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12 08: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提到老师说觉得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是因为心智发育稍晚。那么老师有没有提到具体在哪一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因为语言发育滞后(Language delay),有时候用语言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意愿,就会有发脾气的现象,不知道你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如果说有 Development delay,那么有没有建议你带孩子去做assessment? 不好意思,我不想在这里妄加揣测,只是因为没有见到孩子本人,了解的情况非常有限,提供几种假设而已。
2。我前面文中提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short term goals and long term goals),是单纯指行为方面的。比如,短期目标是:在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控制情绪不大喊大叫,而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长期目标可以是:具备自我约束(self-discipline)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愉快地跟同龄人合作。
3。我说的做记录,我们叫做:Time sample。就是把一天的表现记下来,比如每半小时一记,然后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另外,光做time sample 不够,同时还要做 observation,着重看孩子怎样控制情绪适应集体,还有social skills如何,怎样跟同龄人交流等。
4。安全感不足,为什么呢?有什么原因吗?自我意识很强,这个需要家长努力,要告诉孩子,要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不可以自我为中心,3岁以内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Egocentric thinking),5岁已经过了这个阶段,这一点需要家长坚持不懈的帮助,平常多提醒,解释,modelling the desirable behaviours.
举个例子:孩子在玩洋娃娃的时候,如果玩完了就往地上一扔,家长要马上说:哦,可怜的娃娃,这样掉在地上多痛啊,快点抱起来,轻轻地放到床上去吧。
再举个例子:今天有小朋友在幼儿园摔了,孩子回来告诉你,家长要说:哦,好可怜啊,他摔得一定很痛,你有没有去安慰他一下?有没有帮他拿午餐盒?
5。家长要理解孩子,并不是说溺爱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当然是不允许的,小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当然要管的。
6。我说的understanding child,理解孩子的feeling,不是指的宏观的方面,我指的是针对每件小事,理解孩子的感受,知道他为什么要发脾气,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7。我并不觉得西人的孩子脾气好,亚洲孩子脾气不好,我觉得机率是平等的,孩子都一样,没什么差别。
8。可以多跟幼儿园老师交流一下,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征求他们的建议。
[ 本帖最后由 风玲 于 2008-12-19 21: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