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楼主: michaelhu42

[金融外汇] 有关投资&股票&基金&外汇的杂谈(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2

主题

14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4-5-30 07: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trader 于 2012-6-4 23:33 发表 Use high leverage or not depends on the trader. Pairs trading is just relative lower risk, not no risk. To certain extent, pairs trading is a directional trading as well. It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c ... the spread from the pairs is typically very low. for two stocks which are highly correlated historically, and then they have a spread for various reasons (market inefficiency whatever), because the spread itself will be small, you have to use a lot of leverage to earn meaningful return when the spread converge to 0; and when you are using leverage, you are building up the volume of the stocks gradually. suppose now, things/macro turn really bad, you are probably not the only one doing pair trading, there are other people probably trying to do exactly the same thing, so there are ppl using correlated strategy to your pair trade model-->sooner or later, 1. there are people who want to unwind the position because they don't want to take the risk to earn t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
发表于 2014-5-30 08: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用英文拉大家, 英文容易写啊。。。  ... LOL. I'll be dead if I type a such long post (like your 1st post) in Chines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detail explain. It is possible to happen in the way you see the market. Will that happen everyday? Yes for sure, just in a different (smaller) scale. From my understand your view, it won't happen very often though (of course in my perception). As a trader, I think it does not matter because I trade what my system telling me what to do, not the reasons behind unless those reasons are part of my system. I prefer to call pairs trading as stats-arb. It seems more closer to the picture and sentiments is not included.In a broad sense, the way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any style of trading, not just pairs. It also happens in any time frames as well. It makes trading so difficult to be master.  And once understood, it is a new world,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bout trading.because the spread itself will be small, you have to use a lot of leverage to earn meaningfu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4
发表于 2014-5-30 0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14-5-30 10: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专业。对于我这种对金融投资一窍不通的人看着好难懂。请教楼主澳洲有没有像中国的货币基金那样比存银行的利率高些,但又不用太管的基金投资呀呵呵,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52

帖子

6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9
发表于 2014-5-30 1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好很强大,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52

帖子

6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9
发表于 2014-5-30 11: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质量有深度的好帖,呼唤DS版主来给楼主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4-5-30 1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怎么就沉在7月15号了呢? 楼主讲了好多概念的东西,multifactors, capm, beta都是概念 这些在大学里都学过, 我学得不好, 但是道理都懂, 希望能介绍一下现在投行是怎么具体操作, 一些简单详要的步骤继续关注, 别沉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4-5-30 12: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起了个好头,但都没说下去。我来补充一下
量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国际上基本上分为几大类:
equity long/short,这种现在流行的很多。好像去年黑岩出了个长短仓模型,1年下来30%几,相当不错。
global macro,比较出名的是bridge water,基本认为是全球宏观领域做得最好的。只要是用期货进行交易,比如说原油、天然气、以及一些国家的股指期货。包括像前几年比较出名的Paulson就是这种。07年做空次级债赚了37亿美元,10年做黄金又赚了50亿。但在11年他投资美洲银行、花旗银行, 和中国的嘉汉林业被爆料造假,Paulson的对冲基金一下子损失了40%。
然后是统计套利,利用纯粹的统计特性做一些配对、或者对一篮子股票进行交易。这类基金代表像de shaw、citadel和这几年谈论比较多的文艺复兴。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都把西蒙斯和股神巴菲特进行比较,认为大奖章基金多年来获得近30%的年回报率,比巴菲特还要厉害。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比较,因为统计套利的容量有限,文艺复兴能够管理的资产通常在100亿-200亿之间,这和巴菲特管理的资产规模是没法比的。
我看上面几位谈论的量化应该都是这个领域的。
再是事件驱动,主要通过量化一些事件,比如说股票的分红,以及其他公司事件,然后进行投资。
最后一个就是高频交易,two sigma jump trading,都是高频交易的典型代表。有些交易股票,有些以期货为主。我见识过几个这样的人,每年都是1000%的盈利,并且连续盈利5年,资金曲线很漂亮,没什么回撤,几乎每天都在赚钱。但问题是资金容量比较小,最多只有几十万人民币。
上面这几类基本就是量化交易的大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4-5-30 1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oyuelingfeng 于 2012-11-28 18:12 编辑 上面是量化交易的类型,再来谈谈主动还是被动
从规模上来讲,量化投资远远达不到主流水平,大概只有30%左右。当然这个也没精确数字,只是估算出来的。国际上主要的投资方式还是基于基本面分析和人为的主观判断进行交易,占到资产管理的70%。但如果从成交量来说,量化保守的估计也要有40~50%。因为有很多高频、小型对冲基金的存在。传统的基金经理每年只有1、2倍的换手。但以小的高频来看,每年几百倍的换手不算少见。
风险对应的不是哪种交易模式,而是风控规则,但总的来说,量化的风险比主观小一点,同时稳定性也较好。通过量化方式,很多交易都是可以重复的,而主观交易很难说它是运气好还是真的水平好。当然这个也是老得观点,现在有些新方法用人工智能来做交易,像遗传、蚁群、bp等等。虽然这方面论文写的很拉风,但真的做的比较好的还没怎么见到。
除此之外,量化和主观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容量,这个概念基本上谈起的人不多。像我上面举得例子,每年1000%,连续5年。但是由于容量上不去,所以最后产生的效益也不大。自有资金跑跑还可以,从公司角度来说根本没用处。而像巴菲特这样的规模,每年动个5%就已经是很大一笔盈利了。
这个在我看来就是量化和主观的比较本质的区别了,剩下像什么回报率稳定性又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像上面有个提起信息率,其实无论信息率还是夏普率都是建立在长期盈利的基础上。如果模型还不能保证盈利,那还谈什么稳定性。这个和复利是一样的概念,先有盈利再看复利。
回报率则是一个单独的东西,因为回报率是由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决定的,通过杠杆的使用达到目的。比如说一个策略的信息率是3倍,那么你的回报完全是由你冒多少风险来决定的。如果你愿冒10%的风险,那平均起来就30%的回报,如果你冒20%的风险,就回报60%,所以这个回报完全是由你有多大胆子决定的,而不是由你的策略决定的。有可能我的策略并不好,但是我就愿意下注,我可以忍受亏钱的痛苦,这样我也有可能获得很高的回报。
所以纯粹的比较主观还是量化哪个更好,出去容量的问题不谈,只能够按照稳定性来看。不过这些比较的前提是都要有成熟的系统。普通散户离这个层面还差的很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5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
发表于 2014-5-30 13: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aoyuelingfeng 发表于 2012-11-28 17:00
上面是量化交易的类型,再来谈谈主动还是被动
从规模上来讲,量化投资远远达不到主流水平,大概只有30%左右 ...
Have to read a few times, but still not fully understand. And I would assume that you are right at this stage, except for this
所以这个回报完全是由你有多大胆子决定的,而不是由你的策略决定的。The position sizing (or risk management) is part of the system (or strategy).  A system which is risking 20% will make more (much more) for sure.  But it is only true IF the account was not go burst before it gets a reasonable profitable. In the other words, it is gambling between get rich and get broke.  One of them will comes first for 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