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见过的澳大利亚系列2
我们很喜欢楼里的小巧的游泳池,这是澳洲公寓楼里必备的设施。位于9楼的游泳池是一个不大的长年水温25度的池子,水池旁边还有一个可以坐4个人的圆形里面翻滚着像沸腾了的气泡似的池子。水深只有1.2米,人坐在里面都可以全身沁透,水温估计大约有40来度,我们那年是5.6月份去的,当时正是澳大利亚的冬天,我们每天都去泡泡池里泡上一会儿澡,等身体完全热了,再舒舒服服的游一会儿泳,很暇逸的。这个时间到这里来玩的人很少,我们每天下午去时,的多数时间整个健身房只有我和老伴两个人在那里玩。就好像是我们私家的健身房。
在北京时,我在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张标有英汉文两种文字的悉尼地图,这次到了悉尼可是方便极了。我们俩人单独出门,走在街上基本不用问路。只要看着地图,对照地图上的街巷,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刚到时,坐在屋里研究地图,知道了我目前的方位,好,女儿的家正好在地图的中心。据唐人街不远叫匹特街。一直向北走可以走到植物园。很快我们就熟悉了悉尼的街道走向。根据以往别的家长来澳洲的经验。女儿怕我们出去后不认识路,也不认识路牌,语言再不通,会迷路找不到家了。就给我们配置了手机。就那样也不敢让我们坐车,更不敢叫我们坐火车。还千叮咛万嘱咐的。好在在北京时,我天天都走十多公里路。经过长时间的走路锻炼,两条腿走惯了,对走路逛街我已经习惯了。对悉尼那些街道绕嘴的英文名字我们叫不出来,也记不住。好在对悉尼的街道只是我们俩人交流,我们就给它起了我们俩都认同的名字,管步行街的一个很大的商店,起名叫大红花。管卖鱼的码头就叫鱼码头。管海德公园周围的街道叫海东路,海南路,反正我们俩知道就行了。
可以说80天来,我们走遍了悉尼的大街小巷整个CT(市中心)都有我们的澳洲论坛。像岩石区、鱼码头。大教堂、悉尼市博物馆、中央车站、维多利亚公园、更不用说歌剧院、植物园了都是我们自己去的。一次也没发生找不到家的情况。最远的我俩从住的地方走过了雄伟的悉尼大桥,一直走到桥的北面观光游览。那次我们还登上了大桥的桥头塔。老伴特别想上大桥的顶上走一走。那里登桥要交100澳元的费用,要换上专用的衣服,还要系上安全带才能登塔。大桥距海面100多米高。下面汽车、轮船、火车,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海风吹来,海面上层层波浪。让人眼晕。我想危险性还是很大,我们又年过50。我都55了,行事趋于保守,已经到了遇事先想后果的年龄,自己应该量力而行,思前想后还是;万里之遥远离故国要安全唯上。稍有差池会为女儿添加麻烦,那时将后悔莫及。对登桥之举果断的做了放弃。我不去老伴也去不成了。为这件事她到现在还感到遗憾。
每天我们都去迷人的情人港散步。转上那么一圈。情人港是悉尼市最繁华的港口,平时只有游览船进港。每年有外地来悉尼的歌舞团在港湾内义务演出。就是平时,情人港也有为数不少的艺人在此献艺。港湾周围建有沿港的看台。有活动的时候,人们就坐在看台上观看,再外面是行走的道路,四周围建有很多的酒吧和商店。
有一天晚上我们刚刚走到灯火辉煌的情人港,就赶好上港口里一艘礼花船不知道为了庆祝什么事开始燃放礼花。绚丽夺目的礼花照亮了港口平静的水面。照亮了漫漫夜空。五颜六色的礼花燃放了很久,每一次燃起礼花都引起我们心里一阵激动。礼花放了很长时间。我们都觉得有些疲乏了。回到家中向女儿询问,今天为什么会燃放礼花。女儿说有可能是庆祝英国女王的生日。
