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澳洲ABC

搜索
楼主: 河水洋洋

澳大利亚灯塔拾趣-说说那些白色建筑后面的彪悍故事

[复制链接]

69

主题

716

帖子

1661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661
发表于 2014-8-25 04: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所有的灯塔一样,Barrenjoey Head灯塔背后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1932年灯塔实现自动化之后,就不再有人常年驻守在那里,灯塔旁边的看护人住的小屋渐渐废弃,成为破坏公物者发泄的对象。1968年杰维斯.斯帕克租下了其中二号小屋,这时候小屋完全没有电力和自来水供应。斯帕克没有泄气,他设法修复了这些灯塔旁边的小屋,让它们重新变成了舒适的19世纪风格的住宅。1974年斯帕克在这个小屋里面跟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布里吉特结婚。1992年斯帕克还写了一本关于这座灯塔和它的看护人的历史书,这本书一共印刷了3000册,相对于澳大利亚这个狭小市场来说,是一个不算太坏的销量。虽然没有官方授权,斯帕克在30多年的租约当中一直是灯塔和Barrenjoey Head的实际看护人。这似乎是一个美好温馨的故事,看起来斯帕克要在这座十九世纪的灯塔下面的小屋里面跟他的夫人一起终老一生了。然而90年代后期开始,联邦政府的海事安全管理局把一些灯塔的权限移交给新州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署(NPWS)。NPWS接手后便随即收回租约,斯帕克输掉了法庭官司后被迫搬出灯塔小屋迁往昆士兰。NPWS后来投入23万元资金对灯塔小屋以及附近的步行小径进行了修缮,并拔除了小山上所有外来植物,试图恢复那里的原始生态环境。在搬离开Barrenjoey Head之前,斯帕克接受了当地市政厅颁发的“Pittwater”奖章,这个奖章其实模仿澳大利亚奖章是专门为他设立的,表彰他做为一个志愿者对当地做出的杰出贡献。尽管曾经跟NPWS对簿公堂,斯帕克离开之后依然热心地为后者提供了很多关于灯塔人文历史和山上自然环境的保护的建议。[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1-12-5 17: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919

帖子

2073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2073
发表于 2014-8-25 05: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灯塔颜色佷特别,非白色沙岩构造,很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7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4
发表于 2014-8-25 0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了,谢谢美女LZ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1

帖子

1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166
发表于 2014-8-25 06: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大案要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77

帖子

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6
发表于 2014-8-25 06: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0

帖子

266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发表于 2014-8-25 07: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美女楼猪能不能请美女楼猪一并把上面介绍的几个灯塔的gps地址或者地图上的地址放在相应的照片下面呢??这样大家就可以没事的时候开车过去瞻仰一下美女楼猪曾经到过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78

帖子

463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3Rank: 3

积分
463
发表于 2014-8-25 08: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716

帖子

1661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661
发表于 2014-8-25 0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世纪澳大利亚主要产业是开矿和放牧(今天依旧如此,呵呵)所以凡是需要一点高科技的产品基本都需要从英国本土进口,对于灯塔这种航海导航的关键设备当然更不例外,幸亏那时候澳大利亚人还是大英帝国的正宗子民,所以也谈不上民族自尊感什么的。很多澳洲灯塔的关键部件都来自一家英国公司Chance Brothers & Co.。 1824年Robert Chance买下了一家专门吹制窗玻璃的工厂,没过多长时间,这家工厂经营陷入困境(这倒是很正常,否则经营好好的工厂谁人会轻易卖掉呢),如果是别人,基本就只能关门大吉,或者低价再甩给另外一个倒霉蛋了。Chance就幸运的多,或许是人家名字就叫“Chance”的原因吧,他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亲弟弟William,William正在经营一家红红火火的铁工厂,看到哥哥有难,马上出手相助,两人一同改组了这家玻璃工厂,工厂的名字也变成了后了的Chance Brothers & Co.。Chance 兄弟俩后来雇佣了一个掌握了不少玻璃生产诀窍和秘方的法国人George Bontemps,在Bontemps的帮助下Chance Brothers & Co.在1848年建造了一座新工厂,生产望远镜和照相机镜头上各种光学玻璃。1850年代,Chance Brothers & Co.已经成为不列颠玻璃行业的翘楚,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的会址伦敦水晶宫所使用的大量玻璃就是他们提供的。William的儿子James也是一个厉害角色,在他的领导下,Chance公司也成为当时世界灯塔技术上矫矫者。墨尔本南郊Mornington半岛上的McCrae小镇上的灯塔就是Chance Brothers & Co.于1874年生产的。这家公司不但生产了灯塔的光源和玻璃组件,还提供一个造型优美的铁塔。1883年,这些零部件通过海运到现在的位置然后再组装起来。整个铁塔的高度是33.5米,是整个菲力浦湾内最高的灯塔,也是澳大利亚现在仅有的两座同类型灯塔之一。2011-10-19 20:36:04 上传
下载附件 (482.52 KB)这座灯塔的主要目的是为进入菲力浦湾的船只指引海湾内航道的方向(South Channel),灯塔光源前面的菲涅尔透镜,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超大的放大镜,把光源发出的光线汇聚成一束平行光。这样的透镜现在在Ebay上花几十刀就能买一个(当然是塑料做的,现在多用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716

帖子

1661

积分

江湖老手

Rank: 6Rank: 6

积分
1661
发表于 2014-8-25 1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Queenscliff的白灯塔和黑灯塔一样,McCrae灯塔也是一个定向灯塔(Range Light),跟它配套是一个座落在海里的“高脚屋”灯塔。1980年代起,高脚屋灯塔退出现役,导航部门也不再维护。这座灯塔迅速沦为海鸥的乐园,木质结构也迅速恶化。维州政府行动还算迅速,在这座灯塔彻底倾颓之前组织了一次抢修维护,并把这座灯塔搬到了几公里以外新的位置(新的位置好像因为风向和水流海鸥少一些)。站在Rye小镇的栈桥上遥望3公里以外的灯塔,咱的85毫米的镜头也只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了,大家凑合看看吧。2011-10-19 20:56:56 上传
下载附件 (411.43 KB)灯塔的基座是一个直经6米左右的小屋,小屋里面包括一个带壁炉的起居室,主任看护人的办公室还有一个放了两张双层床的卧室,可以想象是一种怎样拥挤的情形。所幸灯塔所在的位置并非极为荒僻的地方,每天都有轮渡经过,轮渡经过的时候,船员会把每天的报纸扔到灯塔的小屋内,让灯塔的看护人至少还能呼吸到外面世界的一丝新鲜空气。[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1-11-2 16: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71

帖子

7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7
发表于 2014-8-25 11: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