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投资创业
留学移民
搜索
门户
房产
服务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宠物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市场
招聘
移民
投资
服务
生活服务
相亲交友
跳蚤市场
本地商家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资讯
›
每日资讯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13
|
回复:
0
换血、改基因,硅谷大佬们为了再活500年,有什么做不出来?(组图)
[复制链接]
澳洲edu
澳洲edu
当前离线
积分
10854
雷达卡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江湖老手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江湖老手, 积分 108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46 积分
积分
1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2-10 1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人类对衰老都有着本能的抗拒。
中国历朝历代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更是络绎不绝,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天外蓬莱岛的不死神药;唐太宗服用“仙丹妙药”,修炼延年益寿之法;雍正皇帝晚年一头扎进圆明园,偷偷炼丹…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各种保持青春容颜的奇招妙法、延缓衰老和推迟死亡的灵丹妙药总是层出不穷,但几乎毫无例外,皇帝们都落了个“死得快”的下场。既然富人用金钱换取长生不老的传统自古就有了,当时间穿梭回现代,长生不老的梦想正在被领跑科技前沿的硅谷大佬们延续。
图片来源:Google
只是,当曾经的“长生不老炼金术”戴上科学的面具,这些新时代的“永生追寻者”将为人类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01
全身换血:面对死亡、抗争到底
在HBO 美剧《硅谷》第四季中,自负的亿万富翁盖文·贝尔森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恶毒而变态地养了一位年轻男孩,定期从他身上抽取血液,然后输入自己的身体。这个“嗜血”富翁相信,年轻、新鲜的血液就是生命无穷的动力。
《硅谷》中Gavin Belson正在与一名年轻男子换血图片来源:美剧《硅谷》
虽然听起来有点瘆人,但电视剧里的角色在现实中的硅谷还真的存在,他就是硅谷著名的投资人、畅销书《从 0 到 1》的作者、Paypal 联合创始人彼得 · 蒂尔(Peter Thiel)。在圈内,一个广为流传的八卦就是:他为了实现长生不老,往自己身体里注射年轻人的血液。而彼得 · 蒂尔痴迷于“长生不老”的故事,在硅谷圈内早已是人尽皆知。
Peter Thiel图片来源:fortune.com
早在 2006 年,蒂尔就开始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他利用旗下慈善性质的蒂尔基金会,花费70亿美元投资了将近24个初创企业,并且大多都是研究抗衰老药物的生物技术领域。其中一家名为Unity的公司,还宣布将要在不久的将来,消灭 1/3 与衰老相关的人类疾病。不仅把大笔资金投注到抵抗衰老的机构,蒂尔自己也乐此不疲地尝试各种“长生不老”的“妙方”。
Peter Thiel图片来源:Google
蒂尔曾放话自己要活到120岁,为了这个目标,他坚持每天服用激素,甚至还预定了“人体冷冻计划”,即将自己的身体在超低温(-196摄氏度)环境下冷藏起来,梦想未来通过先进的医疗科技,将自己解冻后复活及治疗。而在最近几年,往身体里注入年轻人的血液,则是蒂尔的最新尝试之一。
图片来源:Google
为此,蒂尔注资了这家名为安布罗希亚(Ambrosia)的硅谷创业公司,开展了这一项“换血”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很简单:35岁以上的“接收者”花上8000美元,就可以接受25岁以下的“献血者”的输血,然后,研究人员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观测接收者的各项健康和衰老指标的变化。目前,参加这种输血疗法的接受者年龄层次由35岁至80多岁不等,蒂尔就是其中的一员。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年轻血液改善身体老化的结论,主要来自斯坦福大学 2014 年发表的研究。一个团队从小老鼠身上取出了一些血液,去除血球,然后将剩余的血浆注回老鼠的身体。虽然这项研究非常有限,但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在几个不同的测试中,接受年轻血液的老鼠表现得像年轻的小老鼠一样。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题为“ 年轻血液逆转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损伤和小鼠突触可塑性”(Young blood reverses age-related impairments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mice)。
