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25 0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世纪澳大利亚主要产业是开矿和放牧(今天依旧如此,呵呵)所以凡是需要一点高科技的产品基本都需要从英国本土进口,对于灯塔这种航海导航的关键设备当然更不例外,幸亏那时候澳大利亚人还是大英帝国的正宗子民,所以也谈不上民族自尊感什么的。很多澳洲灯塔的关键部件都来自一家英国公司Chance Brothers & Co.。 1824年Robert Chance买下了一家专门吹制窗玻璃的工厂,没过多长时间,这家工厂经营陷入困境(这倒是很正常,否则经营好好的工厂谁人会轻易卖掉呢),如果是别人,基本就只能关门大吉,或者低价再甩给另外一个倒霉蛋了。Chance就幸运的多,或许是人家名字就叫“Chance”的原因吧,他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亲弟弟William,William正在经营一家红红火火的铁工厂,看到哥哥有难,马上出手相助,两人一同改组了这家玻璃工厂,工厂的名字也变成了后了的Chance Brothers & Co.。Chance 兄弟俩后来雇佣了一个掌握了不少玻璃生产诀窍和秘方的法国人George Bontemps,在Bontemps的帮助下Chance Brothers & Co.在1848年建造了一座新工厂,生产望远镜和照相机镜头上各种光学玻璃。1850年代,Chance Brothers & Co.已经成为不列颠玻璃行业的翘楚,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的会址伦敦水晶宫所使用的大量玻璃就是他们提供的。William的儿子James也是一个厉害角色,在他的领导下,Chance公司也成为当时世界灯塔技术上矫矫者。墨尔本南郊Mornington半岛上的McCrae小镇上的灯塔就是Chance Brothers & Co.于1874年生产的。这家公司不但生产了灯塔的光源和玻璃组件,还提供一个造型优美的铁塔。1883年,这些零部件通过海运到现在的位置然后再组装起来。整个铁塔的高度是33.5米,是整个菲力浦湾内最高的灯塔,也是澳大利亚现在仅有的两座同类型灯塔之一。2011-10-19 20:36:04 上传
下载附件 (482.52 KB)这座灯塔的主要目的是为进入菲力浦湾的船只指引海湾内航道的方向(South Channel),灯塔光源前面的菲涅尔透镜,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超大的放大镜,把光源发出的光线汇聚成一束平行光。这样的透镜现在在Ebay上花几十刀就能买一个(当然是塑料做的,现在多用于 |
|