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楼主: 风玲

[育儿经验] 风玲教学日记之二―儿童的行为―2. Understanding children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

[复制链接]

12

主题

260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发表于 2014-11-12 0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nglanlancn 于 2008-12-17 22:38 发表
LZ写得真好!
LZ请问,对特别叛逆的男孩子该怎么办?
另外,几乎所有活动的中心思想就是突破你的底线。
另另外,不如意的时候歇斯底里~~
我曾粗学过发展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也明白小孩世界的秩序不同于 ...

孩子5岁,看起来有Behaviour difficulty的倾向,你说的这些行为是在家吗?在幼儿园(或学校)表现如何?老师有没有谈过他们的concern?对于有Behaviour difficulty的孩子,需要就不同的case进行分析,我在读书的时候,也曾经做过一个assignment是分析一个5岁男孩的行为问题并设定特别的教学programmming。我简单给你介绍一下作为working with children proffesionals,针对Behaviour difficulties是怎么设定program的。
1。首先跟家长谈话或开会,了解跟孩子有关的所有背景,尤其是他平常接触得最多的人,了解这些人的情况。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有没有吃很多的Junk食品,或者喝汽水,可口可乐之类饮料?晚上是否早早上床休息以保证精神状态良好等。家长是否工作很忙?
2。跟家长一起制定计划,了解家长关心的内容,看看他们对孩子的近阶段目标和远阶段目标分别是什么。
3。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4。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改变一些教学计划以适应需要。
5。当孩子再次爆发的时候,寻找原因,是什么引起他爆发的?必要的话,要做一个时间表,从早晨到晚上,记下爆发的时间,以便分析原因(比如,是不是到了下午因为疲累会爆发频繁一点?)
6。一旦制定了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要随时记录,看看有无好转?如果有好转,那么就每次设定一两个目标,纠正的内容不可以一次太多,那样孩子会因为overwhelming而不配合。
7。如果计划无效,就要跟家长谈话,建议家长找专业机构及人员介入。可以先去做评估。
如果你自己觉得你已经没办法帮助他了,但他的行为又让你担心,一定要尽早找到专业人士介入。
[ 本帖最后由 风玲 于 2008-12-18 17: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4-11-12 06: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用心和专业的回复!
在家比在幼儿园严重(幼儿园每周2天)。也跟幼儿园老师交谈过,未果,老师判断可能因为心智发育稍晚。
1. 客观地说,家庭和生活习惯,都算是普通正常主流的中国沿海城市家庭的作风。我们要求的饮食,休息规则不应该存在问题(当然事实上吃饭不认真,睡觉有时上床2小时还没睡着)。我有空余时间陪他,自我感觉陪伴的时间足够多。
2. 我们对孩子并没有具体或超现实的目标。希望他健康,开朗,坚强,进取足矣。至于未来,不考虑。
4. 我感觉我的孩子安全感不足,敏感,心思重,自我意识相当强。开朗和退缩并存。
我会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比如我理解一边吃饭一边玩有别样的乐趣,但是作为家长,不得不阻止这样的乐趣啊。
5. 记录,这是个好办法。帮助做分析,找原因。我之前的判断是,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发脾气(呵呵,人性如此)。我希望凭借记录发掘真正的或更直接的原因。
无论人格怎样,性格怎样,智力好坏,我希望我的孩子知道怎样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这一点他很弱,让我伤透脑筋~
BTW,LZ是否注意到:西人的孩子比中国孩子脾气好,听话?或者,这是我的错觉,孩子是一样的,区别是大人对孩子的不在乎??不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409