图片来源:Multiple Sclerosis Research
事实上早在蒂尔之前,也有过一位先行者尝试“换血”实验。 上个世纪20年代,哲学家、医生亚历山大·博格丹诺夫声称,通过输入年轻血液就可以增强精力,改善视力,并拿自己进行了实验。然而短短几年后,就传来了博格丹诺夫死亡的消息。
科学家们表示:完全有理由认为他死于因血型不匹配或来自疟疾和结核病的血液传染。虽然有诸多科学家批评,将老鼠身上的研究成果以这样的方式应用于人类,简直是被吸血鬼故事洗脑后的结果。但蒂尔显然乐此不疲,一家名为《Gawker》的媒体写道:“彼得 · 蒂尔每个季度都会花费 40000 美元,从一名 18 岁的年轻人那里获得新鲜血液。”由此也让他获得了“吸血鬼”的名号。
媒体对蒂尔买血故事的报道图片来源:the register
2018 年 11 月, 蒂尔不得不出面在《纽约时报》的年度论坛回应:“我不是吸血鬼!” 但无论怎么折腾,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过: “面对死亡,你通常有三种办法:要么接受,要么否定,要么与之抗争。社会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接受,或者否定,但我选择跟它抗争到底。”
02
嗑药、注射:神秘的生物黑客技术
当蒂尔选择了略显惊悚的“换血”疗法抗争死亡,还有一些大佬则在考虑生物黑客技术。所谓“生物黑客技术”,指的是通过饮食调节、人体植入、化学药物摄取,来强化人体生理机能。不要觉得这个词汇听起来陌生且遥远,回忆一下《漫威》系列里的美国队长和绿巨人,他们其实都是这项技术改造后的产物。
图片来源:screenrant.com
随着科学家们对人体的认识愈发微观,直至细微至基因层面,衰老的机制正被一点点被揭开,人类也因此开始发现对抗衰老的潜在工具,在药物、基因编辑、再生医学等领域投入大把精力。
2017年9月九月,年轻的硅谷企业家塞吉·法盖特(Serge Faguet)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我今年32岁,在生物黑客技术上花了超过20万美元。我变得更沉静、外向、健康和幸福。”在文中,法盖特强调自己比以前更聪明,同时在两性方面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跟女性搭起讪来也更加轻松自如。
仅仅是文中描述的这两点变化,就为这篇文章吸引来了数十万读者的注意力,其中大部分都是男性,而法盖特在此之后推出的续集,甚至成为了当年全网阅读量最高的文章之一。
Serge Faguet图片来源:Google
1986年出生的法盖特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后中途辍学创业,成为镜像人工智能公司(Mirror AI)的创始人。生活中,法盖特是个非常讲求实用性的人,而他也把这种实在的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自己唯一的爱好——生物黑客技术中。在法盖特的房间里,有一大包分门别类装好的药丸、药片,有的是营养补充剂,比如大蒜胶囊,有的是处方药,比如SSRI抗抑郁药、锂盐(一般用于缓解燥郁症)、雌激素受体阻滞剂等等。
图片来源:Google
每天,他都会吞下其中60颗的各种药片,甚至还包括不少违禁药物,并给自己注射一种合成人类生长激素(somatropin), 用来促进肌肉生长。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法盖特会给自己注射微量的迷幻药,并表示自己的智力已经在一次大剂量使用LSD(900-1000mcg)之后得到了永久的提升。除此之外,法盖特还会在处理一些情感事务时,使用摇头丸。可以说,法盖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药罐子。
图片来源:Google
虽然法盖特在用药这件事上极尽疯狂,但与接下来要出场的这位硅谷大咖相比,法盖特还是幸运的。和法盖特一样,来自艾森顿斯生物医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艾伦 · 特雷维克(Aaron Traywick),也极度痴迷于生物黑客技术。在2018 年 2 月的生物黑客大会(BDYHAX)上,这位重量级嘉宾当着众人的面,从容地将一个含有20毫克药剂的针头,扎进了自己的大腿。
图片来源:Google
被他注入体内的药剂,既没有经过任何临床测试,也没有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是特雷维克公司自行研发的疱疹治疗基因。作为生物黑客界的网红,特雷维克对于各类生物黑客技术的推广始终乐此不疲,而他在这次活动上的大胆表现,更是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图片来源:Google
只是,在大会过去短短两个月,特雷维克却被发现溺死于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水疗中心,而他的尸体旁还漂浮着许多瓶瓶罐罐。 法医通过尸检发现,他的体内含有氯胺酮药物,这种药物会造成神经中毒反应,人的意识和感觉会出现暂时性分离,这也成为了他溺亡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Google
03
人机合一,数字化永生
