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3
|
回复:
0
为什么即使在美国,家暴受害者也不愿意报警?(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2-10 1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自
纽约时间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日,前知名记者马金瑜撰文自述长期遭受家暴的经历,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少人指责马金瑜为什么宁肯忍受家暴却不及时离开。《纽约时间》查阅了关于家暴的诸多研究文章发现,即使在人们认知中对家暴已经有一整套完善法律的美国,家暴却并不少见,而家暴受害者(包括富裕阶层)也仍然不愿意报警。作为另一种”流行病“,保护家暴受害者,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协力。
文:纽约华人资讯网主笔 詹涓
随着世界各国已经在疫情中浮浮沉沉了一年光景,另一种持续时间长得多的流行病发病率也在急剧上升,那就是家庭暴力。
2020年4月初,在芝加哥郊区,一名54岁的男子确信他的女友感染了新冠病毒(她没有),向她的头部开枪,然后自杀。在美国,电话正涌入全国家庭暴力热线,该热线的首席执行官告诉《纽约时报》,"我们正在进行非常困难的对话",建议妇女睡在车里以躲避暴力伴侣,在争吵时,不要进入厨房和浴室等危险空间。
在英国,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三周时间里,至少发生了16起针对妇女和儿童的家庭虐待杀人案,是平均水平的两倍。加拿大妇女基金会(Canadian Women 's Foundation)一直在教女性打手势暗号,让女性在视频通话中无声地提醒当局,她们需要帮助。
西班牙拨打求助热线电话的人数上升了18%;在英国这个数字是20%。法国警方报告称,报警电话增加了30%。在意大利,当庇护所关闭时,旅馆房间不得不被征用。联合国呼吁各国政府“把妇女的安全放在首位”。
这些还仅仅是看得见的求助。正如雷切尔·路易斯·斯奈德在她的著作《看不到的瘀伤:我们对家庭暴力所不知道的会置我们于死地》中所揭示的那样,家庭暴力的普遍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多数寂静无声,真正报警求助的受害者并不是多数,而在报警后有能力彻底离开这段关系的人则更少——这并不是因为她们软弱或者习惯于受虐,女性需要来自朋友、亲戚和社区的强大支持, 才有可能从一段受虐待的关系中安全退出。
另一种流行病
家暴并非只会发生在少数不幸的人身上。事实上:
? 全世界每天都有137名妇女被家庭伴侣或家庭暴力杀害。
? 针对配偶的暴力行为在十几个国家都是合法的。
? 2017年,全球有5万名女性被伴侣或家庭成员杀害。
? 每个月都有50名美国女性被“亲密伴侣”枪杀。
? 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至少发生了10600起家庭谋杀案。在同一时期,3200名美国士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丧生。
? 在美国,“每分钟有20人受到伴侣的攻击”。
? 在纽约、芝加哥和马里兰等几个城市和州,谋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 美国54%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涉及家庭暴力。
许多从未经历过家庭暴力的人可能认为家暴只发生在比美国“不文明”的文化中,而且在人们的认知中,美国应对家暴已经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和社会安全网,因此应该并不多见。
然而,超过31%的美国女性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受到亲密伴侣的身体虐待、性暴力或被伴侣跟踪。不到五分之一的人(19.3%)曾被强奸。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于2014年9月发布的全国亲密伴侣和性暴力调查结果。这份报告是基于2011年进行的超过1.2万次电话采访得出的。
还有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这种虐待大多发生在由少数族裔和新移民居住的低收入地区。不是这样的。家庭暴力会出现在所有种族群体和社会的所有阶层中,从极其贫穷的人到最富裕的人,都难以逃脱。例如,2013年的一份调查发现,在旧金山郊区马林郡(Marine County),家庭暴力是头号犯罪。马林郡是美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尽管这些统计数字显示了高得令人发指的家庭暴力,媒体和受虐待的妇女一样对此保持沉默。