帖子

3180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3180
发表于 2014-11-12 07: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Not all behaviour is negative and not all children show inappropriate behaviours. When children feel loved, valued and respected, they love, value and respect themselves and other people in return.
这个我非常赞成,家长需要付出的就是 Unconditional lov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60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发表于 2014-11-12 08: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提到老师说觉得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是因为心智发育稍晚。那么老师有没有提到具体在哪一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因为语言发育滞后(Language delay),有时候用语言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意愿,就会有发脾气的现象,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说有 Development delay,那么有没有建议你带孩子去做assessment? 不好意思,我不想在这里妄加揣测,只是因为没有见到孩子本人,了解的情况非常有限,提供几种假设而已。
2。我前面文中提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short term goals and long term goals),是单纯指行为方面的。比如,短期目标是:在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控制情绪不大喊大叫,而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长期目标可以是:具备自我约束(self-discipline)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愉快地跟同龄人合作。
3。我说的做记录,我们叫做:Time sample。就是把一天的表现记下来,比如每半小时一记,然后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另外,光做time sample 不够,同时还要做 observation,着重看孩子怎样控制情绪适应集体,还有social skills如何,怎样跟同龄人交流等。
4。安全感不足,为什么呢?有什么原因吗?自我意识很强,这个需要家长努力,要告诉孩子,要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不可以自我为中心,3岁以内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Egocentric thinking),5岁已经过了这个阶段,这一点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帮助,平常多提醒,解释,modelling the  desirable behaviours.
举个例子:孩子在玩洋娃娃的时候,如果玩完了就往地上一扔,家长要马上说:哦,可怜的娃娃,这样掉在地上多痛啊,快点抱起来,轻轻地放到床上去吧。
再举个例子:今天有小朋友在幼儿园摔了,孩子回来告诉你,家长要说:哦,好可怜啊,他摔得一定很痛,你有没有去安慰他一下?有没有帮他拿午餐盒?
5。家长要理解孩子,并不是说溺爱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当然是不允许的,小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当然要管的。
6。我说的understanding child,理解孩子的feeling,不是指的宏观的方面,我指的是针对每件小事,理解孩子的感受,知道他为什么要发脾气,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7。我并不觉得西人的孩子脾气好,亚洲孩子脾气不好,我觉得机率是平等的,孩子都一样,没什么差别。
8。可以多跟幼儿园老师交流一下,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征求他们的建议。
[ 本帖最后由 风玲 于 2008-12-19 21: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60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发表于 2014-11-12 0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LZ写得真好!
另外,lz有没有这方面的好书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60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发表于 2014-11-12 0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领域,目前最经典的好书就是 Louise Porter 的 Young Children’s Behaviour,如果想要看书,我强烈建议你先看看这本。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书,等我查了作者名字和书名再告诉你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4-11-12 0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玲 于 2009-1-16 22:52 发表
在这个领域,目前最经典的好书就是 Louise Porter 的 Young Children’s Behaviour,如果想要看书,我强烈建议你先看看这本。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书,等我查了作者名字和书名再告诉你哈。

谢谢风玲。我去社区图书馆找找。其实我也是心血来潮,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很羡慕你们这些幼教的专业人士,从学业事业中学到的又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那么有用,还可以指导帮助朋友,真是一举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9

帖子

255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14-11-12 1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工作辛苦挣钱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60

帖子

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6
发表于 2014-11-12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美国人写的书:"BOY'S MIND"深有感触.男女大脑构造不同,所以性格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作者之一就曾经是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男孩, 曾吃了一段时间的药.等他成人后接触很多跟他有同样经历的男孩,觉得现代教育是'摧残'男孩的教育.他后来成为一名教师,专门帮助'多动症'男孩.有男孩的家长可以看看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9

帖子

255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14-11-12 12: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虽然我只是送女儿接女儿去幼儿园,但也觉得这里的幼儿园老师很不容易。何况当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更不容易,从你的这些理念看来,楼主肯定是一个很付责任的老师。相信孩子能遇上你真是一种荣幸。
有个问题请教,我女儿非常容易哭,我已经反复跟她强调了,妈妈很不喜欢她哭,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不值一提,她也要哭一下。不知道楼主有什么好提议。
在写的同时,我想到,楼主是不是会说,如果实在孩子是用这种方法来引起注意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她说一下,没关系,不要哭,然后安静的离开,冷处理一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