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9-27 03: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autrant 发表于 2012-9-16 00:23
摄影有很多种类,即便除去你所说的纪实类摄影,还有很多的摄影类别是以真实记录为基础的,我们自古就有眼 ...
转帖:一、评委对摄影作品的分类。在一般的场合里,摄影评委会把摄影作品分为风光、风情、纪实、创意等几大方面,而且,风光、风情、纪实作品是不能通过电脑后期制作的,只能对色彩、密度(对比)等进行调整;创意作品只要保留有摄影作品的属性,就可以没有限制的进行电脑后期制作。话虽这么说,其实不然。在本人曾经参加的一些摄影比赛评选过程中,因为很多传统功力很深的评委,由于缺乏与电脑的有效接触,根本看不出摄影作品是否已经经过电脑后期制作。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会将一些真正是相机直接拍摄的、很有创新意识的摄影作品误认为电脑后期合成。所以,在当今多如牛毛的各类摄影大赛中,常常会闹出许多评委误将电脑后期合成的作品为相机直接拍摄的好作品评为大奖,甚至把一些模仿、学习(严重地说是剽窃)的劣品也评为大奖。所以,这一条对于评委来说不是硬标准,只对部分评委有效,可以因人而异。二、评委评判摄影作品的标准。在很多摄影论坛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关于摄影作品的标准,那就是一件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照片能告诉读者一件事或一个故事。主题不清,让人看了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甚至连作者本人也说不清,还有些摄影爱好者模仿一些摄影大师的作品,但因为学识有限而不能表现出作品的内涵,片面地模仿形式,以至作品失败。一幅好的作品应具有视觉冲击力(有很多人认为视觉冲击力的翻译很成问题),也就是能把观者的视线很快地吸引到你的作品上来,所以作品主题要通过一个主要对象来表达,这个主要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关键就在于能更好地突出主体。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除了需要具有明确的主题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体外,怎样构图也尤为重要。有时现场事与环境复杂,很多不必要的景物会摄入镜头之内,所得照片也会显得凌乱,主体也很难得到突出体现,所以合理剪裁,使画面简洁非常重要。更有甚者会把摄影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说的天花乱坠,让初学者坠入五里雾中。其实评委的标准很简单,对参加比赛的作品一是要求密度要大,二是光影效果要好,三是色彩要鲜艳(当然,黑白照片除外),当然,最好是作者是谁也知道(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除非参赛者事前将照片送给所有的评委看过,不然不可能做到)。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当前的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