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7-24 19: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ngpang 于 2013-11-26 11:29 编辑 到了土著人的地盘,为确保政治上的正确性,历史当然要追溯到long long time ago以下资料出自Broome Vistor centre 的 online guide
- 公元前1000年,这里连同金伯利地区是土著人的居住区,这一地区在白欧人到来之前,至少已有3万人
- 1688 有记载探险家William Dampier和他的Cygent船到了Broome海岸,他在1689年重返时的船是 The Reobuck我参观的那个取珠表演,就是名叫Cygent的一个店。该公司在Broome市内的销售店,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fine quality pearl。这家的养珠场在在Cygent Bay, 从Broome北上约200多公里的风景更佳的地方Broome海关和PORT就在Reobuck Bay。那里有个超长的JETTY,我走到一半就没兴趣走下去了,实在是太长了。是本地人钓鱼的地方。他们钓鱼用的诱饵是有我巴掌心那么大的螃蟹我想这些地名都是以探险家的船名来命名的- 1850s 第一批欧洲来定居的以养羊为生。他们发现了巨大的银唇牡蛎的河床(应该是海床)。这种名叫Pinctada Maxima的牡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贝壳- 1883 11月27日该地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就是现在的名字, 来自一个Governer的姓- 1889 铺设了海底线缆,通到JAVA,也有资料说通到新加坡。偶的理解,新加坡在那个时候属于JAVA地区。这也是CABLE BEACH名字的来历CABLE BEACH南端接近看恐龙脚印的地方,就是海底CABLE的起端- 19世纪后期,采珠的黄金时期,这里供应全世界80%的mother peral.有400余条采珠船,该镇人口接近4000人,是当时澳大利亚最有人气的地方 -大都会 (那个繁华,大概等同于二站前的大上海吧?)-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 日本的采珠人来了(他们消息怎么这么灵通呢),替代了土著的采珠人。日本人招募的diver有来自马来西亚的,菲律宾的,印尼某些岛上的。我后面再添加在museum看到的资料。土著的采珠人是skin diver,无任何防护措施,用现在的术语是 PP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1942年 黑暗降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