此外,男性同样也可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而且比例并不低。根据美国CDC的数据,七分之一的美国男性曾遭受亲密伴侣的严重身体暴力,但许多人无处救援。2001年,一位与女医生结婚的男性工程师向《盐湖城论坛报》(the Salt Lake Tribune)讲述了他在遭到妻子特别残忍的殴打后,打电话给一家家庭暴力庇护所的经历。“我们是来帮助女性的,我们不知道该对男人做什么,”庇护所的员工告诉他。
为什么她们不报警
斯蒂芬妮·贝尔(Stephanie Bell)是一名职业摔角手,2016年她突然打破沉默,撰文表示多年来隐瞒了前男友对自己施暴的事情。据她说,她的前男友也是一位摔角手,为了不在她身上留下痕迹,会用头撞她、勒颈、或者将她关进壁橱里。贝尔担心,如果她的故事公之于众,可能会损害她的职业发展,因为她以摔角为生,人们甚至可能不会相信她的故事。
贝尔的心态能让许多家暴受害者产生共鸣:警方对家暴的响应可以说是较为及时有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她们宁愿沉默。然而不报警并不意味着她们的证词不可靠,纽约市立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授茱莉·戈德谢德(Julie Goldscheid)对《今日美国》说:“很多人衡量一个幸存者是否可信,标准就是看她是否报了警。但是,报警并不是她是否受虐的唯一证据,许多群体基于安全、育儿、隐私等原因不敢报警。”
1984年,明尼阿波利斯市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推动了家庭暴力逮捕方案,该研究对205起家庭暴力案件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结果发现,逮捕嫌疑人比给嫌疑人口头劝告或将其暂时带离家门8小时更有威慑力。到1991年,约有90%的警察部门和一半的州采取了支持逮捕的政策和法律。
警察局对此类报警的响应速度非常快。美国司法统计局的报告《2006-2015年警察对家庭暴力的反应》称,美国一年平均会出现大约71.6万起非致命性的家庭暴力事件,在所有这类报警中,有64%的案件警方能在10分钟内响应。
在报告的案件中,有39%的人提起了指控,大约有一半(48%)的受害者或其他家庭成员签署了针对罪犯的刑事诉状,使得罪犯被逮捕或被起诉。
但这当中也存在伏笔,因为这份报告发现,事实上从2006年到2015年,美国每年应该会发生130万起非致命家庭暴力犯罪,但报警的只有56%左右,还有一小半人并未报警。而且即使报了警,多数人最终也选择不予以起诉。
曾经因为家暴而报警的女性中,也有一些不愿意再报警。2015年全国家庭暴力热线的一项调查发现,曾报警报告家庭暴力或性侵犯的女性中,有四分之一今后不会再报警。一些受害者表示警方的应对措施仍然充斥着基于性别、种族、移民身份、性别认同和贫困的偏见。
女性出于许多原因而遵守沉默法则。她们害怕激怒她们的丈夫,令暴力升级。她们不想拆散这个家。没有丈夫,她们可能会失去收入来源。她可能觉得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以躲藏。她可能需要辞职,以免在工作时被人盯上。她的孩子可能不得不被转到另一所学校,以免接送孩子时被丈夫发现。如果女性还存在其他法律问题,比如是非法移民,或者有药物滥用史或从事性工作,她们会担心报警将导致自己被驱逐出境,失去孩子的监护权。
美国的一些地方当局非但没有帮助受虐待的妇女,反而可能惩罚她们说出真相的行为。
2016年,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报道了低收入家暴受害者面临的困境:报警她们可能会失去房子,不报警,她们也许会失去性命。
为了打击出租屋中的犯罪和滋扰行为,一些社区通过了法律,限制警察被叫到住所的次数。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诺里斯敦的家暴受害者拉基莎·布里格斯(Lakisha Briggs)发现,如果警察在四个月内以“行为不检”的罪名到她的家里去三次以上,她的房东会面临罚款,并被吊销出租执照。而房东对此的解决方案是什么?驱逐房客。
布里格斯只能选择对男友的持续虐待保持沉默。在一再的忍让之下,他的暴力一路升级,最终用碎烟灰缸割破了她的喉咙,导致警察和救护车都被叫到了她家。当她从医院回来时,房东告诉她必须离开。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和联邦政府的行动最终导致诺里斯敦的法律被废除,但类似的法令仍在美国各地保留,也令许多女性继续处在无助中。
许多处在虐待关系中的女性不仅没有报警,也没有出走,还有些在报了警并作证后甚至会撤回证词,在70%进入庭审的家暴案中,受害者拒绝作证。这能说明她们心理有问题,甚至享受这种相处模式吗?
