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9-25 0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需要的好工具-睡前習慣/儀式
寶寶喜歡知道能預期的生活。
小睡前給寶寶清楚的訊息,讓寶寶知道接近睡覺時間了。
設計一套不同於夜晚睡覺的睡前儀式,例如:拉窗簾-放音樂(與夜晚睡眠音樂不同)上床-穿睡袋-親親晚安。
引導小睡的關鍵字-你的信心
很多新手父母終於戰戰兢兢跨出第一步,卻發現這條道路似乎非常坑坑疤疤。
昨天沒有哭,結果今天又哭了,你又開始質疑自己做錯了。
任何事情都需要緩衝期,沒有一步登天的時間表。
新手爸媽很怕衝突,受不了寶寶哭,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時間點,把寶寶放下去他就甜甜的入睡了,一滴哭聲都聽不見。
一開始哭泣是無法避免的,你不跨出第一步,你永遠無法到達你想要的地方。
只要規律作息,實驗出合理放下寶寶的小睡時間,經歷過渡期後,你的孩子的確放上床就會甜甜自己入睡,前提是你還是得熬過去。
新手爸媽的問題1:放寶寶上床小睡,他哭了他哭了他哭了呀!
新手爸媽很怕孩子哭,以為孩子哭就是自己哪裡弄錯了。
嗯~~(長呼一口氣)
瓜老師也曾經有過那樣的日子,揪著心頭擰著手絹兒躲在房門外聽啊,怎麼還不停還不停???
首先我們先冷靜下來,自問你有沒有規律作息。
如果你有規律作息,有按照瓜老師時間表去評估寶寶何時該小睡。
寶寶上床哭有很多原因,但怎樣都跟他不想睡沒有關係,也決不可能是肚子餓。
可能原因(1):寶寶被寵壞了習慣用哭鬧達到目的/戀上黏著你的感覺,
瓜老師在前面無數文章都有提到,不要一整天都抱著孩子,不要讓孩子依賴你打發時間。
從「從零歲開始」I、II集,去除掉宗教方面的字詞不論(因為作者是很虔誠的教徒吧),它是本很有智慧的育兒書,它提到「孩子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養一個小孩,不是繞著他轉,不是他不滿哭一聲我們就飛奔前去,不是他皺眉頭我們就一直覺得得做些什麼,我們是父母不是孩子的僕人。
孩子哭,先停一停,試著了解你的孩子,而非寶寶一哭就俯身去抱他。
「放任寶寶,養成他一哭鬧,就被抱起來的習慣,他也變成不正常的去依賴哭鬧」...從零歲開始,頁110。
如果你已經有點養成他依賴你時時抱著、哄著的習慣,你時時刻刻隨侍在旁,現在突然就把他放到床上,他當然會哭泣,因為他想著怎麼情況改變了?想要黏回妳身上,甚至於哭聲可能是大聲嘶吼型。
在剛開始育兒時,真的不用時時抱著(等大了怎樣抱都沒問題,但在一開始這個階段,袋鼠育兒法並不是一個好方法。換句話講,如果老天真的要我們這樣養孩子,祂就會在我們身上放個袋子。)
除了建議你稍稍修正你的育兒方式外,這時候的哭泣可以不用理會他,確實執行規律小睡,很快他就能改過來了。更棒的是,之後孩子的哭泣還會大大減少。
「寶寶被安置在規律及可預期的日常生活中,發展出對挫折更大的容忍度,且學會用哭以外的方式來表達」
...從零歲開始,頁112。
可能原因(2):寶寶不會自己入睡,寶寶習慣要有人安撫/搖著/哄著/抱著才能入睡
寶寶睡覺前不哄/抱/搖用任何人工加工去協助寶寶入睡,這個嗯...瓜老師應該也講過一百多遍,就差沒有印成傳單,到每家婦產科醫院去發了。
這個原因會跟前一項原因一樣,會使寶寶在被放上小床那一霎那開始大哭,如果你想戒掉寶寶這個習慣,就讓孩子哭一下吧!幾次之後,寶寶的睡前哭泣也會減少,大幅減少,最後進步到不哭泣。至於進步快慢,端看你寶寶的月齡大小(越小改越快)、壞習慣被養成時間長短(越長越根深蒂固難改)、寶寶個性固執與否(最後這項變數影響較小,孩子通常都是很聰明的。)
可能原因(3):寶寶不習慣現在上床睡覺
不習慣這是因為如果從過去寶寶都沒有被放上床準備小睡,他自然會不習慣,不清楚為什麼會被放到小床上。寶寶可能有小小的哭泣,這是正常的,不要急著前去關切,要讓寶寶知道「睡覺時間就是要躺在小床上睡,哭哭媽媽也不會來抱我起來」。由於你照顧他是非常合情合理,累了就該上床睡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寶寶本身也是累的/體力有限,這種哭泣是非常過渡性的,很快就會消失了。
可能原因(4):寶寶玩心重,不想要現在上床睡覺
注意你把寶寶放上床前的動作,不要陪她玩到一半,寶寶正高興的時候,然後就說「哇!小睡時間到了」,然後就抱寶寶上床。
誰不哭呢?連我也會哭。
不要快到孩子快上床時間,你才突然想到要跟她互動玩,OK!?