我们还赶上一次令人难忘的有意思的景致,那天还是散步,正从家漫步走到情人港,平时水中有一座并不起眼的设施刚好开放,水花从中间喷射出来,形成极大的一个水流密布的扇形喷泉,在喷水中出现了激光打出彩色的优美活泼的动画故事。情节简单生动活泼。伴以动听的音乐。表演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我们怕回去太晚了女儿着急。没等演出结束就往回家的路上走了。据说这种表演在北京的游乐园也有,叫激光动画音乐电影喷泉。观看一次收费很贵的。在北京我没看到过。
因为天天去情人港散步。每天都是从西面走进港口穿过大桥再折回来。无巧不成书,一天晚上,我们刚刚走上普尔马特大桥。快到桥中间,被一根绳子拦住了。原来正赶上大桥开启。只见平时看来无比巨大的桥的中间部分慢慢的慢慢的在顺时针旋转,几分钟以后使桥中间放开一条宽大的裂缝。可以让一艘高大的轮船从裂缝中间通过。船通过后桥又慢慢的恢复原状。前后过程估计有二十分钟。这真使我们大开眼界。这是很难得见到的。过去只听说有些大桥能够自动开启的,从来没亲眼看见过,这回我们可是大包眼福啊。
从匹特街的孩子们的家向东穿过两个街口,就是悉尼市著名的海德公园。古树参天的海德公园是位于悉尼市中心的一块绿地,名字和英国伦敦的公园的名字相同。光听公园的名字就可以感觉到,当初早期英国移民对自己家乡深切的怀念。在这个秀美玲珑的公园里,我们可以观赏到只要有太阳照耀就会出现多条秀丽的彩虹精美生动的雕塑喷泉。向北再走上十分钟。就到了我们一看见就喜爱上的公园-悉尼的皇家植物园。走近公园,里面宽广的草地碧绿碧绿的,走在草地上像踩在一块厚厚的极为柔软的舒适的地毯上。据说悉尼的草地希望人们踩踏,说这种草越踩长的越好,由于经常修整草地平整清洁。诺大的公园里,静静的,游客稀少。各种各样的热带、亚热带的树木整齐繁茂。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绿草茵茵。如入仙境,我们如醉如痴的观看着。幻想着如果草地中看见身穿一身白色的连衣裙的美女慢慢飘过来,不用怀疑一定会是天上的仙女在人间出现了。那传说中的天堂里的景色也不过如此吧。漫步在植物园里,园中雕塑、水池、道路、巨树、张着宽大的巨型能藏进一个人的大叶子的植物和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粗大树干细小叶子的古代稀有植物在公园里比比皆是。
在公园的东南角的树上,我们看到树顶枝头歇息着无数体形极大的蝙蝠。一支支像纺锤一样的吊在那里,用锋利的爪子紧紧抓住树枝,用薄薄宽大的近似于半透明的翅膀严严实实地围住自己的身体。数量之多数不胜数。老伴看着,幻想如果真的全部惊醒,全都飞起来扑向人们,那是多么恐怖的呀。看着,想着心里就产生出一丝恐惧。幸而蝙蝠还在睡觉。一点儿也不知道我们在下面观赏着它们。再看远远的树冠上还歇息着一只白色的单足独立的鹭鸟。
植物园的北面是麦克尔夫人角,在海角的顶端有一块平整像宽大的椅子一样的巨石,是悉尼著名的麦克尔夫人椅。想当年澳大利亚的创建者麦克尔勋爵从这里乘船出海时,麦克尔夫人就经常坐在这里等待着丈夫的归来。站在海边,探入海湾的歌剧院巍巍屹立在天际,一百多年前建设的雄伟的悉尼大桥与悉尼市区南北两边的高楼林立。邮轮客轮来来往往。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完美构成一幅极为绚丽的画面。凡是到悉尼来的全球各地的游客,没有不到这里来照相留念的。
贝壳状的歌剧院也是那样令人神往,这个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从那个角度看,都是那样神奇,那样美丽,那样奇特。任何人只要看到这座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歌剧院,立刻会想到悉尼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登上歌剧院的台阶,观看四周围的景观,繁忙的中央码头,车龙马水的大桥,几万吨的巨轮带着轰鸣进出繁忙的悉尼港。在歌剧院门前广场上的杂技艺人。表演着各种自编自演的节目。来自世界各国的观光客熙熙攘攘。真是美不胜收啊。据说这座雄伟的建筑是从1959年开工,一直建到1973年竣工用了14年时间建成。
