许多从中国来的新移民都非常容易被那种二层楼的造得方方正正的新房子所吸引,因为这跟国内所谓的“别墅”的概念十分接近。可是在墨尔本乃至整个澳洲,地多人少,不需要朝空中发展,所以多的是平房,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两层楼的房子就是“豪宅”。由于造价的关系,很多新房子在材料的选用方面相对比较低廉,会使用流行的水泥板、大块玻璃之类的,看上去十分现代,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保温不透气。当然,现代的设计理念追求大面积采光,简单明亮,冬暖夏凉的保温任务主要靠空调来完成。不要求厚厚的墙壁,不过随之而来的电费也是笔可观的支出。
墨尔本其实有许多非常漂亮的老洋房,虽然历史悠久,有的房龄已经一百年左右了,可根基仍然十分结实。像我们通常所见的Edwardian式,Spanish Mission式,Californian Bungalow式,Old English式,在外形结构方面都颇有自己的特征,令人一目了然,仍然受到许多人的追捧。这种有一定历史年代和特色的老房子在英文里被称作“period house”,它们大都有厚厚的双砖墙,结实的硬木地板,极高的雕花天花板,真正的用耐火砖砌成的壁炉,优雅美丽的拼花玻璃窗子。总之,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处处充满了细节,耐人玩味,不会随岁月消逝的精致细节。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性格和精雕细作,十分讲究品味的人,那就考虑在墨尔本买一栋这样的老房子。试想在阴湿多雨的墨尔本的冬季,坐在自家的壁炉边静静品着红酒,炉膛里的木头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暗红的跃动的火苗,一只小猫或小狗慵懒地躺在炉前地板上,那是一幕多么富有画面感的温暖场景啊,简直有点小小的贵族化奢侈。
在正式下决心买某个房子之前,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步骤,但往往会被许多人忽略,那就是找专业的房屋质检员检查房子的质量。这些人都是十分有经验的,对房屋的地基、房顶、裂缝、安全隐患、有无白蚂蚁侵害等都会给出一个专业的评估报告,虽然收费不低但比起整个购房的巨大投资绝对是物有所值。
在一切基础性工作基本完成后,就要给自己心仪的房子出价了。在澳洲有两种最常见的方式,一种是参加房屋竞拍,另一种是给挂牌出售的房屋通过房产中介直接出价。这其中都大有学问,但最基本的,在定出自己的心理价位之前,至少要参加这个房子所在地区十个左右的竞拍会,并且对此区域的房屋中间价,高端价以及低端价做到心中有底,只有这样才会在自己出价时有参考的依据,比较能给出合理的价格。当然,价格之事有时绝对也是碰运气,如果同时有几个买家都对某个房产兴趣浓厚,便会导致激烈的竞争,这时就要量力而行。倘若实在喜欢这个房子预算又比较有弹性,那不妨把心理价位再抬得高一些,毕竟各方面条件都适合的好房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办理房子移交手续时必须要请律师。许多华人朋友喜欢找会讲中文的律师,觉得交流起来方便。事实上,如果自己的英文还过得去就不必非得请华人律师,他们的费用并不比西人律师便宜,也许其中还要收个翻译服务费之类的。最经济划算的是请conveyancer,花较少的钱办同样的事。
最后,还要谈谈风水这个话题。我们华人买房有时条件特别苛刻条条框框很多,就是因为风水的问题。不能说风水完全有道理,但绝对不可讲风水完全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比如华人不太喜欢直对丁字路口或处在十字路口拐角的房子,认为很冲。其实,从安全的角度讲,处于这种地理位置的房子确实容易出交通事故,电视新闻里播出的车子撞入路边院墙的事故往往发生于拐角或丁字路口的房子。再比如许多人被告诫别买太靠近警察局、教堂、医院的房产,认为阴气太重。且不谈阴气的问题,上述这些地方本身就有好多陌生人进进出出良莠不齐,至少治安的保障就差一些吧。此外,像贴近变电站以及高压线的房子,一方面是电磁场对人体会有不良影响,再者也存在容易引发火灾的隐患,所以亦非上上之选。总之,在有选择的前提下上述这些处所的房子还是尽量别加以考虑。风水之说,宁信其有勿信其无吧。
|
上一篇:我也来谈谈AUBURN下一篇:如何辨别大麻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