孩子太小,不像大人能快速轉換情緒,所以快上床前,盡量做些溫和的事情,這也是很多爸媽會設定固定的上床儀式的原因,讓孩子上床前固定做些步驟,讓孩子能夠辨認再來要睡覺了。
我家妹妹小睡的上床儀式就是:
我家妹妹快上床前15-20分,我就避免跟她玩些激烈活動(例如會逗她咯咯笑的事、或者拉著她的手兒唱歌...這些都要避免),我可能講個床邊故事,或者笑著拉拉她的手說說話,在她耳邊喃喃低語,或者讓她靜靜啃東西,我自己在旁邊看自己的書。
時間到了,就用溫柔帶著快活的聲音(←其實是媽媽想到可以放風囉,忍不住太快活,喂~)對妹妹說:「妹妹!睡覺時間到了!好棒!我們現在要睡覺囉,要睡飽飽喔!等等媽咪再來叫你起床喔。」
然後放上床,拉床簾,讓妹妹聽見拉窗簾刷一聲(此階段的孩子聽覺比視覺更敏銳,所以瓜老師的暗示動作多都跟聲音有關),笑著親吻妹妹臉頰:「要睡覺囉!好棒喔!媽咪等等再來叫你囉!」,拉上蚊帳,放小睡音樂(選一張和晚上睡覺音樂不同的CD片,然後每次小睡都播放此首),離開房間。
可能原因(5):累過頭了
當寶寶過於疲憊反而會很難入睡,這時候放上床,她反抗與大聲抗議哭泣時間會更長、更激烈,但是等他冷靜下來,他就呼呼大睡了。所以遇到這種情形,千萬不要以為寶寶不想睡而把她抱起來,這樣只會惡性循環讓寶寶更煩躁更無法入睡。
這是很常見的情形,當寶寶累的時候,有時反而還特別活躍,讓新手爸媽誤以為寶寶不想睡,而錯過孩子小睡時機。另外,你也可能遇到這樣的情形,當你覺得孩子累了,你準備將她放上床,剛好手邊有件事你決定順手先去做一下,結果做完回到小床邊,你發現孩子居然又變回很清醒還是一副想玩的樣子???於是你想你猜錯了而繼續讓他醒著,結果你會發現接下來的時間,你一直面對一個疲倦、焦躁不安的寶寶。
許多新手媽媽犯的小睡錯誤,通常是連著來的。
第一個先是誤判小睡時間點,讓孩子太累,第二個錯誤就是父母放上床的態度反覆、猶疑不決。
你左看右看都覺得你的孩子不想睡,可是他就是一直哭鬧,只好放上床,結果他比往常更大聲抗議哭泣,然後你想著他是不想睡吧!於是你又把寶寶抱起來,孩子又開始你懷裡又扭又蹭、揉著眼睛煩躁不已,你見他揉眼睛,又放回床上....這樣的反覆過程,讓寶寶更加氣憤而哭得更激烈,而你搞不清楚到底孩子想不想睡。
通常把清醒超過三小時、四小時的小寶寶放上床,就會遇到這種情形。那是寶寶累過頭了,你把她抱起來,也不能解決他哭泣的問題(還可能哭得更大聲),放上床讓他哭吧!他大哭一陣,冷靜下來就能休息了。記得下次早點把孩子放上床。
瓜老師經驗談:我家壞脾氣妹妹遇到這種情形,就算抱著、搖著,仍可以在媽媽懷裡又哭又鬧生氣半小時,如果放上床上,她可能大哭一分鐘發洩完不滿後,很快就入睡了,你才發現啊!原來她是太累了只想好好安靜入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