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ITLE
所謂TITLE,比較正式的叫法是“產權”吧,有時會說“某某人名下”,似乎更貼切些。
與中國大陸的情況的不同,澳洲的TITLE更強調的是土地,而不是房屋。最後看到的房屋買賣合同裡頭,往往連房子的結構圖都沒有。
TORRENS TITLE
要了解澳洲的房屋產權制度,TORRENS TITLE是必不可少的了。
TORRENS TITLE也算是澳洲的一項發明了。TORRENS是制定這個制度的人的名字。簡單說,TORRENS TITLE是一種產權的登記制度﹕所有房地產的交易,都在州政府的登記處登記在案,白紙黑字寫明是誰的房子。
好像沒什麼特別﹖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這樣一來,地契就不重要了。
TORRENS TITLE引入之前,在舊英國系統下,地契是房子的唯一證明。完美的情況下,地契可以一直追溯到國王分封土地的時代。然而實際上,因為地契所引起紛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TORRENS TITLE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早期的房子,當然是單家獨院的,TORRENS TITLE就夠用了。但是隨著單元式公寓的出現,如何界定公寓的產權,特別是裡面大量公共區域的產權,就又成了問題。
COMPANY TITLE
早期出現過所謂COMPANY TITLE,也就是說,一棟公寓大樓,註冊成一個公司。購買其中的一個單元,其實就是購買這個公司的股份,成為這個公司的股東。因此大樓內公共區域,乃至公共設施的運行維護問題,都可以通過股東會議,迎刃而解。
但是COMPANY TITLE有個顯著缺點,就是買賣﹑出租的時候,也要通過股東會議。假如你的鄰居和你同時要賣房子呢?
STRATA TITLE
STRATA以前也有叫“BODY CORP”的,香港好像叫“業主立案法團”,中國大陸的“業主委員會”在法律上沒有這個高的地位。在STRATA TITLE之下,業主只擁有房子的內部空間,而房子的結構本身由STRATA 擁有。因此有“牆上的油漆屬於你,但是牆不屬於你”的說法。STRATA由業主組成,而業主必須要分攤房子的維護費用。這是目前澳洲公寓普遍採用的產權形式。
STRATA TITLE理論上是TORRENS TITLE的擴展。業主擁有完全內部空間,因此獲得買賣﹑租賃的完全自由。但是STRATA 為了維護建築的結構和公共環境,往往有很多規章。比如能不能養寵物﹑能不能安裝衛星天線﹑甚至晚上幾點之後要調低音量,都有可能規定下來。這就是考驗鄰里關係的時候了。而且,要定時分攤的公共維護費用,也令很多人避之不急。
COMMUNITY TITLE
雖然COMMUNITY TITLE引入已經十多年了,但是在很多人眼裡,還是新鮮事物。COMMUNITY類似于中國大陸的“小區”:由大房地產商成片開發的新區,為吸引買家,往往有小區會所(CLUB HOUSE)之類的設施,即使裡頭的道路等公共設施,也由房地產商抓刀。
這又引出了新問題﹕這些公共設施由誰負責。傳統的TORRENS TITLE自然關不了。而新區往往是單家獨院的房屋,不適用STARTA。於是想出了混血的COMMUNITY TITLE。
COMMUNITY TITLE可以理解成以TORRENS TITLE擁有房子本身,而以STRATA TITLE擁有公共設施。於是就找到人來為這個公共設施買單了。 |
上一篇:求助-公寓房的车房遥控器哪里可以购买?非常感谢下一篇:大家来看看这个cherrybrook的房子怎么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