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楼主: yuxuanlin

[育儿经验] 每个父母都需要知道的----积极的引导儿童的行为(继续更新zhong)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174

帖子

2651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2651
发表于 2014-6-24 23: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个有心人。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另外提个小建议,如果以后补充的内容多了,mm可以在第一楼增加一个目录,可能的话贴上链接,这样也方便其他人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87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6
发表于 2014-6-25 0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reg !引导孩子吃饭的方法好像挺管用的。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在幼儿园学来的。我们阻止不了,也不应该去阻止,因为这是他成长必经的过程。他要学习好的,也会学习坏的;他要从中学会自己判断,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判断好坏行为的人。
我列出的那些问题,不全是我们孩子的行为;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小的时候不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决和纠正话,将会影响孩子一生。中国老话不是说:三岁看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87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6
发表于 2014-6-25 01: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ible two"其实是不是孩子到了自我认知期?
不停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刺激父母家周围的人,以达到身份的确认?
个人认为,孩子这个时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他们在不断的测试父母的承受力,和给于他们的限制程度,因为这个是他们的第一个最直接的外界社会.
他们所有的行为产生,及认知, 都是根据父母,或最直接的人对他们的行为的应对行为得出的。比如“哼哼”能达到目的,就直接“哼哼”。如果“哼哼”不能达到目的,他们就会寻找另外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409

帖子

3180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3180
发表于 2014-6-25 03: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多现在就处于哼哼阶段,这个帖子很及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87

帖子

7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6
发表于 2014-6-25 0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to mylittlelover,
谢谢鼓励。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加目录,也不知道怎么进行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83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7
发表于 2014-6-25 04: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多为什么哼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11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16
发表于 2014-6-25 04: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仔细读了 并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409

帖子

3180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3180
发表于 2014-6-25 05: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09-6-23 00:24 发表
叶多为什么哼哼?

什么原因都有吧,要东西说不出来,要抱,要attention
我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74

帖子

476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发表于 2014-6-25 06: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我们家宝贝现在也有开始哼哼的迹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83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7
发表于 2014-6-25 07: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积极引导儿童的行为”有个潜台词,就是儿童的行为有问题,需要大人引导。我的观点是,儿童,特别是小童,如果有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我们在中文的育儿资料里经常能看到上述的思路,洋人更多地说“how to behave so that your children will behave".
孩子出生到2岁,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充分地了解,理解孩子。这时候,父母的追求是,力争在孩子自己还没有感觉到饿的时候就喂她,在孩子将醒未醒的时候就给她安慰。。。
上面有妈妈也提到,孩子哼哼是为了更多的关注,那么,为什么不在他哼哼前就关注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