去年我们的女儿给我们购买了歌剧院的票,进入了剧场观看了来自中国的著名演员万山红表演独唱音乐会。歌剧院的音乐厅和北京的天桥大剧场差不多。音像效果极佳,和天桥剧场一样,在舞台中央说话,坐在最后面的观众,都能听的清清楚楚的。在北京那些著名的剧场我几乎都去过,民族宫、政协礼堂、北京展览馆剧场,人民大会堂,包括天桥剧场。我不但作为观众,也作为演员去个那些剧场。悉尼歌剧院是声音效果很完美的剧场,舒适的休息厅和蔼的服务员和华贵的装饰。眼花缭乱的使我们陶醉其中。在歌剧院里面观看悉尼港的夜景,是极其难得少见的。我们站在阳台上忘情的看着观赏着。灯光闪耀的来往船只,车来车往的大桥,映在海水中闪动着绚丽光芒的城市倒影,繁忙热闹的中央码头。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说到夜景我想起来还有一次难忘的事情,有天晚上我们想去观看歌剧院的夜景,穿过长长的匹特街,快到歌剧院时,在我们刚刚从地下通道里走上来时,啊!在大桥的方向,礼花不早不晚正好开始燃放。五彩缤纷的礼花照亮了海面。映亮了歌剧院周围的所有的建筑。轰鸣声震耳欲聋。太巧了,我们感觉就像迎接我们的到来似的。霎时间我们无意中享受了一次女皇的待遇。给我们兴奋的。礼花燃放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目不转睛的看着,享受着这意想不到突如其来的欢快。可惜,那次没带相机也无法记录下那一时刻。我们观看了许久。那一晚,歌剧院旁雄伟的悉尼大桥绚丽的礼花,像刻印的脑海里的动画,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我们当时还爱上了一个在北京享受不到的游戏。在街上喂鸟。澳洲的鸟特别多,在CT还不像郊区那样,各种鸟,海鸥、八哥、鸽子、斑鸠、云雀总在身边转。可是在广场上,在公园里,你就时时刻刻的看见鸟围绕在你身边寻找食物。我们拿上一块面包,站在草地上,周围所有的鸟们就马上把你围了上来。争先恐后望着你手里的食物。你撕一小块往空中一扔,你看鸟们从地上一越而起。在空中你争我夺。看的是开心极了。
使我们感到新奇的还有去外面吃饭,本来这在中国是极平常的事。可在澳洲就是深感有趣了。因为买卖双方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我们去了富兰克林街的一家印度餐馆,说是印度的餐馆其实是穆斯林的饮食,墙上还挂着在北京清真饭馆常见的麦加的挂毯。进去后,招待员和我们用英语打招呼。我们当然听不懂。站在那儿犯楞,她见我们不说话,知道我们听不懂英语,就拿出一个盘子,然后用收款机打出一个7字来,又拿出一个小一点的盘子,打出一个5来。我们立刻明白了,大盘7块,小盘5块。我们用手指了一个大盘,一个小盘。然后她又用手指着摆在玻璃柜里的菜用手指比划了一个三,指了指大盘。表示可以挑三种菜。拿出小盘,又用手指比划了一个二 表示可以选择两种菜。老伴认识一点英文,看出菜里哪个是牛肉做的,哪个是鸡肉做的,放心了。就随意挑了几种看上去样子不错的菜。招待员高高兴兴的给我们盛上了我们喜爱的菜和米饭。我们坐在桌子旁,吃上了一顿有趣的饭,不过印度饭的味道确实真不错。
|
上一篇:墨尔本租房心得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下一篇:和Vicki一起努力,终于在悉尼找到了会计工作._澳大利亚_澳洲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