在法盖特、蒂尔等人所追求的肢体永生的方法之外,以硅谷“钢铁侠”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为代表的另一派人,同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图片来源:Google
马斯克所希望的,是通过AI改变人类自身。他相信,“我们要么被机器淘汰,要么探索新的方式,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和融合,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预言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的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九层描述过这种数字永生景象。
为此,如果通过人机交互或者脑机接口等技术把人脑与电脑相连接,就可以把人类的意识上传至计算机端,短期内可以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长期来看,则可以实现一种数字化的永生。至于人类的肢体,最终可能将和机械、云端相融合,甚至被后者完全取代。
在电影《攻壳机动队》中就有类似的技术图片来源:Google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可以将自己的记忆、想法、感受等一切脑内的意识保存在云端,我们不就可以实现在更广义空间上的永恒生存了吗?若再加上 3D 打印技术的成熟,那么是不是复制一个身体也完全不在话下?为此,继电动汽车、太空火箭、超级高铁之后,2016 年 7 月,马斯克悄然在旧金山创办了一个开发“神经织网技术”的医疗研究公司 Neuralink。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简单来说,Neuralink 正试图把人脑与计算机融合在一起。 如此一来,就算肉身死亡,你也可以把意识上传到另一个新的载体,实现永生。
图片来源:Google
自成立起,Neuralink 就极为低调,能查到的公开资料少得可怜。但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融资2696万美元,让人类变成AI的这一梦想,正在通过投资人从科幻变为现实。有内部消息人士推测,Neuralink 已经进入了产品研发阶段,正在大量开展招聘,首款产品将会通过植入电极来治疗癫痫和重度抑郁症等疾病。
图片来源:Google
无独有偶,俄罗斯亿万富豪德米特里 · 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曾于 2011 年创立了一个名为“俄罗斯 2045”的计划,其中也通过对包括人工智能、神经学、人工器官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投资,来打造人类的“不死之身”。
这项计划被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到 2020 年,要实现人脑对机器人“化身”的遥控;第二阶段,到 2025 年,要把人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第三阶段,到 2035 年,要破解人类大脑之谜,打造出“人造大脑”;第四阶段,到 2045 年,要创造出真实版的全息“虚拟人”。
图片来源:Google
伊茨科夫相信:这一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让人类走向长生不死之路,一个人如果拥有自己的高科技完美“化身”,那么在他死后,他的高科技“化身”将会继续存活在社会中。到那时,每个人都将永远与“死亡”告别,实现“永生”。
关键词:
长寿
科技
换血
人体冷冻计划
彼得·蒂尔
埃隆·马斯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ozabc@mail.com。
相关新闻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确认感染新冠病毒(组图)
埃隆·马斯克超越贝佐斯,荣登全球第一大富豪(组图)
学起来!澳洲最长寿老人迎111岁生日,不吝透露长寿秘诀(组图)
朝鲜劳动党八大代表大换血金与正为新代表之一(图)
最长寿大熊猫“新星”去世,享年38岁(图)
四川118岁老人分享“独特”长寿秘诀:坚持喝凉水,每天都散步
连续3年全球排名第一!这种饮食方式有助于健康长寿(组图)
英最长寿婚!百岁爷爷跟“一见钟情”奶奶欢庆结婚80年(图)
澳洲科技股仍有机会 Afterpay被看好
应对科技专制,拜登对华科技政策料将保持强硬(组图)
新上市科技股表现亮眼 今年ASX澳交所将迎科技股上市潮
浓缩就是健康?提醒:男性3个部位“越小”,越是能跟长寿结缘
上一篇:
因为一个强奸镜头,热播剧遭全网抵制?看了网友的留言,我陷入了沉思…(组图)
下一篇:
手慢无!今日起,Coles礼品卡九折啦,售完即止(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NAATI三级认证中英双向翻译及公
限时推荐!批量儿童玩具集运新西
不懂就问!长度3米以上的奶茶店
奶茶原料海运到澳洲断货攻略!布
整点海运干货分享给大家,大件装
强烈推荐:采购大批量奶茶原料从
移民小白想在淘宝网购沙发海运澳
中国海运大宗货物到澳洲,加拿大
新西兰的定居后从淘宝买沙发海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电子邮件
wozabc@hotmail.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