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13 0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边琼。首先我要提醒一下“转载”本文的作者:此文并不是我的原文。您能够赏识我的文字我很荣幸。 但是请您转发我原来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蔡笑晚先生根据我的散文改编的,并非是我的原作。另外我的文章毕竟不能与王勃这样的大家相比,您谬赞了!附: 《美之剪影》
时光之河,更迭漫漫。然关于美的记忆始终未被磨灭,不是河流不够急湍,亦非时间不够冗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那河水中的水滴,早已汇为海川。手指轻拈扉页,汉晋微风便从书中徐徐吹来,和着泥土的芬芳,带我看月明花黄,看人物是非在年月里淌。
那是一个峨冠博带,广袖长衫,纵情高歌的时代。那是离丧与自由并存,放纵与傲气共生,靡乱浪漫,华丽而又张扬的时代。那个时代,美如淙淙溪水、涓涓清流,绵延至今,陪伴我跨越千年的尘埃,寻求不变的箴言。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漫步绿珠台下,层层丝幔后那道朦胧的背影若隐若现:纤修手指骨节分明,温润如美玉光华流转。嘴角含笑,一派儒雅风范,眼光若浮冰碎雪。琴音空明而深情,绕梁不绝。只一眼,少女芳心已动,殊不知冥冥中一线既牵。《凤求凰》的幽婉与热烈,宛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谈。那是突破礼教束缚的勇敢,更是相濡以沫的缠绵。
这一站,你们的爱将我陪伴,美如文君娇靥。
曲水流觞,小盏轻触指尖,暗香浮动,山水清音。躲在兰亭之畔,伫留望见你的眉眼。三分佻达,七分洒脱。你手握折扇,姿态慵懒,轻啜美酒,醉倒倜傥流年。倏地执起纸帛,狂草一挥,豪卷泼墨成一绝。《兰亭序》的肆意、遒劲,正是王羲之的灵魂再现。那一天,春日杏花吹满头,陌上年少足风流。
这一站,你的疏狂将我陪伴,美如兰亭珠玑轻绽。
“焦尾”木纹龟裂,檀木殷红似血,遥想文姬当年,噙泪嘶弹。站在断头台旁,我仰望你清秀容颜。夜寒透髓,止不住四起风烟,你茕茕孑立,发丝在风中凌乱,仿若呜咽。泣血问天,指尖狠按,于是那广陵一散,便缓缓淌泻。《广陵散》的悲壮决绝,映射出嵇康的铮铮铁骨,不死不灭。那是忘河盛开的朵朵红莲,勾勒出你不畏强权的风范!
这一站,你的兀傲将我陪伴,美如一勾残月。
红尘步履蹒跚,不过是起落浮沉数年。这一路,我探寻了璇玑图的奥妙无边,聆听了敕勒歌的轻快广阔。这一路,泼墨汉水,走马鲜卑,这一路,果然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