有些人持这种看法。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报告家庭犯罪的女性往往不可靠或歇斯底里。
“很多人都喜欢处于虐待关系中,”时任新罕布什尔州议员、刑事司法和公共安全委员会(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Safety Committee)成员的马克·沃顿(Mark Warden)在2013年说,“这些人明明是自由的,可以自己走开啊。”
这是最具破坏性的误解之一,“走开”对受害者来说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施虐者可能会突然失控。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留下可能会死,离开也可能会死。
凯蒂·雷-琼斯(Katie Ray-Jones)是全国家庭暴力热线和全国约会虐待求助热线的主席,她说受害者回到或留在一段受虐待的关系中有无数的原因:自卑、经济上的担忧、对施虐者离开后会做什么的恐惧,甚至是爱。她发现受害者平均要经过七次来回反复,才会最终下决心结束一段关系——或者最终被杀死。
政策制定者开始认识到,针对家庭暴力不仅需要执法部门,还需要整个社会的联动。2017年,美国CDC发布了一份关于有效解决和减少家庭暴力的综合报告。报告淡化了警察、起诉和惩罚的作用,而强调了为儿童提供早期暴力干预、产前护理、住房、就业、免费学前教育甚至绿色城市空间的效果,研究表明这些项目对减少暴力是有效的。
例如,明尼苏达州家庭投资计划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和食品援助,帮助有工作的父母满足基本需求。接受援助的家庭与接受传统福利的家庭相比,家庭暴力大幅减少。此外还有华盛顿州的“住房优先计划”,该计划帮助家暴幸存者获得住所、儿童保育和其他必要的服务。在试点研究中,84%的家暴幸存者报告说感觉生活更安全了。
人们常说,需要一个村庄才能养育一个孩子,同样,需要一个村庄,才能增加最弱势群体的安全和福祉。
本文转载自
纽约时间
,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
家暴
马金瑜
家庭暴力
女性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中国恶性家暴事件引关注 女性权利组织呼吁全社会共同应对(图)
【女性】被虐待、被家暴、被阴婚,女孩的一生到底有多难?(组图)
【女性】一次分离,三次家暴,九次诉讼,这个妈妈的孩子扔下落不明(组图)
从法律与心理上,多维度审视家庭暴力问题(组图)
悉尼内西区发生家庭暴力事件!老年夫妇疑家中互捅,均被刺伤昏迷(组图)
在澳洲,家暴不是你想的那样!遭遇家暴该怎么办?—听心理学博士Snow说
法国3名警察解救遭家暴女子,被当场枪杀(图)
清华一男老师遗弃女儿?本人回应:我被妻子家暴(组图)
家暴悲剧何日止息:谭维维唱出“小娟”的哀歌(图)
女星遭家暴被老公用高尔夫球棍打 男方已被逮捕(组图)
多维:女记者自述遭家暴 舆论为何失焦(组图)
不能生育被家暴?林志玲爆和老公相处细节(组图)
上一篇:
弱国之悲:全国只分到25剂疫苗(组图)
下一篇:
因为一个强奸镜头,热播剧遭全网抵制?看了网友的留言,我陷入了沉思…(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NAATI三级认证中英双向翻译及公
限时推荐!批量儿童玩具集运新西
不懂就问!长度3米以上的奶茶店
奶茶原料海运到澳洲断货攻略!布
整点海运干货分享给大家,大件装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移民小白想在淘宝网购沙发海运澳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